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妇联大力拓宽城乡妇女创业就业新渠道

24.11.2015  15:34

近年来,眉县妇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提高妇女科技素质、促进妇女增收致富为目标,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妇女的聪明才智,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全县共有女性牵头组建的各类专业合作社10个,女经纪人160名,女性领办的巾帼家政服务公司2个,家庭农场3个,农家乐420户,发展扶持巾帼示范基地25个,发展种养殖、干鲜杂果、手工艺品、家政服务等个体经营户和小微企业3000余个,带动从业妇女4.5万余人,实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特色的良好局面。

一、重培训,为创业就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近年来,结合眉县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产业特点和妇女创业就业中存在的困难,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引导,及时介入,开展系列培训活动。 一是加强科技培训。 结合一村一品特点,以村级妇女之家为主阵地,以新信息、新品种、新技术、市场营销等知识为重点,举办猕猴桃种植,大樱桃、辣椒栽培,大棚草莓、红提葡萄作务,奶牛养殖等特色种养殖业培训,累计有1.96万名妇女接受了农业技术和新知识的培训。 二是强化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结合目前农村年轻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高的特点,分别举办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纺织技能、酒店管理等培训,提高待业妇女的就业能力;开展妇女创业知识培训,提升返乡创业妇女的带动能力;举办妇女手工艺品和农家乐经营培训,使农村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拓宽致富门路,提高就业增收能力。 三是加强创业带头人培训。 为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组织创业妇女参加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全省女经纪人、全市合作社女理事长等培训,提升创业妇女带动能力。有针对性地推荐有创业愿望的妇女参加syb创业知识培训班,培训学员在种、养殖,自主经营等方面实现了成功创业,并带动一批城乡妇女就业。通过各层面各类培训,提高了广大妇女掌握创业技能的本领,特别是电子商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为眉县主打产业猕猴桃今秋鲜果的火爆销售发挥了巨大作用。据统计,在近期猕猴桃鲜果销售中,每天通过快递邮购到全国各地的猕猴桃达4万件以上,大多数电商从业人员为有知识会互联网的城乡妇女,使年轻妇女的电商技能有了用武之地,为眉县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优服务,为创业就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积极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优势,大力开展小贷政策宣传。实施以来共推荐562名有创业项目和意愿的城乡妇女申报小额贷款,469名妇女成功申请到小贷扶持资金2896万元,带动2500余名妇女实现就业。 二是积极争取妇女创业就业发展项目。 大力实施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妇女专业合作社发展项目,提升金色秦川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力和规范化运营水平,在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同时,市县妇联积极推荐申报该合作社为全国“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争取项目扶持资金10万元。指导润绿珍菌果蔬基地成功创建为全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争取项目扶持资金5万元。同时,白雪绣品、益民果业、花蝶等妇女专业合作社分别享受到市级妇女创业就业项目扶持资金各3万元,在合作社发展的关键阶段为创业妇女解了燃眉之急。 三是积极搭建创业就业展示平台。 近年来,成功举办巾帼创业事迹报告会、座谈会4次。先后开展巾帼创业带头人、妇字号示范基地等评选表彰活动5次,共表彰县级双学双比女能手2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30名、“巾帼建功标兵”16名、“三八”红旗手20名、巾帼创业示范基地5个、妇字号示范基地10个,在全县妇女中营造了重视创业、崇尚创业、参与创业的浓厚氛围,激励更多妇女创业就业。

三、抓示范,为创业就业发展奠定产业基础。一是打造农家乐经营示范板块。 近年来,眉县突破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为适应打造全县大旅游的发展要求,县妇联及时与旅游局、乡村旅游办联系,在旅游区的重点镇专题举办了妇女农家乐经营培训班,重点培训旅游礼仪、餐饮服务接待等方面的知识,打造了以汤峪镇闫家堡村、上王村、潼关寨村及营头镇红河村为典型的农家乐经营户690户,其中,以妇女创办为主的农家乐发展到420户,在火爆的旅游旺季不仅缓解了酒店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以优质的服务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二是打造妇女手工艺品牌。 依托常兴镇妇女手工艺品制作基地,成立眉县“白雪绣品”妇女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发挥编织能手周叶的引领带动作用,成立眉县花蝶编织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通过规范合作社建设,组织妇女手工艺品培训,提高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拓宽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渠道,为全县妇女手工艺品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打造家政服务品牌。 在市妇女创业中心的帮助下,市县妇联协助首善镇西关村加盟宝鸡市“西秦大姐”家政服务公司成立眉县分部。扶持引导眉县亿康家政服务公司规范发展,依托家政服务公司举办农村妇女家政技能培训班8期,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和富余女性劳动力从事家政服务业的能力与水平,使更多的妇女掌握家政服务技能,为她们寻找就业机会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