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枝:香菇成就致富业

28.04.2015  17:47

  在洋县磨子桥镇二龙村路边一片空地上,一座座香菇棚整齐排列,显得格外醒目,棚里一位个子不高却精明能干的中年妇女在和前来收购香菇的客商洽谈销售事宜,她就是李桂枝,今年42岁,2年前,她还是二龙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如今,她已是远近闻名的香菇种植能手和“二龙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股东,在二龙村乃至磨子桥镇周边,提起李桂枝,总有人伸出拇指夸赞为“香菇王”“女强人”。

磨子桥镇二龙村地处洋县山区地带,共有176户,625人,人均土地不足1亩,由于地理环境条件限制,导致农民收入并不乐观。提起务香菇的事,打开了李桂枝的话匣子。“我们村地少人多,前几年大部分劳力外出务工拼死拼活地干,到年底也挣不回来几个钱。2013年,见别处都搞食用菌生产,我想咱们村青岗林资源丰富,便与丈夫合计到外地学习香菇种植技术,摸索着搞了起来.....”。

思路决定出路,既然选择了发展香菇产业来圆致富之梦,说干就干。当年3月,从租地、筹资、建房、搭棚到运料,李桂枝和丈夫王建文迅速干了起来。出于对香菇生长环境的考虑,李桂枝将香菇棚选在风小且温度适宜的生产队闲置地里,在村组干部的大力支持下,租地还算顺利,可让李桂枝想不到的是预计投资6万元就想投产的预备资金在项目还没有进展到三分之一就用完了。资金短缺成了李桂枝夫妇面前的最大难题,然而性格倔强的李桂枝在困难面前却表现了坚定的信心。“我不害怕,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通过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李桂枝重新燃起了种植香菇的热情。

李桂枝夫妇很清楚,技术是否过关才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她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从外地高薪聘请了技术员。香菇种植看似简单,实则程序繁杂。从装袋到出菇,一袋菌棒要过手二十多遍。而拌料、验袋、灭菌、点菌等几个关键环节更是容不得丝毫马虎,每每此时,李桂枝都会严格把关,忙时通宵达旦,几乎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如果验袋时没有发现袋烂了,就容易感染杂菌。灭菌时,消毒不好把杂菌带到接种箱里,就会坏袋,造成损失”李桂枝说:“就怕有个闪失,就像看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些年,不容易啊!当别人家每到逢年过节走个亲戚串个门休息下的时候,我和丈夫就没有闲下过。养菌、上架、刺孔,尽管我雇了人,可我依然忙得不亦乐乎。这些活儿说起来好像很容易,可这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亲手干过了才知道”。一脸疲惫的李桂枝平静的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辛苦努力,她们的第一茬香菇终于在当年国庆前夕上市了。由于李桂枝的鲜菇量大且质量好,很快赢得了客商们的青睐,在县内外等各大批发市场,供不应求。如今,在销售旺季,李桂枝每天出售的鲜菇就可达200余斤。每天平均收入1000元左右,辛苦终于换来了收获的喜悦,仅去年一年,李桂枝夫妇2万袋香菇实现净利润15余万元。她终于尝到了成功的甜头。

在致富的过程中,李桂枝没有忘记附近村民,她优先安排本村10余名留守妇女长期在合作社里务工,旺季收入都在千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