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美的享受是我快乐的源泉---我是发型师

10.05.2016  09:05

  (通讯员:冯长涛)初中毕业后在福建某鞋厂流水线上工作2年,回到汉中勉县的家时,罗绘军其实还是一个19岁的少年,朴实的农村父母不知道如何定位孩子的未来,学修车学塔吊,少年嫌冬天干活太冷,夏天又太热。“要不就学个理发试一试吧!”看了看满含期待的父母,少年实在找不出拒绝的理由了,第二天简单收拾了行李就去阎良“投奔”自己开美发店的亲戚了,那一天是2009年2月14日。

  从最开始只是在美发店学习洗头的小工,一晃7年过去了,时间将当年那个青涩少年雕琢成了如今剪烫染样样精通的发型师。

  5月8日,记者走基层,讲述发型师罗绘军美发背后的故事。

  初中毕业后开始闯荡人生

  “爸,手受伤了为什么不说?”拿着手机罗绘军的手有点发抖……电话那头父亲罗贵生没有立刻说话,“不想让你们担心,打了两根钢针好多了!

  挂了电话,罗绘军很长时间都很难受,想起50多岁的父亲为了一个家现在还在江苏建筑工地上干活,自己这么多年每天又在阎良忙忙碌碌做着美发工作,无暇照顾老人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要不是这一次亲戚无意中的话,罗绘军可能还不知道父亲受伤了。

  和很多有着夸张着装打扮的发型师不一样,记者眼前这个个头不高,着装朴实的小伙子聊起自己的过去,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和稳重。

  “在浙江的酒店做过服务员,之后又到福建鞋厂给人家做鞋子。”初中毕业后,一心想去外面看看的少年,第一次真切感受着工作的辛苦和不容易,流水线上100度的烤箱边做鞋是罗绘军每天的而工作。那时候确切的说,他还是一个体重不到100斤的“孩子”。

  时间长了,罗绘军对很多苦似乎也习惯了,有一次发高烧在宿舍迷迷糊糊躺了一天,连路都走不动。多亏了一个叫刘宁的老乡给买药,不过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只是因为在鞋厂挣钱太少, 3年后他又回到了汉中老家准备重新打算。”

  来阎良和亲戚学习美发手艺

  学习美发需要从简单的洗头开始,一开始罗绘军对这个简单机械的工作似乎很不感兴趣,为此第三天的时候,因为他不太积极的表现,被认定是没有上进心,被亲戚惩罚站在店门口迎接客人,“说实话,因为什么手艺也学不到,那天晚上我都差点不想干了。

  罗绘军还是留了下来,在美发店里,由于没有给客人们美发上手的机会,他更多的时候是在用眼睛看师傅们如何工作,并不愿意对着模型头具反复练习,所以学了8个月的时候,他也只会给顾客洗头,刷油,做护理,直到第9个月店里搞活动,人手实在不够,罗绘军被老板安排终于有机会上手给顾客烫发——给男顾客很短的头发进行卷杠子烫。

  “光卷杠子我满头是汗地忙了1个多小时!”因为平时缺少练习,这一次卷杠特别的费时费力,但罗绘军还是成功了,那种兴奋感他至今都还记得,从那以后找到自信的小伙子还是认真学习调油、卷杠、上药水、烫染等各项技术,很快就成了美发店的“助理”。

  之后为了提高烫发卷杠技术,小伙子又专门去武汉进修,在那里25天的封闭式学习,最长的一天,他从早上7点多一直练习到晚上4点多才去休息。

  辛苦忙碌但是从来没放弃

  烫染技术过关后,2011年罗绘军又跑到福建学习剪发技术,第一次拿起剪刀,给顾客剪头发他还是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尽管已经很仔细小心,锋利的剪刀还是动不动会剪伤手指,很多手上的疤痕也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几年的刻苦学习,技术上虽不能说是顶级的,但是最让罗绘军自豪的是,在很多美发师“偏科”的情况下,他是剪、烫、染、吹风,造型样样精通。

  2013年,罗绘军再次回到阎良从事美发行业,喜爱也罢,不喜欢也好,作为自己谋生的手艺,小伙子一直觉得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做好。

  “干我们这一行的大多数都有职业病的。”每天从早上九十点要忙到晚上九十点,没有规律的饮食和长时间的低头,胃病和颈椎病这么多年也一直困扰着小伙子,“烫发药水的味道也很刺鼻的,如果头一天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闻到这个药水一天都是头疼的。

  “辛苦背后也有快乐呀!”罗绘军说这个工作最大的快乐就是可以把“”带给大家,当一款自己亲手做的发型,顾客很满意的时候,也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以后在阎良开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发店,这是来自汉中的罗绘军最大的愿望。

  记者手记:

  第一次接触罗绘军,是在一个理发店里看着他给一个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在免费理发,从外表看,朴实的罗绘军和潮流美发师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从他娴熟精湛的剪发美发技术上,你又不得不对这个小伙子心生敬佩。

  有些人在极其平凡的服务性岗位上,努力创造着自己的社会价值,只是他们很容易被人忽视,就像美发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但是我们却很少关注到他们背后的辛劳历程。

  但愿本期新闻故事,让我们对身边的美发师多一份“关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