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地之犁在歌唱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纪实

30.07.2015  10:41

  18年前的7月29日,我国唯一的现代农业高新区——杨凌示范区在陕西正式成立。18年来,杨凌示范区以履行国家使命为己任,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总结杨凌示范区18年来的奋发作为,弘扬杨凌人18年来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对当前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具有启发和激励意义。本报特刊发长篇通讯报道,供大家学习借鉴。

  没有一个城市比杨凌示范区更关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因为这座闻名遐迩的农科新城正是因此而生。

  1997年3月,国家批准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同年7月29日,在陕西,在东方农业文明的发源地,杨凌示范区隆重成立。

  翻开1997年7月30日的《陕西日报》,在一版头条刊发的新闻左边,是醒目的标题《科教兴农的战略决策产业示范的重大举措》。18年后的今天,重读这18个字,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传递出的深刻和坚决。

  中国第一次有了现代农业高新区,这是一代人的远见卓识;建设好杨凌示范区、发挥好杨凌的示范引领作用,则是当代人应为之奋斗的不懈目标。

  18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在国家科技部等共建部委的支持下,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历届班子秉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和毅力,为“三农”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探索路径,为丝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合作交流搭建平台,为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倾注力量。

  “杨凌示范区肩负着‘支撑和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18年来,杨凌示范区在履行国家使命的道路上,全力以赴,戮力前行。”杨凌示范区陕西省建设领导小组原专职副组长、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光强深情地说。

  18年来,面对党和国家交予的责任和使命,杨凌示范区从未有过一刻动摇,也从未有过一丝迷茫。“发挥杨凌示范区在农业科技方面的优势,举好示范引领旗帜,强化创新驱动,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争当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坚定地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六千多年前,为中国灿烂的农耕文明破土的,是木犁和石铧;今天,为我国旱区现代农业发展破题的,是以杨凌示范区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力量。立足陕西、聚焦旱区、面向全国,杨凌示范区如同大地之犁铧,在神州大地上辛勤耕耘,为大地丰收奔忙,为人民富裕欢唱。

  杨凌示范区是一面旗帜 矗立起履行国家使命的责任和担当

  拿起筷子吃饭,放下筷子洗碗。这件每天再平常不过的事,或许是离国人生活最近的国家安全。

  今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正式通过并实施。其中,粮食安全被明确写入第二十二条,正式升格成为国家安全战略。

  粮食安全是养活13亿人口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对于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区——杨凌示范区而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履行国家使命中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依靠什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杨凌示范区靠的是自主培育的品牌良种。“杨凌示范区将在提升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能力上实现新突破,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强化协同创新,力争在生物育种、农业高效节水等关键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加强种业科技研发,打造旱区‘种业硅谷’,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杨凌良种’。”今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时,如是说道。

  南米北麦,是我国主要的饮食习惯和主粮结构。在我国北方,不管是羊肉泡馍还是煎饼果子,小麦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回顾现代中国选育小麦良种的历史,杨凌和植根于此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面旗帜,挺拔矗立。

  50年代的碧蚂1号,60年代的丰产3号,70年代的矮丰3号,这三个里程碑式的我国小麦主栽品种全部来自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洪璋院士在杨凌这方水土培育的小麦良种,成为三代人心里关于饱暖的最初记忆。

  80年代,李振声院士在杨凌首次成功用牧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培育出了“小偃”系列小麦良种,革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面貌,开创了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新篇章。

  1997年7月29日,杨凌示范区成立。小麦育种研究作为杨凌现代农业科技的传统强项,在新的历史机遇下焕发勃勃生机。

  1998年1月,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在杨凌成立;同年6月,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成立;2006年,小麦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杨凌建成。中国西北种质资源最丰富,科研水平最雄厚的小麦育种力量,在杨凌集聚。

  18年来,杨凌示范区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杨凌旗帜”挺立在三秦大地,挺进在黄淮麦区。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三夏时节,中原大地麦浪滚滚,一派丰收气象。在地处黄淮麦区的河南南阳,50岁的种粮大户海本玉站在自家麦田边,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机播、机种、机收,国家都有补贴;杨凌的专家教授给咱测土施肥,上肥的钱也省了不少;麦子没长锈病,只有防虫支出;这连补带省,今年能赚不少哩。

