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大爱:“幸福临沂”之实现路径

20.04.2015  10:31

  “通过这个信息平台,我可以随时了解到我的优抚金发放情况。”山东省沂水县沂城街道的王剑高兴地说。

  这是沂水县“ 联系群众转变作风”为民服务网上平台投入使用以来百姓体会到的新变化。“ 以前,由于我们人员力量不足、工作手段不够,在社会救助、优抚优待、救灾赈灾等工作开展上有些力不从心。”沂水县民政局局长刘长生告诉记者,“ 现在好了,有了这个信息平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让老百姓随时上网查询和监督我们的工作,一个小小的信息平台,真正搭起了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这也只是临沂市民政系统针对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基层民政能力建设年活动一年来,实现民政综合能力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的一个反映。

  有难必帮最困难的人不再迷茫

  “去年开始,我的低保金又比以前每年多拿360 元,逢年过节政府还来看我,俺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提起“民政”,临沂市兰山区三合屯社区的城市低保对象高连英备感温暖。

  这种温暖来自临沂实施的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及发现机制。去年4 月,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临沂考察时提出,应“主动发现救助遇到特殊情况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防止出现因贫困而导致的极端事件”。正是在这一要求指引下,临沂市开始了从提高救助标准到完善各项救助机制的全方位摸索。

  临沂市民政局局长高振凯介绍说,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六个临沂”建设发展目标中,“ 幸福临沂”直接与百姓体验、民生保障息息相关。一年来,为了充分发挥公共财政“ 支撑”作用、社会保障“ 兜底”作用,努力让群众生活得更有保障、更有尊严,临沂市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379元和供养每人每年2631 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200元和3000元,低保、五保对象政策范围内自付住院费用的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60%,医疗救助标准也提高到1 万元。“ 全市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0.7 亿元,支付医疗救助资金6571.3 万元,开展医疗救助3.63 万人次,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和重视。”

  与此同时,针对基层民政能力不足的问题,临沂市民政局经过与发改、财政、编办等部门的充分沟通协调,在不断压缩政府规模和行政成本的情况下,全市民政系统在市级层面成立了编制5人的正科级信息中心,争取增加事业编制51 个;在县级层面新增事业编制人员73名;156个乡镇配备了专职人员776人、平均每个乡镇5人,选聘村级民政助理员5652人,仅此一项,全市就核拨工作经费483 万元、发放村级民政助理员补贴410万元。

  赵静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西安工业大学毕业的高才生,2014年她成为费县探沂镇王富社区的一名便民服务代办员,同时她还是社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信息联络员和网格长。在她下边有6位网格员,分别联系着A、B、C、D、E、F 六个区域,“ 网格员的职责是不定期深入责任区的责任户家中,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赵静介绍说,网格员每周要向网格长汇报各责任区的民政工作,以便及时掌握、更新群众基本信息,做好联系服务工作,平时则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而对于赵静来说,最近她又多了一个好帮手——临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居民可实现基础数据的查询和相关申请审批,也省得代办员拿着求助对象的材料几个部门到处跑了,用赵静的话说是“跑腿少了,效率高了”。

  如今,“联动网格化”管理和VPN 网络平台已经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联通,“金民工程”、视频会议系统可实现市、县、乡三级互联互通。费县民政局局长邵士侠说,现在是统一标准、统一表格、统一流程、统一考核,“一竿子到底确实方便”。

  在市委统一部署下,临沂市还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阳光低保”专项整治行动,全市3.2万名民政干部全部签订了“阳光低保”承诺书,相关信息层层报送,进入网上信息公示和低保信息核对平台。“ 现在谁吃低保,群众说了算,而且低保名单上网一查就知道,谁也不敢弄虚作假了,这个办法真好。”临沭县华南社区居民任军指着面前这台查询机兴奋地说。

  “一老一小”最弱势的群体共享明媚阳光

  浚河静静地流淌,阳光照进平邑县浚东社区一座色彩明快的二层小楼。远远看去,一片整齐规划的现代楼群中,小楼楼顶上“ 社区卫生服务站”和“ 日间照料中心”的牌子格外显眼。

