太平峪违规搭建管不住? 河道内仍有人乱搭凉棚

03.08.2016  11:38

       记者回访发现太平峪河道两侧的凉棚依旧

  为吸引游客,每入夏季,太平峪河道里都要违规搭起许多凉棚,年年都在上演这个局面,存在的诸多安全问题让人担忧。而对于有管理权的多家单位来说,频繁治理却难达治理效果。搭建后拆除,拆除后再搭建,如此反复的状况,是监管力度欠缺还是搭建者太胆大妄为?多个部门管不住一条河,如此尴尬局面的背后,不禁引人深思。

   回访 河道内又现乱搭凉棚

  8月1日,本报报道了《户县太平峪河道违规搭凉棚让人忧》一稿,尽管引起的社会反响不小,却依旧阻挡不了利益驱使的农家乐险中求财。昨日,记者再次回到太平峪,河道里还是随处可见游泳、玩耍的游客,河道两边违规搭建的凉棚也依旧维持原貌。

  依旧是在西寺沟,河道边的农家乐依旧在河道里搭满了蓝色的凉棚,尽管不是周末,但进山的车辆和游客完全不亚于周末。这些农家乐搭建的凉棚首尾相连,就搭在沿河道修建的平台上,足足有四五十米长。

  记者看到,几乎每个凉棚下,都坐满了吃饭的游客,有的甚至还在河道里架起了烤炉。顺着其中一家农家乐修建的台阶下到河道边,记者看到,这些凉棚都是钢铁构架,上面为蓝色的防雨布,棚下摆放的都是普通的塑料桌椅。

  “在农家乐点菜的话,凉棚就不收费,他们还可以提供烧烤炉。”正在用餐的一桌游客告诉记者,最近天这么热,在河边吃饭凉快,而且这都是水泥修的台子,不会不安全的。就在这时,这家农家乐的老板走了过来说,“随便坐,这七八个棚子都是我家的,坐下再点菜,要自己带了食材,还能烧烤。

  “这台子不是都拆掉了?安不安全啊在河边吃饭?”见记者询问,农家乐老板笑了笑说,“上个月是拆了,但是拆了之后我们又搭起来了,就是水泥台子嘛,找个工人一晚上就建好了,不会不安全的,这几天天热,山里很久都没下过雨了。

  “那不会有人巡查吃一半被赶走吧?”记者接着问,农家乐老板笑称,“怎么可能,这都一个月了,拆完我们很快就搭起来了,从来没人来管过。

  临近下午,进山的车辆更加多了起来,而记者观察,这些游客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选择沿途的农家乐,点了餐就坐到河道边,还有的会脱掉鞋袜在水里玩个畅快。

   调查 事故频发难挡乱搭脚步

  尽管提起危险,所有的农家乐和进山的游客都不以为然,然而近年来频发的山洪危险,却无不给游客敲响安全的警钟。

  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他就来过太平峪,“那个时候也不完全是水泥台子,但是也有少量搭建的凉棚,大部分还是农家乐在河道里支起的烧烤炉。”由于能和河水近距离接触,逐渐的这样临水的凉棚成了太平峪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

  去年8月3日,洪水突袭长安区王莽街道小峪河村,致使9名正在河道里用餐的游客被洪水冲走遇难,惨痛的教训之后,秦岭各个峪口都不再允许在河道里乱搭乱建、在河道里用餐,但这些都阻挡不了违建的脚步。

  “山洪暴发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遇到后果是毁灭性的。不敢想象如果太平峪遇到山洪,这上百家在河道里的农家乐会造成多大的悲剧。”吴先生说,“难道为了亲水、为了避暑、为了生意就可以不顾法律条款?就敢赌上性命?

  据记者了解,从6月1日起,陕西就已经全面进入汛期。并且受全球气候影响,今年的降水将比以往偏多,出现暴雨、洪水泥石流等极端天气的可能性较大。而秦岭72峪处在的秦岭北麓,属于暴雨山地灾害高发区,历来是西安的防汛重点。

  “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河道里的违建却一拨接一拨,拆除像是只走了个过场。”进入夏季之后,几乎每个周末,只要有时间杨女士就会带家人来太平峪乘凉,她说,“如果只是竖一个警示牌而不加强日常的巡逻,那治理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只会像小峪一样,悲剧还会再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