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通秦岭 水通兴三秦 --陕西引汉济渭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19.11.2014  09:52

  本报记者 郭军

  今年9月24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陕西引汉济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陕西人民翘首企盼的引汉济渭调水工程,进入到主体工程建设的新阶段。10月14日,水利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开会强调,年底前争取开工引汉济渭等9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

  日前,省引汉济渭建设公司总经理杜小洲告诉记者,“省委、省政府远见卓识,促使引汉济渭搭上国家批复建设这趟快车,顺利进入到全面建设的新阶段。”目前,引汉济渭工程项目建议书、工程环境影响书、工程建设用地预审、可研报告审批等所需的15个前置性文件,已全部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复。

  三秦儿女翘首企盼

  今年7月,我省遭遇自1961年以来最强气象干旱。近年来我省建成各类水源工程116.85万处,农村饮水工程2.7万处,全面实施了43个县城55处供水设施项目建设,修建的2.48万个小塘坝、小堰闸、小泵站、小机井、小集雨水窖等工程,有力地抗击了大旱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然而,面对今年的大旱,全省仍有179万亩农田减产或绝收;19.15万人、2.5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

  关中、陕北缺水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西安市严重缺水,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受此影响,大雁塔加速倾斜,地面出现裂缝,城市地面下陷最深达2.6米,西安市民生活用水经常靠车送维系。同时,全省71%的水资源分布在陕南地区,而土地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省65%、77%和90%的关中、陕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29%。

  水资源分布的不均,不仅严重制约着关中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严重制约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为解决“水危机”,实施陕西的南水北调——引汉济渭工程,势在必行,三秦儿女翘首企盼。

  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陕西应对旱灾的能力不仅大大增强,还将让关中近1000万人喝上干净卫生的优质汉江水,同时支撑约500万人城市规模和700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使失灌的300-500万亩耕地有水可灌。

  另外,引汉济渭还可增加渭河生态水量7亿—8亿立方米,逐步恢复地下水,遏制环境地质污染问题,打破我省能源化工基地用水瓶颈。在不突破黄河流域用水指标的前提下,通过“下补上取”水权置换方式,将关中用水指标向陕北转移,支撑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快速发展。

  在防汛防洪方面,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提高三河口及汉江黄金峡水库以下河段的防洪能力,保障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澜;增加渭河可用水量和河道流量,提高河道冲沙能力,缓解渭河河道泥沙淤积和下游防洪压力。

  准备工程全面铺开

  引汉济渭,是如何实现“南水北调”的呢?简言之,就是从黄金峡调水10亿立方,再从汉江北岸支流子午河调水5亿立方,然后穿秦岭引至关中,以此缓解和解决关中地区缺水问题。

  该工程主要由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利枢纽、黄金峡抽水泵站、黄三隧洞、子午河三河口水利枢纽、秦岭输水隧洞五大部分组成。具体线路是:在洋县境内的汉江干流上修建黄金峡水库,并将水库提水至117米,再通过16.52公里的黄三隧洞输水入汉江支流子午河三河口水库,经过三河口水库调蓄,然后经秦岭隧洞自流输水至秦岭北麓黑河金盆水库的黄池沟,再接入关中供水工程系统。工程建成后,可满足西安、咸阳、渭南、杨凌4个重点城市及沿渭河两岸的11个县城、6个工业园区的生活及工业用水。

  目前,引汉济渭累计完成供电线路79公里,进场道路32.76公里。秦岭隧洞越岭段11个标段,均已进入主洞施工,1号、2号、3号试验洞实现了精准贯通。累计完成隧洞开挖51.9公里,其中主洞30公里,占秦岭隧洞越岭段全长的36.7%。开挖支洞21.5公里,占支洞总长度的88%。TBM掘进机施工段也取得阶段性进展,岭北6月初开始试掘进,目前已掘进1154米;岭南TBM组装已全部完成,即将正式掘进。

  2013年9月,移民工作全面启动,已完成三河口水库佛坪县五四村、宁陕县梅子集镇两个移民安置点建设。目前,续建和开工建设移民安置点9个,搬迁安置移民430户1641人。三河口水利枢纽今年2月正式开工,全长17公里的西汉高速佛坪连线改线工程今年6月建成通车,黄金峡水库移民安置和专项迁建工作也已启动。

  10月19日,记者在佛坪县和宁陕县交界的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现场看到,引汉济渭先期准备工程——拦河坝左右两个坝肩,均已开挖到逾600米以上高程,导流洞完成混凝土浇筑,年底将可实现围堰截流。引汉济渭建设公司大河坝分公司总工程师王振林对记者说:“可研报告正式批复,这下我们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

  一水通秦岭,水通兴三秦。引汉济渭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不仅是2014年陕西水利工程建设的大事,更是确保2017年引水进西安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