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我省公布十大食品药品制假典型案件

17.03.2015  12:14

3月16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14年查处的十大食品药品制假典型案件。 
        据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介绍,去年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全省共立案查处案件14498件,涉案金额2159.91万元,罚没款2867.07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23件,配合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72人,捣毁制假售假窝点(黑作坊)110个。此次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件,一是案情复杂,涉案金额都比较大。二是违法行为主要是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和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为主。三是违法犯罪分子以“黑窝点”、“小作坊”制售伪劣产品,形成了地下链条,违法犯罪手段隐蔽。 
        这十大典型案件分别是: 
        一、西安市食药监局捣毁生产假药窝点案  
        2014年10月21日,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安机关捣毁一生产假药窝点,现场发现生产“金乌骨通胶囊”“康妇灵胶囊”“清宫养颜胶囊”等药品,涉案金额80余万元。该案已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二、李某夫妇制售假药案  
        2014年2月,汉中一举捣毁李某夫妇为首的长达10年的跨省邮售假药窝点,查获“羚贝定喘灵胶囊”、“壮骨关节灵胶囊”等假药,货值金额100余万元,成功摧毁了生产邮售假药窝点和网络。 
        三、汪某某涉嫌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购销药品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案  
        该案涉案金额合计2598240元,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该案已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四、延安韩某某宏达水产批发部无《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生产经营食品案  
        宝塔区柳林镇毛则沟村韩某某无证自行腌制鸡翅,涉案金额达四十多万元。目前,该案已经判决。 
        五、安康汉滨区业随水产批发部经营未经检验检疫和超过保质期肉品案  
        该案涉案金额超50万元,案件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六、陕西菲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该公司涉嫌非法添加保健食品20余种,涉案金额200余万元。公司法人刘某某已被咸阳市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七、周某及胡氏家族涉嫌生产销售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保健食品案  
        西安市查获周某及胡氏家族以“陕西丝路原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德宏堂生物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为幌子,制售假冒保健食品,该案涉案800余万元,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 
        八、深圳市海纳川穹实业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销售假酒案  
        该案现场扣押假冒的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陈年老酒共计128箱,货值4604928元。目前公安部门正对此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九、延安冯某等14起销售有毒有害性保健品案  
        延安对全区成人性保健用品店开展检查,14家成人用品店所销售的性保健品全部检出有毒有害添加剂“西地那非”。共抓获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冯某等14名,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 
        十、王某某涉嫌生产销售非法添加化学药物保健食品案  
        西安市沣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获涉嫌非法生产销售16种假冒保健食品,现场抓获姚某某、田某某等犯罪嫌疑人9名,涉案金额260余万元。 
        据悉,今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系统将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集中开展为期7个月的“飓风行动”,在全省上下打击和查处一批大案要案,惩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集中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和人员,着力提高集中整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郭晓斌 张伟峰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