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短胡同“一尺大街”地标揭幕 长30余米

29.12.2015  10:34

  “一尺大街”是北京一条最短的胡同,它真的只有一尺长?这条胡同到底在哪儿?“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为著名的“一尺大街”设立地标,昨天正式揭幕。老街坊们聚在这条京城最短的胡同里,以一场久违的胡同立定跳远比赛,纪念老街“回归”。

  在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内,有一条与琉璃厂东街相连的杨梅竹斜街,此街西段旧称“一尺大街”。清末进士陈宗蕃1931年所著《燕都丛考》中写道:“自杨梅竹斜街而西曰一尺大街,又西曰琉璃厂。”一尺大街上原有6座店铺,路北3家都是刻字店,路南3家是酒馆、铁匠铺和理发店。

  一尺大街虽名为“大街”,实际上仍是胡同,它虽是北京最短的胡同,却也并非真的只有一尺长,而是长约30余米。此街虽短,却是老北京胡同的缩影,具有明显的老北京文化特色。

  如今一尺大街名称已经撤销,并入了杨梅竹斜街。在杨梅竹斜街西段,桐梓胡同北口至樱桃胡同北口之间的那段路,就是旧时的一尺大街。

  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引起人们对老街的关注,为寻古探幽的爱好者提供指引,同时更凸显大栅栏琉璃厂地区在保留老北京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以一尺大街为背景,安置“一尺大街”地标。

  昨天,揭幕地标仪式特邀请附近居民,举办胡同“立定跳远”比赛,帮助人们找回对于老胡同的百年记忆。

  目前,大栅栏地区有114条胡同仍保留着明末清初的胡同肌理,两院院士吴良镛称其为中国城市史话的教材。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将部分破旧的院落按照历史原貌进行翻修,恢复了青砖灰瓦、朱漆门窗的风貌,并分批向游客免费开放。 (首席记者 崔红 通讯员 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