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慧泽社区依托妇女之家平台 让文明之花绽放在群众心中

23.12.2015  19:18

社区“妇女之家”是基层妇联凝聚妇女、服务妇女的重要阵地社,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妇女之家”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职责,积极为基层妇女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服务,组织开展特色活动,为广大妇女群众提供维权服务、创业就业服务、儿童成长教育服务等。“妇女之家”建设要立足服务妇女,完善功能,提升服务,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服务妇女群众的窗口,培养新女性的平台,凝聚妇女的综合性阵地。同时,“妇女之家”的建设要突出妇女群众主体地位,充分依靠妇女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把妇女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建设妇女之家活动成效的主要标准。

慧泽社区是典型的村居民小区,现有妇女4250人,自2009年9月社区成立以来,一直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活动特色来建设和谐新社区,并以“妇女之家”为载体,把“妇女之家”作为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能力提升、科技文化培训的主要阵地,充分发挥妇女同志的作用,使妇女工作立足本辖区、面向社会、服务经济、推动社区文明进步,服务情况达到全覆盖,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变化。

社区的妇女同志都积极参与到“妇女之家”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在“妇女之家”学习,培训与实践中充分增加了妇女同志的自信心,体现了妇女同志的自我人生价值,同时,还为我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社区的妇女之家,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妇女喜闻乐见、有益身心健康的家庭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使妇女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受益、在受益中发展、在发展中彰显巾帼时代风采。

广场舞”是南市街道办事处的品牌活动,是每年都会如期举办的大型活动之一,也是我社区凝聚辖区妇女力量的形式之一。

每到广场舞赛前,我辖区的妇女都会踊跃的报名参加。在排练舞蹈的过程中,这些阿姨们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能相处融洽,互相学习,为了共同的目标前进。记得,排练的时候,我问一位阿姨为什么喜欢跳广场舞,阿姨笑着说“儿子结婚了,我就和儿子媳妇住在一起。白天他们都出去上班了,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在家,无聊的实在是没事干。人呀,一旦呆着没事干,就容易生事。在家挑儿子、儿媳的毛病,家里气氛一直很紧张。后来,住在对门的邻家带着我开始跳舞,慢慢的人有事干了,培养出了自己的爱好,认识的人多了,就变得精神起来了。家里的气氛也欢乐了不少。

经过历届的广场舞比赛,这些阿姨们交往的朋友越来越多,生活圈子也越来越大了,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

事实证明,广场舞不仅仅能够增强抵抗力,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更能提供与小区其他住户一起分享乐趣的机会,促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并且在这个群体活动中学习合作精神,充分凝聚社区妇女的力量。

家书建立沟通桥,道出孩子心里话。“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幸福,但迫于生活压力,他们无暇顾及子女,与孩子的感情交流甚少。孩子们无法充分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内心的空虚与寂寞占据了他们幼小的心灵,无处释放。为此,我社区“妇女之家“特意举办了“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活动,引导学生说心里话,让他们有苦有处诉,为他们忧郁的心灵创造舒展的空间,引导他们彰显刚毅独立的一面,最后还对留守儿童进行感恩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颗“报效父母、感恩社会”高尚的种子。

孩子,是一个家的核心,也是我们国家的接班人,作为基层的妇女之家,我们同样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由于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数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这个群体逐渐成为社会、家庭、学校的关注的热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隔代教育管理,由于祖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管理教育方式古板、不灵活、教育内容落后空洞等。我们也也通过各方面的了解,发现我辖区也存在这一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充分发挥妇女儿童之家的作用,我社区协同社区干部及网格员,以慧泽社区的会议室和公共活动场地为依托,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的场所,对这些留守儿童和有需要的儿童成立寒暑假辅导班。这个特殊的辅导班以课业辅导为主,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参加活动的留守儿童年龄从3岁至12岁不等,我们按照科目分组,由我们的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分别对他们近期的语数外难题进行疑难解答。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教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保证每一位留守儿童得到合理、充分的课业辅导,帮助他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的同时,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童年。

妇女之家” 是惠及基层妇女群众的一项民心工程,是妇联组织阵地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全面提高妇女素质、带领妇女群众勤劳致富的活动阵地。我慧泽社区以特色主题,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妇女之家”成为基层妇联组织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及热爱的温暖之家,而作为“妇女之家”成员的我们,也成为广大妇女亲切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