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多不能吃饭 舅舅捐1.8米小肠救外甥

14.04.2016  04:11
核心提示: 像正常人一样可以吃饭——这个理想,对已经4年没有吃过饭的“短肠人”阿迪勒来说,终于要成为现实。昨天上午,18岁的他和41岁的舅舅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一刻,来自舅舅身上的1.8米小肠已经在他体内重生!

        手术成功后,阿迪勒与舅舅拥抱落泪

三秦都市报 - 三秦网 讯(文/图何兴龙首席记者姬娜) 像正常人一样可以吃饭——这个理想,对已经4年没有吃过饭的“短肠人”阿迪勒来说,终于要成为现实。昨天上午,18岁的他和41岁的舅舅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一刻,来自舅舅身上的1.8米小肠已经在他体内重生! 

4年多不能吃饭 每天靠输液维持 

阿迪勒来自新疆边远地区库车,学习刻苦,初中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当地汉语学校,聪明、阳光,能熟练运用维吾尔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交流。 

然而,2012年2月16日,刚放寒假的阿迪勒晚饭后突然感到肚子疼,呕吐不止,吃了一些胃药便睡下了,谁料症状不减,凌晨被疼醒,被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当天便做了阑尾切除术,但术后仍腹痛、发热,到乌鲁木齐大医院再次手术时,发现小肠几乎全部坏死,手术切除后成了“短肠人”,残留小肠仅10厘米。从此,他每天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4年多不能吃饭,被困在病床上,爷爷奶奶和父母一筹莫展。 

全家只有他会讲汉语,阿迪勒便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寻找治疗“短肠”的办法,他很快了解到,“短肠”是医学界的一种疑难病症,治疗的办法有两种,要么每天输液维持生命,要么进行小肠移植手术。他明白,每天输液只能延续生命,长期的输液还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只有进行小肠移植才能改善生活质量。经过多次辗转,2015年2月,家人抱着一线希望来到西京医院。 

舅舅捐1.8米小肠救外甥 

“因为长期输液,不能吃饭,营养极度不良,非常瘦弱,1米7的个头体重只有45公斤。”西京医院特聘教授吴国生仔细分析了他的情况后,认为亲属捐献小肠的活体小肠移植有希望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男孩营养不良,伴有低蛋白血症、浮肿、胆结石等症状,需先进行一段时间的营养支持治疗。 

当时,移植还面临更严重的问题,父母、爷爷奶奶血型都配不上,弟弟年龄还小,只能四处寻找合适的供体。最终传来好消息,41岁的舅舅艾则孜化验血型与阿迪勒一致,舅舅愿意捐献小肠救助不幸的孩子,舅舅的家人也极力支持。 

消化病医院小肠移植团队于4月1日,在多个学科、30多名专家的努力下,采用国际先进的机器人先切取供者的小肠,然后移植到他体内,历时7小时。 

除了终身服药外 可以正常生活 

昨日,舅舅术后已康复出院,移植到阿迪勒体内的1.8米小肠,也扛过了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成活良好,预计1个月后可出院,定期复查、监测,如果一切良好,他除了终身服药外,可以正常上学工作。 

“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对医生的感激,对舅舅的感谢,你们是我的再生父母。”昨日上午,为防止感染,仍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的阿迪勒,和舅舅相拥在一起,喜极而泣。他说自己的理想是努力做一名医生。 

据吴国生介绍,该院已成功实施活体小肠移植手术10例,一例存活时间已接近18年,创造了亚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