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积极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30.12.2014  16:25

自2011年11月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试点县”以来,泾阳县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建立起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镇村负责、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七位一体”的农村留守儿童培养关爱机制,使全县留守儿童达到了“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的目标。

一、齐抓共管,制度先行,构建关爱网络

一是建立领导工作机制。 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教育、财政、妇联、关工等15个相关部门参与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和镇级的职责分工,制定出台工作意见。 二是建立政策支持机制。 先后下发了《泾阳县“阳光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泾阳县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泾阳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关于设立留守儿童亲情室和推行爱心家长制度工作意见》等政策文件,为全县留守儿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设立(100万/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二、完善设施,强抓队伍,搭建关爱平台

一是抓好“儿童之家”阵地建设。 在留守儿童较集中地学校、村(社区)建立143个“儿童之家”,开辟“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配备书桌、图书、130台电脑、159部免费电话等亲情通讯器材,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为留守儿童架起了联系父母的运输线。 二是组建“五支队伍”。 即教育管护专家队伍、教育管护专兼职教师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关爱工作者队伍和爱心家长队伍,招募志愿者3000余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行动,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建良好环境; 三是完善“家长学校”建设。 共建家长学校170所,充分发挥家教讲师团、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战士的特殊作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各种家教知识普及活动。

三、载体多样、多种求新,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利用多种平台,大力开展关爱活动。 一是广泛开展各类互动培训。 利用“儿童之家”平台,每月每个“儿童之家”开展一次亲子互动、安全知识、家庭讲座、体验式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是强化教育帮扶功能。 1000名党员教师与1000名留守儿童(父母均在外务工)结为“1+1”帮扶机制,参与结对的教师对留守儿童做到了“三多、二知、一沟通”,即:多谈心、多鼓励、多家访;知晓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定期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家的氛围,使他们成为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和成长的保护者。 三是积极实施志愿者牵手留守儿童活动。 相继建立了巾帼志愿者、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五老”骨干志愿者等爱心志愿者队伍,总人数达1500余人,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结对帮扶,并先后开展了“亲情夏令营”、 “科普知识进农村校园”、“传递温暖、爱心筑梦”捐赠、“大手拉小手,同读共写”等多项关爱活动。联系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住进“留守儿童之家”,开展联谊活动,让大学生志愿者用年轻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染留守儿童,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为其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帮助 。四是开展各类慰问关爱活动。 利用“六一”儿童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协调县上领导及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对留守儿童开展慰问、义诊、咨询、留守儿童和监护人联谊会等活动。 五是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 启动家长学校,通过学校、社区、村委会等机构建设的家长学校讲授心理、卫生、健康等知识,使农村家长、临时监护人、代理教师掌握科学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基本常识和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引导孩子和教育孩子。同时,充分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开展家长家教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