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春到白发 “好妻子”照顾瘫痪丈夫30年

25.02.2015  11:07

  不必轰轰烈烈,不必荡气回肠,默默地照顾你和你的家,看着你,陪着你,一天又一天,直到年华老去,你依然是我心中的那个他。

   好人简介:

  34年前,她22岁,勇敢追求爱情嫁给了他,双方许下了厮守到永远的诺言;30年前,他出工时遭遇意外,半身瘫痪,胸部以下没了知觉,他极度沮丧,一心求死,不想连累她。她说:“你不要死,活着,至少能陪我说说话,我能顾好这个家。”此后的30年,照顾他,撑起这个家就成为了她生活的全部。

  她叫高满英,是惠州市博罗县寨岗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30年来不离不弃照顾瘫痪的丈夫,担负养活一双老人、两个孩子的家庭重任。岁月的痕迹无声地爬上了她的发梢,浸染了她的面容,但她依旧无怨无悔地守候着自己的爱情,从青春相爱到现在白首不分离,高满英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中国女人所特有的对爱情的忠贞和责任。

   飞来横祸 丈夫遭遇意外半身瘫痪

  1980年,高满英22岁,就在这一年,她嫁给了大她2岁的骆耀梅。次年,她生下儿子。两年后,她又生下女儿。1984年,她当上了寨岗村的妇女主任。彼时,是高满英最幸福的日子,一双儿女活泼可爱,丈夫英俊潇洒,会开手扶拖拉机,有了谋生的手艺,一家人的小日子别提有多幸福美满。

  然而,祸从天降。 1984年年底,为发家致富,丈夫骆耀梅到公庄镇的溪口村河边去挖沙,准备用来建猪栏养猪。作业时,发生了塌方事故,骆耀梅身体被埋于沙下…… 听到丈夫出事的消息,高满英急急忙忙往医院赶。经过抢救,骆耀梅的命保住了,下半身却瘫痪了。

  骆耀梅瘫痪后,一度无法接受命运无情的安排,天天嚷嚷着还不如死了算了。高满英看着丈夫的样子,心里也非常难受。好好的一个家,突然变得“千疮百孔”,高满英也几乎要崩溃了,可是看看眼前才几岁大的一对儿女,她怎么也舍不得让这个家散。

  每天,她耐心地帮丈夫洗脸、擦背、洗澡、喂食,体重不足110斤的她还要吃力地抱着120斤的骆耀梅上下轮椅,帮他上厕所。为了让丈夫好受点,她还学会如何做日常卫生医疗护理。

  时间是无声的记录仪,记录了高满英忠贞的爱情,也记录了她的诸多辛酸。“丈夫瘫痪初期,我常常以泪洗面。我想大声哭出来,可又不敢当着丈夫和公公流泪,怕他们难受”。

  丈夫瘫痪的时候,高满英才27岁,她从来没有想过改嫁。

   肩挑重担 一个人种8亩水稻8亩甘蔗3亩花生

  生活的重担让高满英不得不“身兼数职”。为了增加家庭收入,高满英曾一个人耕种了8亩水稻、8亩甘蔗、3亩花生,还饲养了一批猪和鸡,并且一有时间,便跑到山脚边开荒,凭自己的双手开垦出3亩多地。这么多的农活,全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高满英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一天到晚都没个闲的时候,回想那时候真的很难”。

  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并没有压垮高满英,反而让她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为了让家人过得舒服一点,高满英省吃俭用,又借了点钱盖了一栋两层的楼房。楼房面积不大,为了节省请工人的搬运费,高满英自己挑砖、背水泥。30多℃的烈日下,她一个人把近20吨重的水泥一包包地从村口扛到自己家门口。

  然而,高满英的努力并没有让幸运降临这个家庭。2008年,高满英的婆婆因病瘫痪,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瘫痪的丈夫和婆婆、患有哮喘的80多岁的家公,高满英三更睡、五更起,忙得脚不沾地。如今,高满英的家婆已经去世,可在高满英的照料下,从瘫痪直到去世整整七个月时间,老人身上没有出现一处褥疮。

   涟漪效应 任妇女主任31年 成全村妇女的榜样

  高满英不仅对亲人好,对待乡里乡亲也是如此。在家庭之外,高满英的身份是寨岗村妇女主任。嫁到寨岗村的第二年,她就当上了村妇女主任,至今已连任31年。

  “之前我在博罗住院的时候,村民都会买菜到我家,买东西给我小孩吃,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高满英说。淳朴的村民同情高满英的遭遇,同时也佩服这个坚强的女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也很愿意帮助高满英。

  身为妇女主任的高满英,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庭遭遇而耽误工作,反而与群众越走越近,几十年的基层工作,让她与村民有着很深的感情。每次群众叫她帮忙,只要做得到,她都会倾尽全力。

  “她不仅孝顺家人,对群众也是没得说。”在寨岗村,只要提起高满英,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知足常乐 生活每一点进步都是前进的动力

  走进高满英的家,一栋两层的楼房,没有装修,家具简陋,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井井有条。如今,高满英的丈夫骆耀梅可以自己在轮椅上活动,与孙子玩乐。

  “是她让我坚持下去的,如果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说起妻子,骆耀梅百感交集,久久说不出话来,萦绕在他心头的是30年的愧疚和感谢:“真的好感激她。不是一年半年,是30年,我真的没有办法形容,说起来直想哭。

  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高满英的日子也慢慢好过起来了,她每天都和村民一起在村里的广场跳舞,她还经常组织村里的妇女们搞义务劳动,对于现在的生活,她表示很知足:“不能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很开心。你看,我现在都住上楼房了。有一点点进步,都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