  千万亩耕地亿斤粮,南阳素有“中原粮仓”的美誉。作为黄淮麦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小麦良种成为困扰南阳粮食生产的瓶颈。“这里地处盆地,气候温润,病虫害比较集中,特别需要抗逆性好的小麦优良品种。”南阳市农科院纪委书记、研究员余行简说。

  2006年开始,南阳市农科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引入西农大选育的小麦良种在南阳试种。肩负着一份责任和担当,来自杨凌的专家教授们不辞劳苦,在南阳和杨凌之间往返奔波。不仅让“西农979”、“西农509”等小麦良种在南阳吸浆吐穗,更将最前沿的现代小麦育种技术和抗逆防治理论带到粮食生产的第一线。

  2015年5月13日,经过9年的合作和5年的紧张筹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阳小麦试验站正式成立。首席科学家王成社教授和他的团队,带着杨凌示范区在履行国家使命中的责任和担当,扎根在南阳。

  朴实的海本玉常说,自己是跟着杨凌示范区和西农大“沾了光”。这位在老秦营村种了半辈子小麦的农民,用十个字概括他眼里的杨凌示范区——种子好,技术好,专家人好。

  今年,海本玉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000亩地种粮,收入过百万。在河南,“西农979”已经成为当地小麦的主导品种和优质强筋小麦的代表品种。杨凌示范区以现代农业科技孕育的小麦良种不但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还让“农民种粮不吃亏、得实惠、有奔头”成为现实。

  履行国家使命全力尽责,保障粮食安全勇于担当。18年来,杨凌示范区在黄淮小麦的主产区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建立了30个小麦、玉米新品种示范基地,有163名杨凌专家教授长期驻扎在粮食生产一线开展工作,选育审定良种20多个,示范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350余项,增产粮食6.6亿多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3亿多元。

  如今,杨凌示范区结合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与大学雄厚的科教力量优势、灵活的市场机制优势,在加强种子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加快种子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与推广。未来,杨凌示范区将成为汇聚国内外种业科技成果的“洼地”、种业科技产学研成果结合转化的“高地”和种业科技人才的“聚集地”,不断释放出杨凌现代农业科技对全国粮食安全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杨凌示范区有一股韧劲 拼出了履行国家使命的创新与突破

  北京青年王小铁已经习惯了农村生活。

  两年前,他放弃百万年薪,带着积蓄从首都北京来到陕西杨凌,在流转来的300亩土地上种植猕猴桃,办起了家庭农场。

  当时,很多在北京的铁哥们儿都觉得他的选择有点“”,可他觉得,做一名现代农业创客“”。“我的果子不走大市场,专做高端订单。盛果期当年可以收入200万。”看着郁郁葱葱的果园,王小铁志得意满。

  在杨凌示范区,有很多像王小铁一样的人在经营着现代农业产业,他们当中有“北漂”、白领,甚至还有企业家和飞行员。虽然身份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是“杨凌人”。这些有志于投身现代农业的人们,自发的聚集在这片135平方公里的“农业硅谷”里,恰恰说明了杨凌示范区的魅力所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发挥示范区农科教、产学研、农工贸相结合的整体优势,起到示范作用,向广大农村辐射,带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大发展”。这句在成立大会上的箴言,18年来始终烙印在杨凌示范区的灵魂深处。

  18年来,肩负着国家使命,杨凌示范区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上专注探索,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全面深化改革,拼出了创新,更拼出了突破。

  全球每六个苹果中,就有一个产自陕西,而每个陕西苹果都有杨凌基因。

  从引种“元帅”、“国光”、“富士”;到自主培育“秦冠”、“秦星”、“秦阳”;陕西苹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每一步,既是秦人坚韧自强的真实写照,也是杨凌示范区为实现三秦大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而不懈付出的生动表达。

  然而,当世人还在赞叹陕西苹果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时,以杨凌示范区为引领的现代农业科技力量已经踏上追赶超越的征程,正向着世界苹果产业的制高点冲刺。

  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攀上千阳县郊的南寨塬,一片片新绿映入眼帘。在这个现代化苹果园里,经过杨凌现代农业科技“脱胎换骨”的革新,人们印象中低矮弯曲的苹果树,变身为列队挺拔的“绿色哨兵”,让人耳目一新。“这里的矮砧苹果长得比阿姆斯特丹的还要好。”荷兰夸特纽斯-克洛特怀克公司的技术专家弗兰克·马斯由衷地说。

