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陕藏合作的又一个范例

04.08.2015  11:41

  陕西传媒网记者 马磊 余诚忠

  7月的青藏高原正是建设的黄金期。在阿里地区狮泉河镇的一个工地上,由陕西出资2.6亿元援建的阿里陕西实验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中。

  7月27日,该项目负责人张峰介绍,该项目建设资金全部来自于陕西援藏资金,占地面积110亩,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可容纳小学生1000名、中学生700名,计划于2017年7月完工,同年9月投入使用。建成后,它将成为阿里地区唯一一所现代化、标准化寄宿制学校。

  据张峰介绍,目前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共有幼儿园、小学、中学三所学校,建成后的阿里陕西实验学校将分流承担原来小学和中学初中部的学生,原来的阿里中学将只承担高中教育。

  陕藏教育合作远不止于此。1958年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公学”在陕西咸阳诞生,标志西藏高等教育开端。历经57个春秋,如今的“西藏公学”已发展成西藏高等教育的“孵化器”——西藏民族大学。多年来,学校坚持面向西藏、服务西藏的办学宗旨,为西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毫不夸张地讲,西藏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尤其是第一代藏族科技工作者,基本上都是从三秦大地走出去的。”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教授狄方耀如是说。

  同样作为陕西省重点援藏项目,浐灞一中自2012年落成以来致力于打造“”文化,提倡“”的教育。其由师生共同组成的79个德育家庭,通过家庭聚餐、一起过生日等集体活动,营造出“陕藏一家亲”的良好氛围,让藏族学子从小就感受到“西藏有我家、西安也有家、民族是大家、全国是一家”的浓郁民族团结氛围。

  “虽然西藏相对全国教育事业滞后,但其又有其他地区所不具有的资源特色。”谈起陕藏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西藏民族大学教授、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陈敦山说:“一方面,西藏学子来陕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陕西的师生前往西藏互动交流、感受西藏文化。彼此可以更好地互相借鉴以及实现教育多样化发展。

  “这不仅是陕藏两地间的合作,更是全国范围民族教育发展的示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今后两地教育合作会越来越具规模,三秦大地与雪域高原这份情缘也将会更加深厚。”陈敦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