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版)《陕西日报》政府监管 企业自律 社会监督

16.10.2014  20:37




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41013/html/page_14.htm

政府监管 企业自律 社会监督

——访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西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吕强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重大的基本民生工程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举措,全面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创新监管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监管基础,完善监管措施,强化政策引导,不断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初步建立了市、区(县)、街办(镇)、社区(村)四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涌现出了户县、未央、莲湖、阎良、长安等一批具有地域监管特色的区县,基本形成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良好工作格局,极大地推动了全市食品药品相关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较好地保障了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人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说食品药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那么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就是这座山的根基。新一轮食药监机构改革后,西安市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能工作”的要求,今年全市183个基层监管所建设已基本到位,其中4个区县的42个基层监管所已基本达到了省食品安全办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镇(乡)食品药品监管所建设标准要求。户县17个镇级监管所已整体完成了省级验收,蓝田、阎良、临潼的25个监管所已通过市级初验,正在等待省级验收。 
    全市基层机构设置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机构设置到位。 雁塔、长安结合行政区划实际,分别设立了高新监管所、曲江监管所、航天基地监管所。莲湖专门设立了一个重点食品安全监管所,加强对国亨和方欣这两个特大食品批发市场的管理。周至、高陵将辖区实际和省政府新一轮撤乡并镇的要求相结合,对监管所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在3万人以上人口的乡镇独立设所,对人口低于3万人和相对偏远的乡镇合并设立一个监管所。目前全市181个乡镇、街办共设立了183个监管所,基本上实现了一个乡镇(街办)设有一个监管所的目标,所有基层所的监管职能已开始全面履行。 
    二是各项保障到位。 各区县在监管所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大财力物力投入,全市所有的基层监管所办公场所已基本落实,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电话等基本办公和执法设施,监管所执法车辆已基本配置到位,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人员培训到位。 从3月份开始,市局针对监管所监管职能、人员素质和工作特点等,开展了以“业务大培训、能力大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科所长培训班”,3期共培训区县局内设科长、镇(街办)监管所所长297人。每期集中培训3天,系统地学习了食品药品快速检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保健品化妆品监管、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为新进入和岗位轮转的科(所)长尽快进入角色,更好地履行职责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工作基础。 
    四是人员调配到位。 各区县在充分考虑人员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在原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熟悉业务知识等条件,为每个监管所配备专职所长或指定负责人,在执法过程中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尽快熟悉工作。目前人员最少的监管所3人,最多的达到了11人。 
    五是工作开展到位。 按照基础建设与工作开展同时推进的思路,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加大督查指导的同时,编印下发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操作手册》,做到人手一册,为基层监管所尽快担负起辖区食品药品的日常监管职责和全面展开对监管对象摸底调查及分类建档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省食药监局组织开展的“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行动”专项行动中,大量的工作都是基层所来完成的。 
    如何在良好开局的情况下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建设,我们认为应当采取的工作思路是:一是切实履行监管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监管责任,加大基层监管所硬件软件建设的力度,将监管触角延伸至最基层,既有利于调动全乡镇、街办力量打好食品安全集中整治的歼灭战和日常监管的持久战,又构筑起了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督的强大力量,实现监管全覆盖。二是切实提高监管效能。监管所工作人员生活在基层、检查在基层,要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方便就近的优势,从而实现多频次、广覆盖、高效率的监督检查,有利于发现隐蔽性较强违法行为和漏检企业,打击黑作坊、黑窝点的力度明显增强,经过一段时间集中的、不间断的治理,黑作坊、黑窝点的数量必定减少,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和小摊贩的食品安全意识将会大大增强。三是切实加强基层建设。市、区(县)两级把人力、物力和财力尽可能地向基层倾斜,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基层,加强基层执法力量,改善工作生活水平,为基层同志创造良好的监管工作条件,让他们切实担当起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重任。

 

城乡接合部的 无缝监管

——记未央区汉城街道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

 

    汉城食品药品监管所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食品药监所,自成立以来,汉城所牢牢把握食品药监职能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要求,迅速发挥职能作用。以营造安全放心食品药品消费环境为目标,建立一个强有力领导班子,抓好两支队伍建设,打造三级网格化监管模式。 
    辖区现有食品生产企业23户、食品流通企业130户、药品经营企业31户、餐饮经营企业380余户,景区(汉城湖景区)1家,专业市场(北城市场、雨润西安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2个。 
    汉城街办成立了由办事处班子成员、机关各科室、汉城食品药监所、工商所、派出所、城管第七中队负责同志组成的“汉城街道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职责明晰、高效运转,强势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开展。 
    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干部队伍和协管员队伍建设工作,聘请村(社区)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48人,细化职责、分工和考核,奠定网格化食品药品监管责任机制。 
    依托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打造三级网格化监管模式。街办(监管所)为一级监管网格,片区为二级监管网格,村(社区)为三级监管网格,实时掌握辖区食品药品动态。 
    以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专项行动为契机,扎实开展食品经营户逐村逐户登记排查,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努力实现“管理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积极开展小餐饮改造提升,强化食品经营户主体责任落实,全力推进食品经营户上档升级,目前改造提升宣传培训已完成。通过样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培训、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了群众自我保护意识、食品安全知识和企业依法经营、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为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取得实效,办事处制定了《汉城街道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拿出50万元专项资金,重奖食品药品案件举报人,并在村、社区大力宣传,有力震慑了非法经营户,已奖励2案,发放奖金10000元。通过努力,自成立以来,汉城所共受理投诉举报27起,取缔食品生产小作坊12家,立案查处4起。

青年路上好 卫士

——记莲湖区青年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

 

