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该咋建设? 陕西发布地方标准

05.01.2016  10:11

  “美丽乡村”应该咋建设?2015年12月31日,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推荐性地方标准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规范》从建设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7个方面提出了56项量化指标要求。附录还增加了美丽乡村类型分类要求,即民俗文化体验型、农村观光休闲型、现代农村发展型、古村落保护型。

  古村落、古民居破损的要按原貌加以修缮

  记者注意到,《规范》特别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在建设规划中,对祠堂、古村落、古建筑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列入其中。在村庄建设中,明确要求村庄整治要按有关要求保护传统民居和古迹古建等历史文化遗产及乡土特色元素,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在文化传承中,要求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及文物等的保护和整修,破损的按原貌加以修缮、利用。

  此外,规范还要求加强对民族服饰、农民艺术、民间传说、农谚民谣、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农业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结合乡土风情(包括农耕、生态、民俗、民居等),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加强对村庄历代名贤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文史典籍进行挖掘整理,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培育富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挖掘民俗风情、历史沿革、典故传说、名人文化、村规民约、祖训家规等乡村特色文化。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推荐评议活动;好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媳、好公婆、好家庭、好邻居、好少年不断涌现;建立道德讲堂,每年举办道德讲堂4次以上,形成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和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重视环境质量 空气优良天数要达80%以上

  除了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规范》的亮点还包括:

  重视环境质量。要求关中地区空气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80%以上,陕南、陕北地区达到90%以上。

  鼓励发展特色经济。倡导利用乡村田园风光、山水资源、人文禀赋及产业特色等,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为基础,形成以陕北红色教育旅游、关中文化体验旅游和陕南生态景观旅游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

  重视公共服务。要求村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不低于95%,最低生活保障人群、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每个村庄至少配备1名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记者 马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