  密株距,宽行距,高纺锤树形,是矮砧苹果最显著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的乔化苹果栽培方式,矮砧苹果不但能让每亩果园的果树数量和苹果产量翻两番,还能节省60%的水、70%肥料和90%的人力。“矮砧苹果有利于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管理,挂果期和丰产期也比乔化苹果提前了三到四年,是破解制约当前苹果产业发展的瓶颈,也是未来苹果产业发展的前沿和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千阳苹果试验站首席科学家李丙智说。

  一次瞄准世界前沿的创新,必然是一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率先掌握新一代苹果栽培的核心技术,不仅让陕西苹果和世界先进水平成功接轨,也让陕西成为引领我国苹果产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这其中,凸显出杨凌示范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深化科教体制改革,让富集的科教资源发挥整体优势,释放出协同创新的强大活力。

  国家使命赋予杨凌示范区开拓拼搏的胆魄,历史责任赋予杨凌示范区坚韧顽强的品格。率先实施全域城乡一体化,率先开展职业农民培训,率先开始农村金融改革……屡屡在“三农”领域改革的“深水区”破冰,杨凌示范区的“骨子里”总有那么一股拼搏向上的“韧劲儿”。

  这是一种属于开拓者的特殊气质。从政府机关到大学校园,从科研院所到地头田间,18年来,杨凌示范区每一次创新和突破,都源于这种持之以恒的坚韧和拼搏。

  白衬衫、黄草帽,为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迎着烈日挥汗如雨;笔记本、线手套,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畏严寒现场推进……十八年前,开拓者们赋予杨凌的光荣与梦想,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杨凌示范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和决心。在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带领下,他们扎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笃定跨越发展的信心,凝聚起履行国家使命的合力。

  杨凌示范区公仆们拼搏实干的作风,也是现代农业创客们在此聚集的“底气”。王小铁说,下定决心在杨凌开办家庭农场、经营现代农业产业,就是看重示范区在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和工作效率上有不输于北京的开放和便利。

  中国需要怎样的现代农业产业和经营体系?为解答这个问题,杨凌示范区仍在上下求索。“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持续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新路径。”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锋表达出了杨凌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心声。

  今天,杨凌示范区依托国家(杨凌)植物品种权交易、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职业农民培训、农产品检验检测、农产品认证、农业大数据等六个现代农业科技中心,引领带动全国163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39所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开展科技创新,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和经营体系建设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杨凌示范区有一份执著 追随着履行国家使命的愿景和情怀

  2014年11月4日,凌晨两点半。安塞县农民杨乃林攥着手里头的火车票,提包走进了K545次列车的车厢。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这个时候,他都会准时从延安出发,到五百公里以外的杨凌开会。杨乃林参加的是一场专门为普通农民办的展会——“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一般的,人们都亲切叫它“杨凌农高会”。

  时间倒回到2011年11月5日,第18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举行。来参会的延安展团里,除了有涉农企业、合作社和特色的农产品,还有一支5000多人的农民参会大军,而杨乃林就是这五千分之一。

  老杨是个特困户,婆姨患有精神病,儿子还在县里读高中,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因为家里穷,杨乃林很少说话,脾气也固执。镇上用扶贫项目给他修了座温室大棚,但老杨觉得,种大棚太复杂,还不如种小米能填饱肚子。村里让他去杨凌开农高会,老杨有些不太情愿,但禁不住村干部地来回劝说,他勉强答应了。

  2011年11月6日这天,延安农民杨乃林的固执在杨凌示范区被彻底颠覆了。“大马路上人山人海,人们操着不同口音,说着一切和农民种地有关的东西。”杨乃林回忆道。

  领完门票进了展馆,杨乃林第一次觉得,眼睛有点不够用了。闪着小灯的大棚模型,上过太空的蔬菜种子,见都没见过的液体肥料……想到自己在大棚里种小米,老杨后悔得一塌糊涂。

  恨不得把眼睛瞪到最大,杨乃林把所有展位仔细转个遍。最后老杨决定,拿着身上仅有的200块钱,买个帆布旅行包。第18届杨凌农高会的后半程,第一次逛会的老杨用各种农业科技方面的宣传材料,把空荡荡的旅行包塞得满满当当。

