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危房改造模式推进残疾人互助幸福苑建设

07.05.2015  15:52

      2015年,咸阳市残联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和社会平均水平差距、改善残疾人及其家庭居住环境为目的,将残疾人危房改造与中心村建设相结合,投入资金150万元,着力改善旱腰带地区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
      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咸阳市仍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贫困残疾人,由于受到地势、地貌、干旱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自身因素和经济条件的影响,长年居住在危漏房及土窑洞中,生存条件恶劣。为切实改善这一部分残疾人安全住房及养老问题,我们紧抓扶贫办扶贫搬迁与幸福苑项目建设契机,以“服务你我、共享幸福、互帮互助”为原则,选择生产条件较好、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心村镇,建设适合残疾人集体居住、分户生活、互助养老的危房改造新模式——残疾人互助幸福苑,支持无生产能力和建房能力的独居残疾户、贫困残疾户和危房残疾户就近搬迁至幸福苑居住。这种模式既符合农村传统的养老习俗,又解决了残疾人因资金问题无法改善居住环境的现实问题。
      目前,咸阳市已投入危房改造资金50万元,在乾县梁山镇三合中心村建设残疾人互助幸福苑。项目实施前期,市、县两级残联通过与县扶贫办、乡镇村委沟通协调,将残疾人互助幸福苑建设纳入到三合中心村建设规划中,有效整合项目及资金,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尽可能的提高资金利用率,彻底解决项目单一、资金不足的不利因素,力争将三合中心村残疾人幸福苑建成残疾人危房改造的亮点、残疾人互助幸福院的精品;同时,幸福苑建设也将按照残疾人家庭人口多少,建设不同面积且功能齐全的住房。该幸福苑建成后,可解决梁山镇三合村11户残疾人及其家庭住房问题。

      (市残联 胡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