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四轮驱动”助推残疾人脱贫

27.01.2016  18:10

      根据2015年紫阳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注册结果显示,全县共有贫困户3万余户,12万余人,其中贫困残疾人7200户、8251人。从困残疾人规模和贫困程度来看,其脱贫任务显得十分艰巨。为了确保残疾人能够尽快脱贫,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残疾人脱贫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四轮驱动”措施助推残疾人脱贫,取得了显著的实际效果。
  一是把残疾人脱贫纳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大盘子。自2015年以来,紫阳县把残疾人脱贫工作列于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规划之中,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同奖惩。并在同等条件下,对贫困残疾人实行“普惠+特惠”的优惠政策,帮助和扶持残疾人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2015年该县共有6000余户7300多名贫困残疾人得到了全县大扶贫项目、资金和政策的扶持,约30%的贫困残疾人实现了当年基本脱贫。
  二是把精准扶贫作为残疾人脱贫的重要措施。在开展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县上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各驻村工作队,要把进入贫困户建档立卡范围的残疾人家庭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规划上要充分考虑其家庭现状和残疾人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户制宜、因人立项、实行“一户一策”,确保对象精准、项目对应、注重实际效果;在发展上实行政策倾斜,重点帮扶,精心指导,使他们有项目、有资金、能发展、快致富;在帮扶措施上做到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经营、销售六配套,采取干部结对帮扶、邻里相互帮扶、企业定点帮扶和社会爱心帮扶等具体措施,使贫困残疾人在精准扶贫中得到更多的帮扶和实惠。
  三是把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建设作为残疾人脱贫的助推器。近年来,该县残联积极争取省市项目,先后建立省、市、县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6个,共争取项目资金近110万元。这些基地通过自身的发展,积极开展帮贫扶残活动,累计安排30名残疾人集中就业,扶持和带动周边2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从事种养殖业,实现了脱贫目标。
  四是把生产项目扶持作为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有效途径。针对大多数处于劳动年龄段的残疾人因身体缺陷、行动不便、部分劳动力丧失、外出务工困难重重等实际情况,如何让这部分人实现就近自主就业、自食其力,逐步帮助他们走出贫困一直是该县残联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为了帮助这些残疾人立足本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门路,近年来,该县决定从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生产项目入手,加大扶持力度。2015年全县通过争取省、市级残联项目,共扶持60名城乡残疾人发展自主创业项目,分别给予每户2000-5000元的项目资金扶持;2015年县残联经县政府同意,从就业保障金中拿出10万元,帮助1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项目,给予每户1000元专项资金扶持。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使全县160多户贫困残疾人实现了自主创业、自主就业、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