  第18届杨凌农高会上的杨乃林,是这个被誉为“中国农业奥林匹克”的农业科技盛会上参会农民群众的缩影。

  截至2014年,中国杨凌农高会已累计吸引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上万家涉农单位、2300多万客商参展参会,累计促成投资和交易总额达到5400多亿元。中国杨凌农高会不仅是杨凌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的具体承载,也浓缩了亿万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渴求,真实反映了亿万农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愿望。

  旱区农民对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景,是杨凌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的基准目标;改变旱区落后面貌,消灭贫困,是杨凌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的奋斗方向。通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杨凌示范区以创新驱动为内生动力,让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的炽热情怀落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正是扶贫开发,消除贫困。若将贫困比作一块顽石,那么以杨凌示范区为引领的现代农业科技力量,就是扶贫开发中的一股绵延不绝的涓流。杨凌示范区以水滴石穿的执著,精准浇灌富裕之花。

  奔腾咆哮的黄河,鬼斧神工的沟壑,大自然赋予陕北壮美瑰丽的地貌景色。

  八十年前,延安枣园的烛光唤醒了全民族解放的斗志,照亮了华夏儿女前进的道路。十八年前,刚刚诞生的国家农业高新区,将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种子,烙印在延安这片光荣的土地上。

  让陕北革命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杨凌示范区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是在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中矢志不渝的执著追随。

  陕北的枣农说,只要有枣园的地方,就能见到为枣树操心的“枣专家”,这些“枣专家”大都来自杨凌示范区。

  长期以来,优质高产的红枣只出产在延安、榆林的黄河滩地。而在陕北贫困人口集中生活的沟、峁、梁里,农民只能靠放羊和种些小杂粮为生,贫困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显得积重难返。

  能不能在山地种红枣?为革命老区的农民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杨凌示范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始在榆林米脂试点山地红枣微灌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经过技术攻关,先后完成了“支管调压技术”、“重力式施肥技术”等技术创新。通过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山地红枣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杨凌的现代农业科技,不仅打破了黄河滩以外地区发展高产优质红枣产业的瓶颈,还为当地探索出了既涵养生态环境,又有高收益农业产业,生态与效益双赢的“脱贫样本”和“扶贫标杆”。

  习惯逛农高会的杨乃林,已经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现在,除了自家的大棚,他又承包了两个大棚。两个种菜,一个种草莓,每年能收入几十万元。对他而言,四年前的那次农高会之旅,是“思想扶贫”更是“致富启蒙”。

  18年来,杨凌示范区已在18个省区140个市县建立了230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年示范推广总面积达5200万亩,总效益145亿元。推广动植物良种1700多个,面积超过2亿亩,转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00多项,使500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

  在不断丰富发展科技扶贫的内涵与外延中,杨凌示范区不断强化着农业科技在扶贫开发中所发挥的作用,加快推动着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预计到2020年,杨凌示范区面向旱区组建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将达350个以上,年示范推广效益超过200亿元。因改革而生,随改革成长,为改革探路的杨凌示范区永远追随着“延安精神”一直前行。

  杨凌示范区有一种坚守 凝聚着履行国家使命的付出和奉献

  从星罗棋布的翠绿,到浓墨重彩的碧绿,看完两张分别在1996年和2013年拍摄的卫星图片,所有人都会有同样直观的感受。

  这两张卫星图片对焦的是一片历史人文底蕴厚重的地域——黄土高原。在陕西境内,这片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高原台地,绿色面积整体向北延伸了400多公里。

  人们赞叹,这是一场黄土地上的“绿色革命”;人们惊喜,这是退耕还林(草)创造的“生态奇迹”;但鲜为人知的是,晕染这片浓绿,剪裁这件碧衣的正是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杨凌科学家。

  2004年,著名的作物生理生态与水土保持学家、72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与研究员邵明安、邓西平、上官周平等在杨凌系统提出了“半干旱地区作物对有限水分高效利用的原理与技术”。山仑院士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通过研究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需水量与产量之间的联系,第一次精确量化了半干旱地区农作物对水的需求,揭示了多种作物在一定生长阶段,适度“缺水”反而会让作物生长效率和产量提高的补偿效应,在生产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推进节水农业提供了有力依据。

