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青瓦白墙梦徽州
央广网北京6月27日消息(记者庄胜春 刘军)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古代建筑到古籍书画,从千年墓葬到玉石陶器,文物,凝结着历史风霜,也记载着一个民族的文明脚步。然而,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一些本该被珍藏的文物却无奈地被湮没、被破坏、被“涂改”。这是文物的遗憾,也是民族的遗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奉献《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今天起推出“文物”季,我们将透过文物保护现状,探寻如何让文物永生,让历史说话。
“I think I'll go to Boston,I think that I'm just tired.I think I need a new town……”(译为:我要去波士顿,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我要晨曦,而不是晚辉余霞……)这首大洋彼岸的摇滚,凑巧唱出一段徽州老宅的迁徙路。
图为荫余堂
美国波士顿塞勒姆,一个以“女巫”为标志性符号的小镇,却藏着这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荫余堂。作为皮博迪博物馆的一个展区,这里每天迎来送往,很多美国人得以第一次走进总在影像里看到的青瓦白墙之中,抬头望:四水归堂的天井,凑近看:木、砖、石三雕,皆妙不可言。
20年前,博物馆负责人南希·波琳到安徽休宁黄村旅行,荫余堂的主人正准备卖掉这座废弃已久的房子。双方一拍即合,当地政府顺水推舟,做了一个文化交流项目,老宅启程。
2700块木件、8500块砖瓦……19个40呎的货柜于1998年中国春节那天登陆异乡。经过六年组装修缮,2003年,荫余堂在异乡正式开放。
南希·波琳说:“美国人很好奇。天天好多人来,他们很少有机会看到中国的房子,而且进来后,他们能看到一个中国家族的历史……”
南希·波琳
不过,如今说起这段往事,人们的观点并不一致。有人觉得光荣、也有人觉得可惜。
再访荫余堂的故地休宁黄村。走过弯弯曲曲的路,一进到村口就看见几栋老宅一字排开,岁月把白墙漂的乌青,正对着郁郁葱葱的水口。只有一栋二层小楼夹在其中,尽管建了仿古的马头墙,还是像极了一块伤疤。隔壁老宅的王大爷说,这儿,就是荫余堂的旧址。
记者:当时他不卖的话也不太好处理吧?
王大爷:修也不好修。房子没人住就不行了。
记者:当时政府也没有资金帮他?
王大爷:现在一般老房子政府要保护,就不让拆了。那时候还没有保护。
图为荫余堂旧址
2003年,荫余堂在美国开放,中国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关注;整整十年后的2013年,成龙将自己收藏的四栋安徽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的消息却一石激起千层浪。成龙曾说:“应该不算文物,我没有做对不起国家和民族的事,而且,我没有利益在里面。”
如今,古民居整体搬迁已在原则上被叫停,更多人意识到,建筑除了外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轻易动不得。但争论依然无休,不搬保得住吗?
徽派建筑,主要分布在安徽黄山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等地,以民居、祠堂和牌坊为“三绝”。2012年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显示,现存徽派建筑在黄山最为集中,还有不可移动文物8032幢。黄山开展的“百村千幢”工程,将各更多非文物民居也列入保护范畴,近十多年,一系列保护规章、举措陆续出台。
安徽古村落
但不少措施已是“亡羊补牢”。因为徽派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易燃易朽,文革的“破四旧”,改革开放后的翻建新房、城镇化进程中老宅的闲置破败,都让消逝不可逆转。
昌溪村民说:“看看这些老房子,在我们小时候,这个村子好的不得了,不说在全国,在安徽根本拿不出来的。”
十几年前,歙县昌溪的一些乡贤成立了安徽最早的民间古村落保护委员会,抢救了一些祠堂和老宅,但村貌已是新旧参杂、古风不再。
即便现在,消逝也仍在继续。保护经费有限、维修成本高、民众参与不够,偷盗屡禁不绝……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因产权问题无法解决,长期得不到修缮而日渐破败的老宅
因产权问题无法解决,长期得不到修缮而日渐破败的老宅
眼前这栋荒废的老宅,屋顶瓦片的破洞里透着亮光,顶棚耷拉在半空中,大梁裂缝清晰可见。最让昌溪乡文广站站长范海滨犯愁的,就是很多老宅都存在的、土改遗留下来的产权问题——十几间房子住着七户人家,有一户不同意出钱修房子都没辙。
范海滨说:“当时实施了‘百村千幢’工程,我们从上面争取资金,比如修缮每户得用2万块钱,老百姓出一万五,政府补助五千,七户人家有四、五户同意,一、两户不同意。现在他看不到价值的话,也没有这个意愿。”
范海滨告诉记者,要是一直这么放下去不进行修缮,再过五、六年,房子就不行了。
改造为酒店的老宅
改造为酒店的老宅
治本之策还是得让村民看到价值、吸引社会资本发掘价值,但这也最难——搞旅游开发,大家尝到甜头了,才能群策群力,又不能过度开发,伤了村子的肌理;那么多散落在各地的村落,形态风格类似,有的还偏远的很,怎么才能打出差异化,吸引更多游客?是徽州民居保护的难题。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晚年胡适在海峡对岸写下这样的歌谣,寄托的正是对安徽绩溪的一抹乡愁,那山水灵气、那粉墙黛瓦,便是故乡的影像;可惜毕其一生,春花开又落,夙愿终未尝。青瓦白墙梦徽州,但愿,大师的这份乡愁不会成为更多人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