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城公园公厕有了"身份证" 每个还"配发"2部电话

14.11.2016  13:36

11月10日上午11时许,施工人员对环城公园内的一处公厕进行维修。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最近一段时间,有细心的市民发现,环城公园有些变样了,原来公园入口处的公厕不再臭烘烘,部分疯长的绿篱也修剪得整整齐齐,甚至连一些年久缺失的大型绿植也填补到位了。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起,绕古城墙一周的环城公园内岸、外岸由原先的多部门管理,变为西安城墙管委会统一管理,目前城墙环城公园新接收区域的提升改造接近尾声,通过提升改造,将全面、彻底改善环城公园整体景观。

新接收区域增置果皮箱

更换老化设施

家住环城西苑附近的市民李选民最近欣喜地发现,原来公园出入口附近一处公厕变得干净多了,原来一直不能正常冲水使用的便坑也修好了,“我住在这儿附近,基本上每天都会来转转,这公厕多年一直臭烘烘的,现在有些变化就会感觉很明显。

据了解,环城公园自建成以来,一直由8个部门和单位分别管理,因管理标准不统一而产生了权责划分不清晰等问题。今年西安市政府对此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按照要求,5月中旬起,环城路内侧(靠城墙一侧)路牙石至城墙的所有设施(除市政路灯外)、行道树、绿地等交由西安城墙管委会统一管理。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办理移交手续的同时,西安城墙管委会采取了“边接收、边清理”的工作方式,新接收区域的物业、绿化、设施等管护标准,完全参照城墙景区标准化体系执行。目前,绕环城公园一周配置了公共自行车停放处6处、汽车停车场6处,分别位于南门广场地下、含光门、西门北、玉祥门东、玉祥门西、北门西。另外,新接收区域还增置果皮箱,更换老化设施设备,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不过夜。

10座卫生间提升改造已完成

11月10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在铁塔寺与玉祥门之间的环城西苑看到,新接收区域的植被、造型变得赏心悦目,景观环境也更加整洁有序。原来被栏杆阻隔的园区,如今形成一体,小道蜿蜒、景致怡人。“原来从道路上看不到公园里,里面藏着垃圾堆和停车场,现在不一样了,从人行道上就能一眼望进来观景,垃圾堆还变成了健身广场。”市民王女士说。

位于东北城角的护城河外岸,城河护坡与立交桥外立面的提升改造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城河护坡上原有的杂乱绿植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新植的草坪;立交桥下的桥洞,此前是一个招待所,现在被工人用一种青色石材封闭。

提升改造之后,该区域景观将与城墙相辉映,立交桥、护城河、护坡将与古城墙风貌融为一体。”西安城墙管委会绿化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牛坚说。

与此同时,中山门外北侧环城公园入口处,一座公厕的改造提升同步进行。包括该处公厕在内,在此次新接收区域内,城墙管委会已完成了10座卫生间、30处照明设施等的使用功能,恢复了多个区域的供电设施,多方协调完成了公厕用水问题。

华商报记者还留意到,在正在改造的公厕外,新挂了一个指示牌,上面除了写有公厕开放时间外,还有一个编号,上面还公布了两部电话,一部是城墙物业管理办公室的电话,另一部是市容园林局的投诉电话,“编号就等于给这座公厕一个新的‘身份证’,正式纳入城墙景区标准化体系,如果市民发现公厕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打上面公布的电话报上编号,工作人员就会尽快安排维修。”西安城墙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华商报记者   肖琳  文  赵彬 摄 

编辑:张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