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话民政】 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民铺就“快车道” 山阳县民政小窗口托起民生大舞台

12.12.2014  16:37

  保障城市低保对象3197户5941人、农村低保24584户41275人;已实施医疗救助35120人,实施临时救助1460户;为17383名年满7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保健金;为508名孤儿发放补助金;为3043名五保对象发放生活补助费;为4344名优抚对象发放抚恤优待及社会补助费,“八一”前足额兑付现役军人家属优待金;提前完成“175”格局敬老院建设任务;完成50个农村社区和35个农村幸福院建设任务;成立了1所复退军人光荣院,新建漫川关烈士陵园1座……翻开山阳民政的“民生账本”,映入眼帘的是一串串鲜活跃动的民生数字,是一件件体现关怀与温暖的惠民实事,是一份份充盈人心的温馨与感动。今年以来,山阳民政局坚持真心为民、真诚便民、真正惠民的工作理念,通过民政小窗口托起了山阳民生大舞台。

   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民铺就“快车道

  “一张笑脸迎人,一把凳子让座,一杯热茶待客,一双促膝交谈,一个满意答复”,这是山阳民政局设立便民服务大厅以来面对群众的真诚便民服务,把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今年以来,山阳民政局为方便群众办事,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五保低保、救灾救助、民政事务、综合服务4个窗口“一厅式办公”,承担政策咨询、信访接待、引导服务、综合业务办理等便民服务。由一名领导带班,4名干部值班,热情接待办事群众,及时解决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推行“一单式”告知制度,发放干群关系“连心卡”和政策宣传单,告知办事流程、所需资料、办理时限。编印便民服务政策宣传手册3万册,把党的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截至目前,6个月共接待群众来访1600人(次),受理645件办结455件,还有190件正在办理之中,并限时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实现了民情民意直通、惠民政策直通、群众办事直通、干群联系直通、矛盾调处直通和纠风监督直通“六个直通车”,打通了为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

   落实“最后一米”实现与民“零距离

  “俯下身来听民意,沉下心来解民忧,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这是县民政局江局长在民政工作会议上经常讲的一句话。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山阳县民政局扎实开展“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通过解决并落实群众的最后一米问题,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该局坚持在一线检验干部党性、在一线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在一线落实为民工作举措,努力建设了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民政干部队伍。并制定了专项救助工作方案,指导全县开展救助扶贫工作,已将5000余户困难群众纳入了救助扶贫范围。牵头开展了中村镇“双包双促”扶贫攻坚工作。活动开展以来,先后4次召开6个包抓部门单位会议,4次组织干部职工入户开展调研及包扶活动,采取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信息扶贫、实用技术扶贫等方式,帮助包扶的洛峪街道村庄拉水3.5公里,解决了4个组1200人饮水困难;新修环村水泥路2公里;完成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联合扶贫、电信部门实施信息扶贫1000户,为群众发放手机及时传递致富信息。

   筑牢“兜底线”编织“安全网

  今年以来,山阳县民政局为防止低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走样,最大限度减少人情保、关系保的发生,加大了投诉举报核查力度,有效维护了低保的公平与公正。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从7月25日开始,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专项整治。印制了低保政策日历12万张,逐户发放,力争政策家喻户晓;改进挂牌管理,重新制作低保家庭挂牌,公示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开展核查。指导各镇抽调千名干部包组包户,100%入户核查低保,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认真督查履行承诺。在镇专项整治自查结束后,县民政局抽调基层民政干部60人,分成6个组,对抽查的30%村100%入户核查,全面进行交叉抽查复核。同时,严格督查各镇党委、政府向县委、县政府做出的承诺,促使专项整治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