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

13.02.2015  14:49

榆林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3年同期的42.8%下降至2014年的38.4%;化工、电力、冶金等转化行业总产值由2013年同期的16.2%上升到2014年的21.3%。”在2月7日举行的“2014榆林发展新亮点”采访座谈会上,榆林市领导通报的这两组数据充分表明,以前主要依赖挖煤卖煤的榆林能源化工产业,在转型升级上已经取得重大突破。

  近两年,榆林市抓住能源价格触底有利于转化项目落地的大好时机,按照“围绕煤炭搞转化、围绕转化上规模、围绕规模促升级”的思路,全力推进能化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使总投资达4000亿元的煤化工项目在去年以来陆续落地、投产。除被列为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延长集团靖边园区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中煤榆横煤制烯烃项目等超百亿元资源深度转化项目建成投产外,全球首个煤油混炼工业示范项目——延长煤油混炼项目也已开始试运行,世界单体最大的多联产煤化工项目——神华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也有望于近期获得国家核准。这些现代煤化工项目的落地、投产,不仅标志着榆林能化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也将对陕西乃至全国煤油气资源深度转化和高效利用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榆林还加快提升传统载能产业,已形成原煤—兰炭—电石、原煤—兰炭—铁合金、原煤—兰炭—煤焦油—清洁燃料油、原煤—兰炭—煤气—金属镁、原煤—兰炭—煤气—发电等综合利用型传统煤化工产业体系,整个产业正向规模化、集团化、园区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为了解决载能企业的用电难题,榆林市成功促成银河电厂和滨化绿能实施全省首例直供电;华电榆横发电厂与神木化工、清水川能源公司与金泰氯碱公司直供电列入省级第一批试点;促成28户载能企业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综合电价,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近2亿元。

  此外,榆林市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的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建成新能源项目32个,风电、光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58万千瓦,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全面建成,陕西最大装机规模的榆神协和200兆瓦光伏电站和陕西首个“风光互补”光伏电站华能靖边龙洲一期工程并网投运。榆林也因此入选国家第一批新能源示范创建城市。

  由于综合施策,2014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和能源价格下跌的双重压力,榆林经济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大关,达到3005.7亿元,增长9%;全市20种主要工业品18种呈现正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1974亿元,增长10%,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26.4%,连续7年稳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