  让黄土高原以及半干旱地区有限的水发挥最大的效用,让“好钢”科学地用在“刀刃”上。山仑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再次证明了“黄土高原有能力养育自己”的科学论断。

  从1954年至今,山仑院士已经在杨凌这片土地上工作了60多年。在一个甲子的时间里,他专注于植物抗旱生理、旱地农业与节水农业研究,将毕生心血都倾注在黄土高原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事业上。

  在60岁退休前,山仑院士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野外度过。工作环境虽然贫瘠恶劣,但凭借着对水土保持事业的热爱,他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山仑院士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科研作风身体力行“遵循科学道德,发扬科学精神”的人生格言。如今,耄耋之年的山仑院士依然笔耕不辍,积极活跃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时刻思考着中国旱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

  一辈又一辈杨凌科教专家的崇高品格和高尚境界,是杨凌示范区宝贵的精神源泉和财富。18年来,新老两代科教专家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事业的追求和坚守,是杨凌示范区开拓创新、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

  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至今,在广袤无垠的西部地区,在受风沙侵蚀、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这样的标语依然十分醒目。对于从事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的杨凌专家们来说,这是一份无上光荣的事业,每个选择投身其中的人,都倍加珍视这份荣誉和使命,哪怕为之付出生命……

  2015年2月6日,农历腊月十八。在陕北,人们正在忙着置办各种年货,迎接即将到来的羊年春节。

  就在这天,34岁的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森林生态学博士朴铁峰,将生命永远地定格在这片长满沙棘、侧柏的土地上。在进行森林植被恢复研究的野外土样采集中,朴铁峰不幸罹难。

  噩耗传来,实验室里,没人愿意相信那个“拼命三郎”就这样离开自己。妈妈眼里,那个踏实厚道的朝鲜族小伙,伴着滚烫的泪滴,成为痛彻心扉的记忆。

  朴铁峰主要研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域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态系统,特别是退耕还林(草)10多年以来的森林生态系统。因为要观察并掌握森林植被每天的自然生长与水分、日照、温度等关系变化,所以他只能放弃正常的作息时间,不分节假日的开展野外考察。

  朴铁峰遇难的地点在山林深处,离最近的山区公路有一个多小时的徒步距离。这个距离,是森林植被恢复研究工作的必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朴铁峰心里最牵挂的,依然是黄土高原上的那一抹新绿。

  宝贵的生命,易逝的青春。为了“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杨凌示范区用默默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为生态文明建设“背书”。

  “继承和发扬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依托科研院所,面向旱区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旱区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锋如是说。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紧跟世界科技前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和18年的团结拼搏,杨凌示范区已经成为肩负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多学科综合性国家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平台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从国内最早开展黄土高原飞机播种造林种草试验,到首先建立完整的黄土高原资源信息数据库,在杨凌示范区,以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为核心,杨凌水保科学家共研发科技成果500余项,其中1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15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旱区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累计产生经济效益百亿元以上。

  翻看着18年来杨凌示范区的一张张老照片,岁月的沧桑已经悄然爬上了那些年轻的面庞。取景框里黄土飞扬的底色、低矮老旧的瓦房,渐渐被替换成整洁宽阔的道路、绿树成荫的广场。成立18年来,杨凌示范区一路走过的那些时光,是开拓进取的样本,是改革创新的标杆,更是履行国家使命征程上锲而不舍的奋斗和理想。

  当你傍晚回到家里,洗好苹果塞到爱人孩子手里的时候;当你结束了一上午的工作,打算吃碗面填饱肚子的时候;当你过年回到父母身边,用门沿儿为老人们挤核桃的时候;当你周末跋涉溪谷林间,放松身心欣赏秀美河山的时候;你可曾想过,这些幸福美好的时刻,也凝结着杨凌示范区这座农科新城辛勤耕耘的无限荣光。

  按照习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部署,杨凌示范区这架集聚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大地之犁,正以建设“科技杨凌、人才杨凌、园林杨凌、富裕杨凌”为目标,按照“成为先进发展理念的先行者、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的传播者、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领先者、高效生产模式和高质量农民生活方式的创造者,真正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试验田’。”的要求,踏实行走在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