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督导会(陕西)片区召开

29.07.2016  05:04
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督导会(陕西)片区召开 - 残疾人联合会
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督导会(陕西)片区召开 - 残疾人联合会
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督导会(陕西)片区召开 - 残疾人联合会
来源: www.sndpf.cn

图为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督导会(陕西)片区召开情景 图为在蓝田调研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情景 图为在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调研   7月28日,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督导会(陕西)片区在西安召开。会议内容涵盖落实《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分片分类指导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对所在辖区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进行抽查;对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进行研讨,拟定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规范和标准等。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李强、陕西省残联副理事长贾乃荣等领导出席会议。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处长罗秋月主持会议。 会上,贾乃荣结合当前实际,汇报了我省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情况。他指出,我省近年来以残联系统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主体,以人社、教育、农林等部门和单位的社会化培训资源为补充,以国家级、省级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为后盾的“三位一体”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格局,“十二五”期间共培训各类残疾人199598人次,共建设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11个,省级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45个,市(区)级职业培训基地25个,区(县)级职业培训基地72个。省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扶持的省级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3年投入近2500万元。 他强调,我省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取得实效的主要做法有七点,一是强化目标考核,构建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体系,省残联将全省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实名制统计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书,年初由省残联理事长同各市(区)残联理事长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残疾人职业培训任务指标和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录入指标,强化过程督导,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二是纳入民生工程,实施残疾人职业培训项目, 按照以项目带动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的方式,将残疾人职业培训项目纳入省政府为残疾人办实事民生工程项目。三是加强培训设计,拓宽残疾人职业培训方式, 注重加强培训项目开发和设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宗旨,不断开发实用性强、就业率高的培训项目。四是落实工作责任,推进残疾人实名制统计管理工作, 结合实名制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的要求,每年专门举办全省残疾人实名制系统管理员培训班,将培训对象延伸到县(区)级系统管理员,有效保障了全省残疾人实名制系统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五是出台扶持政策,促进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与省财政厅联合签发了《省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持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指南》等政策。六是搞好技能竞赛,提高残疾人职业培训技能水平,积极组团参加中国残联、人社部举办的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和单项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获得较好成绩。七是注重分类指导,突出市区残疾人职业培训特色。省中心每年都对各市(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检查,分类指导,各市(区)在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方面成绩显著且各具特色,针对各类残疾人的不同特点,举办烹饪、西点、插花、剪纸、缝纫、美容、护理、修脚、锁具维修、自行车修理、皮具护理等培训班。 针对当前存在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各地发展也不均衡,用于残疾人职业培训的经费相对不足;全省职业培训工作发展不均衡,部分市(区)开展培训的业务范围狭窄,内容匮乏,项目单一,一些地方开展的部分培训项目层次较低,效果欠佳以及各地普遍存在培训后就业率不高等问题。他强调,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精神和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省残联关于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认真理清思路,以残疾人实名制数据应用为基础,以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为抓手,通过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部门对残疾人培训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各级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加强省中心对全省培训工作的检查、督导等措施,实施残疾人“精准培训”,真正使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来自陕西、陕西、江西、湖南、甘肃等15省、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参会,并汇报了当地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情况,就进一步推进残疾人职业培训做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