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陕西连年提“率”,三秦年年更“绿”

25.01.2016  11:04

美丽的浐霸生态区。

  今天(1月24日)上午,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在陕西大会堂开幕。省长娄勤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把绿色作为必要条件,让生态文明融入发展全过程。(西安网)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哦,大风从门前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曾几何时,这首流行歌曲风靡大江南北,同时也唱出世人的陕西印象,黄土、黄沙、黄泥、沟壑、贫瘠等自然元素,是长期定格于世人脑海里的深处记忆。在“十二五”期间,陕西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于全省范围内绿化造林,开展退耕还林、恢复植被等系列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陕西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三秦大地的主色调也更加“浓绿”,新陕西俨然已成为美丽、绿色、诗意的天然画作。

  笔者曾乘坐汽车前去宁夏银川,汽车越往北行驶,黄泥厚土越浓厚,寥寥鲜见绿色植被。前年再次去延安,一路走来,心里还念叨着什么时候能再次见到黄土黄沙,然而,直至车到延安,印象里贫瘠沧桑之景并未出现,一路走来,满眼葱葱郁郁,公路两岸是绵延不尽的青草绿木。让人不得不感叹,陕北和延安的变化真大!正如南泥湾歌词里唱的那样,“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巨大的变化,显现的是陕西多年坚持造林绿化的显著成绩。

  “十二五”期间,绿色满三秦,生态文明大发展。 五年来,陕西林业通过坚持不懈造林治沙,针对流动沙地,通过搭设沙障、飞播造林、人工模拟飞播植苗等措施进行全面治理,使集中连片大规模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半固定;对植被覆盖度较低的半固定沙地,采取封沙育林、封禁保护和人工造林等进行综合治理。据统计,陕西五年间沙区林木覆盖率由2010年的30%提高到目前的33%。今天的陕北蕴藏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按照地质学的观点,历史上的陕北,应是林茂草盛之地,但经千百年来的自然变化和人为破坏后,陕北逐渐由“绿”变“”,沦为贫瘠枯燥之地,而在新时期,陕西又用人定胜天的哲理,愚公移山的精神,又将“”逐步变成“绿”,黄土大地又恢复成一方富饶沃土,应当承认,这是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也为子孙后代留下用之不竭的生态财富。

  其实,不仅仅是陕北,在陕西其他地市,也积极践行绿色理念推进绿色发展。省内多个城市积极创建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宝鸡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西安、延安、安康等三市目前也正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仅以西安为例,近几年,相继启动实施了“大水大绿”、“绿满西安、花映古城,三年植绿大行动”、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八水润西安”等系列工作,对秦岭北麓、渭河沿岸实施大绿工程,大幅增加了城市绿量,提升了城市绿化景观,森林覆盖率从44.99%提至2015年底的48.03%。自创建森林城市工作以来,全市城区新增绿地1618.65万平方米,建设绿地小广场198处,立体绿化311处,航天城中湖公园等23座公园建成开放,形成“城在林中”的美景。推进青山绿水就是制造金山银山,城市生态的不断向好,也让招商引资提档加速,正是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投资环境的提升,让众多投资商青睐陕西,在“十二五”期间,三星、强生、GE等重大项目相继花落陕西,也正应了那句古话,“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在“十三五”期间,陕西也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绿色作为必要条件,让生态文明融入发展全过程。在未来的5年内,也将营造林木200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5%,湿地面积超过460万亩。不难想象,在持续奏响的绿色主旋律下,三秦大地也必将形成山青水秀、林茂草盛、天蓝地绿、自然和谐、生态优美的诗意画面,大美陕西将更美,更靓丽,也将是馈赠给三秦父老一幅如诗如画的神来之作。(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