今年2月份以来,在莲湖区青年路街道的大街小巷上,忙碌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是新组建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队伍,他们为辖区老百姓的饮食用药安全尽心竭力,无私奉献。 
    青年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在局机关配齐硬件的基础上,对照任务分工,职责定位,全面建立了信息宣传、公文处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督查、考勤、着装、车辆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做到用制度管人,用纪律约束人。设立政务公开栏、服务承诺制、办事指南,方便辖区群众办事。 
    面对监管任务重,监管人员少,专业技能不强的难处,所里确立“一专多通”的目标,系统组织大家学习了所需的近50种法律法规,为监管执法夯实理论基础。 
    在日常工作中,青年路所将监管辖区划分为4个网格,确定坐标点,明确网格责任人。以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区创建、食品安全风险百日大排查、“小餐饮”提升、药械“五整治”等一系列重要任务为载体,创建示范街12条;排查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三个环节生产经营单位945家;对青年路、立新街等“小餐饮”集中的路段全面提升,持证率达到95%以上。按照“一企一档、一店一档”的标准,共建立完成了企业档案信息1142份,为下一步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 
    以街办为纽带,调动协管员、驻地单位、社区居民群众等多方社会力量,通过散发宣传页、口头宣讲、集中培训等方式向沿街加工作坊、食品商店、餐饮单位、药店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知识,增强从业人员技能和守法经营意识;开展食品安全进机关、进校园、进工地“三进”活动,普及饮食用药安全知识;开展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大讲堂,提高市民饮食用药安全防范意识。先后组织进社区活动12次,主要街区集中宣传6次。 
    在日常工作中,青年路所创新优质服务内容,大力推行和完善首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一次告知制,文明服务用语等优质服务机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分级约谈、适时约谈、依法约谈的要求,约谈企业负责人,有效化解了监管矛盾。

 

细致入微保安全

——记阎良区关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

 

关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在阎良区食药监局和关山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完成了硬件建设的同时主动抓好软件建设。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百日风险大排查”、“医疗器械五整治”、“小餐饮改造提升”、“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区”等各项工作。 
    关山食药监所以食品安全风险百日大排查为载体,挨门逐户开展大排查,对经营主体分类建档立户。目前共排查各类生产经营主体398户,其中中小餐饮经营单位94户,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20家;食品流通经营单位197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8户,生产加工小作坊30户;医疗机构28家;保健品经营单位5户;药品经营单位7户;化妆品经营单位10户。 
    所里结合现场核查、“小餐饮改造提升”、各类专项检查等工作,对经营条件不达标及轻微违规行为进行督促整改,开展各类专项检查18次,完成各类行政许可现场核查82户,按时间节点完成“小餐饮”改造提升32户,对68户进行了责令整改。所里联合关山镇政府、关山派出所查处取缔了阎良区关山南街一处违法添加生石膏粉的豆腐黑作坊,取缔了阎良区康桥街道一处违法添加非食用色素的蛋糕黑作坊;对于2户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食品销售经营户,3户销售过期食品经营户,3户销售抽检不合格食品经营户,1户销售标签不合格的预包装食品经营户,1户未经许可擅自从事保健食品批发零售经营户,1家经营过期药品的村卫生室,均依法进行立案查处。立案10起,结案8起。 
    今年6月,关山食药监所针对关山镇中心小学食堂多次检查中出现索证索票制度未严格落实、就餐环境不卫生等问题,由关山镇分管食品和教育的镇领导及关山食药监所负责人对关山镇中心小学负责人进行了约谈。通过约谈,引起该校高度重视,积极整改并及时上报整改报告,有效保障了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结合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小餐饮”改造提升等活动,所里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训会、“小餐饮”改造提升暨法律法规培训会、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从业人员培训会、新聘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培训会等活动。


齐抓共管筑健康

——记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所 

 

  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辖区约占户县总面积的43.6%,景区管理局在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抽调7名专职干部组建了景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所,选聘18名村干部成立村级监管信息员队伍。针对业务知识、档案管理、工作职责、登记建档等方面工作,监管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每月召开工作例会进行专题培训,提升监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完善各村、各企事业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出台了10余项规章制度,完善了各村、各企事业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各项监管工作在监管所的统一管理下,以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为触角有序开展。 
    为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景区食药监管所大力开展了《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从今年“五一”开始,在景区设立大型户外宣传广告牌4处,粉刷墙体宣传语12面,悬挂横幅36条,张贴宣传海报600余张,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方式。 
    结合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专项行动,景区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所对辖区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清查,通过每完成一户双证办理奖励食品安全信息员50元的办法,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辖区共登记各类餐饮服务单位222家,登记从业人员478人,双证办理率分别达到98%和100%。在风险大排查中,发放现场整改通知书138份,健全完善监管档案、培训档案、文件档案、考核档案4大类19种纸质台账档案资料和电子文档,并对食品经营单位在生产和经营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了重点登记监管,做到了户户有档案、事事有记载、件件有着落。 
    食品安全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监督,为方便群众积极开展监督和举报,景区公布了食品安全举报电话,开放网站投诉专栏和邮箱。在证照督办、假冒伪劣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各项检查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监管体系。目前,景区管理局坚持开展分类监督管理,大型餐饮单位每月进行2次检查,农家乐及小型餐饮店进行实时监督检查,农家宴席监管所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检查,构建了分类型和多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


 

渭南市开展疫苗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规范疫苗流通环节秩序,食品药品监管局
延安市黄龙县扎实开展夜市专项检查
为深入推进全市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飓风行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局肉制品处 农产品处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活动
   根据省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安排,近日,食品药品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