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奏响妇女发展的交响乐

19.08.2015  16:40

盛夏的汉阴县城,让人满目滴翠;繁忙的生产一线,女工挥汗如雨。在汉阴县永丰纺纱厂内,女工们正在紧张进行生产,雪白的纱线快速包裹了滚动的线轴,机械化的动作匀速重复,一圈又一圈。整洁的村容、文明的乡风、腾飞的企业、富裕的群众,发展的车轮正在推进,越来越多妇女的身影闪现在汉阴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

准定位坚持三性

近日,在陕西省委群团工作会议上,汉阴县涧池镇党委作为全省唯一一个乡镇作大会发言,交流了该县群团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近年来汉阴县县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妇联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联组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工作中切实增强做好妇联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深刻把握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聚焦点着力点,充分认清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和改进党建带妇建工作,更好发挥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作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使妇联组织成为在群众中有吸引力、在工作中有创造力、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组织,为汉阴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县委每半年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听取妇联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妇联工作,把妇联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考评体系,做到同步安排、同步建设、同步考核,为妇联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强基础提供保障

2010年以来,汉阴依托省级妇女之家精品点项目,不断深化“妇女之家”创建,创新提出了妇女之家从县到市到省级创建的“梯级创建”,通过“梯级创建”促进“妇女之家”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妇联工作整体水平。依托村(社区)妇女之家示范点建设开展宣传引导、维权服务、教育培训、组织活动、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等工作,切实为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将妇联组织渗透到各级组织中去,既扩大了妇联的阵地,又增强了妇联的活力和影响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党组织的工作手臂,延伸了党组织工作触角。”妇联主席张红玉同志这样说。按照“哪里有妇女,妇联工作就会覆盖到哪里”的要求,所有村(社区)都建立了妇联组织,做到村级妇联组织全覆盖。

不仅如此,该县以非公党建巩固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根据企业务工群体绝大多数是妇女的实际,进一步抓好“两新组织”妇建工作,按照“相近相邻、群众认可、理顺关系”的原则,在军坝村将永丰纱厂妇委会与军坝村妇代会、欣欣幼儿园妇委会以村企联建的模式进行规范化组建妇委会,让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实现了又一飞跃。

按照“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工作共做”的要求,将村、社区服务中心、党员教育等外部资源,以及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文化阵地,作为“妇联”建设的阵地资源,为妇联工作提供阵地保障。按照妇联工作的目标、计划和实施效果,核定经费保障,足额拨付妇联工作经费,为妇联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结合今年村“两委”换届,全县村级妇代会开展同步换届,从优秀妇女人才、女能人、女大学生中培养、挑选、配备妇女干部,充实和调整村支部女书记、副书记,村委会、监委会的女主任、副主任和妇代会主任,将能力强、素质高的妇女充实到妇女干部队伍中,懂大局、善协调、重实干、能创新的女能人、女典型、女致富带头人等优秀女性被选拔到基层妇女干部工作岗位,为妇联基层组织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共选出新一届女性支部书记6名,女性副支书17名,7名女村主任,8名女村副主任。

建平台服务发展

为切实服务妇女,汉阴找准工作定位,以服务大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帮助妇女群众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汉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很多贫困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存在着困难。不仅如此,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达6万余人,三留守人员的生产生活问题逐步凸显,为切实解决这些弱势群体的困难,汉阴积极探索“三留人员”保障机制,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通过“五大网络”,开展“四大维权行动”,实施“解难安心”工程,扎实开展对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关爱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留守人员身边。为此,各级妇联组织先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妇女儿童关爱帮扶,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大学生、贫困学生实施助学工程,有效解决其学习和生活困难。大力实施“贫困母亲救助”、“妇女维权救助”、“妇女两癌救助”、“留守儿童成长家园”民办托幼园所补助、纯山教育基金会贫困大学生助学等妇女儿童民生项目,切实为妇女儿童办实事。

现在的文化活动丰富多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很充实,社会氛围也和谐了。”说起群众文化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城关镇新城社区居民李某赞不绝口。围绕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妇联组织编排了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有效营造文明和谐的精神文化发展良好氛围。引导各级妇女积极参与绿化卫生示范家庭、平安家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最美家庭示范户”、“好婆婆”、“好儿媳”等先进典型,调动了广大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工作,通过制作光荣榜,印制宣传画、倡议书、摄影大赛海报,设立和制作以24孝、好家风好家训为主要内容的宣传长廊、编排群众文化节目、在电视台和门户网站开办寻找“最美家庭”专栏展播等途径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开展了“最美家庭”征文暨演讲比赛活动、摄影大赛、好家风好家训分享会等系列活动,提高了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影响力。广泛开展家风家训家规征集整理及宣传教育活动,挖掘出县内沈氏家族的家训家规,受到中纪委高度关注,并作为陕西省首个优秀家训拍成系列专题片在中纪委网站以头条位置隆重推出,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和反响。目前,共评选推荐出最美家庭市级30户、县级40户、镇级81户、村级424户、举办“最美家庭”表彰暨故事分享会18场、收集优秀“最美家庭”征文113篇,征集优秀摄影作品60余幅。6月18日全省寻找“最美家庭”主题示范活动推进会在我县现场观摩,汉阴县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的好经验做法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一首妇女发展的交响乐正在奏起,和谐的旋律伴随着发展的脚步,汉阴县广大妇女正在前进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