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水平短期难下降:需要担负巨额改革成本

07.01.2015  10:38

  

   养老险缴费水平偏高部分地区社保缴费基数“逆势上浮

   专家称短期难降社保缴费水平

  社会保险关乎每个公民权益,但在工资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缴费增加无形中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近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表示,现在的“五险一金”已占工资总额的40%至50%。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适当降低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的前提下,多地2015年社保缴费标准“逆势上涨”,被指继续加重企业和个人负担。

  记者昨天就此对话人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和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专家认为,近期我国困于资金不足等问题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尤其是养老保险缴费水平较难,但有关部门可考虑采取部分个人缴费必须做实,用个税抵扣购买商业养老险等方式,确保并增加参保者的收益。

   社保基金需担巨额改革成本

   京华时报:当前我国社保缴费费率是否存在偏高的问题,为什么?

  杨燕绥:目前一些地区单位平均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比例超过工资的40%,而职工个人每个月自行缴纳的五险一金比例则超过工资的20%。作为其中绝对大头的社保缴费,确实存在企业和职工负担相对过于沉重的问题。

  之所以说我国企业和职工的社保负担相对过于沉重,是因为对比一些国家的社会老龄化程度情况,我国还只是刚刚迈入老龄化社会。但在此情况下,我国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却已经超过了一些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甚至超级老龄化社会国家的水平。这反映出我国对于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设定并不足够科学。

   京华时报:出现这一 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杨燕绥:我国养老保险背负着巨大的历史包袱。由于社保制度建立较晚,在制度建立之初,历史原因造成了部分人没有缴费或缴费积累不足,但仍可享受社保待遇,使得养老险背上了大量职工视同缴费或者没有缴费的空账包袱。社保基金需承担巨额“改革成本”并支撑运行,这也进一步导致了8%的个人缴费未能真正进入个人账户,反而进入了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部分,个人账户因此也被打了“白条”。换言之,这也就形成了新人养老人,用新人的缴费为老职工发养老金这一问题。

  此外,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领取待遇人员不断增多,而财政补贴和基金收入相对有限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短期内难降社保缴费费率

  京华时报:有观点提出一些西方国家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超过30%以上,而我国仅有一成多。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同时对广大参保者和企业降低社保缴费费率,特别是养老保险费率的可行性大吗?

  郝演苏:我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与基本已经完成社会建设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城市建设、教育、医疗等诸多领域,都还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因此期望财政大幅提高对社保基金的补贴水平,恐怕并不现实。受困于资金问题,如果大体维持现有财政补贴水平,公众期望有关部门短期内降低社保缴费费率,特别是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费率的可能性应该说不大。

  杨燕绥:个人建议我国可强化社保预算的编制和管理,通过对养老保险收支进行合理测算,将养老保险确实需要的缴费费率搞清楚,再适当考虑是否可以调整养老险的缴费费率。

  不过,考虑到当前养老金收入增速不及支出增速等问题,有关部门降低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费率的可能性估计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