  楼里,95岁的斐姓山老人正跟一群老哥们儿、老姐们儿看电视、嗑瓜子。老爷子说:“ 现在吃得好,喝得好,生活真幸福!”旁边83 岁的祝店平说:“ 社区照料中心时常有人清扫,干净、整洁,没事都愿意来看看,拉呱(当地方言,聊天的意思)、下棋、吃瓜子,大家在一起乐呵呗!”大家都笑起来。

  据平邑街道分管民政的副主任王植保介绍,这座楼总共600多平方米,一楼是社区卫生站,二楼是日间照料中心,楼后边就是社区专门为老人们建的老年公寓,非常方便。

  一年来,按照“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求,临沂市实施了市老年养护院、市社会福利院、县级社会福利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建设和敬老院改造提升“六大工程”。

  目前全市已建成养老服务设施877处,配置养老床位5.07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张。为了统筹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互补发展,该市还建立健全了政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机制,首次发放80岁以上低保老年人高龄津贴、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约1.8亿元。

  为了弥补养老服务这块短板,一年来,临沂市通过培训引导、示范带动等方式建立养老培训基地,全市已培训初、中、高级养老护理员750人;依托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吸引入网老人18万,累计接听老人求助电话22.6万次,全天候为全市老人提供送餐、洗浴、康复等“ 送上门”的服务,真正打造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了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孝文化,临沂市民政局结合实施“ 四德工程”,在广场、超市、公园等人群密集场所都设立了孝文化宣传栏,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 孝星”评选活动,引导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心理讲座和培训,提供专业心理咨询、辅导和康复服务。

  85岁的徐玉茹,曾因患脑梗实施抢救,自从入住兰陵县康华社会养老护理服务中心,每天有专人护理和按摩,如今老人家已经恢复了往日的乐观心态,记者采访时,她正在绣十字绣“ 田园牛耕图”,“ 女儿有事业,我是自愿来这里住的,每个月收1800 元,比雇保姆还划算。”如今,像康华社会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这样的医养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全市已有34 家。

  弃婴、孤儿曾是社会上最易引发泪点的群体。为了体现社会对困境儿童的关爱,2014年,临沂市委、市政府在机构编制压缩的大环境下,为市儿童福利院增加了20 名编制,市财政局还追加137万元为院方引进康复、特教等专业人才,并提高聘用人员及政府购买服务人员的工作待遇。

  淡粉色调、摆着许多玩具的柜子、两个孩子、一名老师……这是记者走进临沂市儿童福利院沙盘训练室的第一

  印象。小雨和小欣是两个患脑瘫的孩子,他们正在沙盘治疗师的注视下玩沙盘游戏,偶尔会向老师索要一些小玩具。沙盘治疗师孙慧平告诉记者,小雨摆的沙盘中间是生日蛋糕,旁边有小孩和手机的模型。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治疗老师的悉心关爱,她(他)们被称作“爱心妈妈”和“爱心爸爸”。

  临沂市儿童福利院里,设有孤残儿童康复区、育婴区、启蒙区、学生区、治疗区等专项服务区,设置了多功能感官室、OT室、PT 室等12个康复专业科室。福利院院长刘秀芹告诉记者,如今这里养育着416 名孤残儿童。

  除了日常接受社会各界的捐助,去年,临沂市民政系统还组织开展了民政干部结对帮扶困境儿童活动,全市987 名民政干部结对帮扶孤儿1510名,他们同样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作“妈妈”“爸爸”。

  大爱无疆,大爱更浓。2014年,临沂市发动社会力量募集慈善资金8992万元,开展了“情暖万家”等五项救助活动,救助困难群众4.3万人。同年,临沂再次蝉联“中国公益慈善七星级城市”,成为本届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在临沂市“ 大爱民政”先模事迹报告会上,向城镇敬老院院长崔霞动情地说,其实自己做的事很小,却“得到社会莫大的关注”,她20多年来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院里的孤寡老人和病残儿童,甚至忽略了自己的家庭。“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爱歌唱,为爱奉献一生!”这,也许道出了全体临沂民政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