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全域统筹 领先攻坚
本报记者 郑栋 通讯员 行波 康乔娜
2014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几乎击垮了住在揉谷镇石家村的杨存良一家。儿子巨额的诊疗费如巨石般压住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今年3月份,杨存良申请了杨凌示范区医疗救助。如今虽然家庭的负担依然沉重,但及时发放的救助金让这个庄稼汉增添了面对未来的勇气。
截至今年10月,杨凌示范区已将14万城乡居民纳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不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只要是杨凌居民就可以享受到这个医疗“红包”。
“杨凌示范区要积极探索以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城乡发展的新路径,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成为省委要求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领先者’。”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说。
全域统筹,领先攻坚,在杨凌示范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渐入改革深水区。
突破:拨游码调“城乡天平”
今年年初,杨凌示范区将城乡医疗保险从原来的农村居民报销75%、城市居民报销85%,统一提高到90%,虽然财政支出的压力陡然加大,但杨凌城乡公共医疗服务却从此“一碗水端平”。“就高不就低,城乡两受益”全域城乡一体化政策,已经成为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在推进城乡统筹时的基本原则。
城乡统筹的关键在于突破城乡二元制结构。通过政策的“游标”调平城乡的“天平”,杨凌示范区在群众最关心的“居”和“业”上多做实事。
在城区热力管网正在紧张铺设,乡镇上工业园正在火热建设,杨凌示范区正在以务实作风塑造着农科新城的宜居宜业新环境。
农民可以进城打工,市民当然可以下乡创业。破除“城乡二元制”就是要让市民、农民“进退”有路。杨凌示范区以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为统领,提升现代农业建设水平,让现代农业成为实现富裕梦想的有效承载。
杨凌规划建设了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促进现代农业向科技化、市场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近三年来,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收入增幅均超过10%,保持稳健高速增长。
领先:加速度谋“拐弯超车”
在杨凌示范区,群众往返城乡就像“串门儿”一样方便,只要一元钱,就能从杨凌最西边的五泉镇到达最东边的李台街道办。60岁以上老人,只要亮老年卡就能免费坐车。
按照“农村交通城市化,城乡客运一体化”思路,杨凌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通达的城乡公交网络。仅仅一年时间,杨凌就彻底改变了不通公交车的历史,城乡公交成为全域城乡一体化“杨凌速度”的见证。
在全域城乡一体化的杨凌实践中,经常可以发现这种自加压力所迸发出的“加速度”。率先颁发居民证、率先实现教育均等化、率先营业村级连锁超市、率先开设农村金融便利店……如今,杨凌已在户籍、教育、社会保障、民政和医疗卫生等8大类24项政策上实现了城乡一致,成为全省最先实现城乡政策一体化的地区。
攻坚:强根基撑“现代农业”
国庆节前夕,北起杨扶线、南至滨河路,贯通农科新城南北的杨凌大道通车。为了修通这条示范区的城市“大动脉”,杨凌人用了四年时间。
科学论证、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建设施工,加快杨凌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凝结着杨凌示范区决策层筑牢发展根基的坚定决心,蕴含着强化根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杨凌智慧”。
三年来,杨凌示范区累计投资35亿元,建成了杨凌大道、石头河供水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展“三河两渠”综合治理,全力建设“园林杨凌”;着力推进五泉、揉谷两个省级重点镇建设,完成建设投资16.7亿元;引进涉农企业34家,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428家,建立土地银行38家,土地流转率达到58%。
“杨凌将积极探索民生政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为全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趟出一条新路子。”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