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法律界人士深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03.11.2014  17:14

  连日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法律界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加强法治建设,人才是基础。”西北政法大学博导、行政法学院院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周户认为,全会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特别是指出了各项重大任务的内容及其要求,涵盖了立法质量、以行政执法为代表的法律实施、司法公正、社会守法、法律职业队伍建设与法律人才培养及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构建、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为如何建设并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

  王周户梳理了公报的诸多亮点,他说《决定》的一个亮点是提出法治队伍建设。在过去讲到队伍的时候,通常讲政法队伍建设,这次提出法治队伍建设。法治队伍建设的提出更强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当中的专业性。

  周至县人民法院院长刘群在认真学习了四中全会精神后表示,队伍建设是法院工作的灵魂,推进司法队伍“三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就是要进一步建立符合审判权运行规律的工作机制,探索司法人员分类化管理制度,剥离浓厚行政化运行模式,还权于法官,还权于合议庭,确保“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刘群说,我们周至以审判绩效考核为龙头,以专业化合议庭建设为试点,探索建立“五大中心”管理体系,即“法官法警管理中心”、“审判质量管理中心”、“执行指挥中心”、“诉讼服务管理中心”、“后勤保障服务中心”,打破部门壁垒,提升工作效能。

  谈到四中全会的内容,咸阳市秦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一凡认为,要突出队伍建设,提高干警履行职责的能力。要坚持把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以专业化建设为方向,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的检察队伍。要强化自身监督,提高队伍公正廉洁执法的能力。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大自身监督力度,增强内部监督实效,确保检察权的正确行使。

  四中全会公报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论述,让莲湖区司法局局长李波深感振奋。他说,如果司法人员不公正办案,甚至破坏法律,群众就会对法律不信任,就会信“访”不信“”。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必须教育和用制度约束司法人员带头严格依法办事。

  李波说,我们莲湖区在依法治理、建设强有力的法治队伍方面开展得有声有色,以“板块式普法”为核心的依法治理大格局已初成规模,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所有行政单位不仅厘清工作职责,而且将每一次执法过程作为法律宣示的过程,依法治理稳步推进。

  作为一名公安战线的优秀民警,石泉县公安局局长张鹏则表示,“我们公安干警要不折不扣当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标杆’。

  张鹏告诉记者,保障公平正义执法,必须从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一流的公安队伍着手。长期以来,我们石泉县公安局始终坚持用铁纪严规约束民警的言行,督促引导全体民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每办一案体现一次公平正义、每处一警展现一次最佳形象、每管一处治出一片安全良序、每履一责体现一次自觉担当、每入一户送上一份为民情怀、每有一行坚守一次铁纪清廉”的“六个一承诺”。

  “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和检察官,这有助于提升我国司法职业化水平。”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让陕西贺宝虎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张立激动不已。

  张立说,应该看到,时下法治队伍与“三化”要求还有差距,诸如司法队伍的人员复杂,部分人员没有专业知识,“任命制”下的弊端显而易见,外行领导内行的用人体制,让法治队伍存在“杂化”和“散化”现象,“临时工”的临时执法现象还存在,给依法行政带来许多弊端,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下大力气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