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草莓成熟了但农民们一个也舍不得吃

14.01.2016  09:31

草莓背后有故事

57岁的李金花

  猫着腰,不停地来回跨越高高的地梁,为赶摘出100盒草莓,57岁的李金花和66岁的朱秀梅,大半天都在草莓大棚里忙碌着,期间她们还要定时揭开大棚“放风”,垮掉草莓老叶子进行田间管理……这一天两人一直忙到下午3点,才抽出时间来吃一天中的第一顿饭,这顿饭李金花一共吃了4个馒头夹菜,朱秀梅笑她吃得多,李金花不服气,“俺还没吃饱呢,待会哪来的力气摘草莓呢!”,匆忙吃完饭,两个人又说说笑笑走进大棚。

  1月11日,阎良区关山镇丰宣果蔬现代示范园区里,13亩草莓长势正好,大棚中农民们进进出出,小心翼翼采摘着红红的果子。4月育苗,8月移植,去年12月初草莓就陆续成熟了,一直能卖到今年5月底。因为刚上市为了卖个好价格,勤劳善良的农民们不舍得吃一个草莓,“种草莓不容易,等过完年草莓便宜了,俺们再吃!”怕磕伤草莓,把每一个放进盒子的时候农民们都很小心。

   辛苦摸索研究种草莓的经验

  “我觉得育苗的时候最辛苦!”种了4年多的大棚草莓, 76岁的侯正修说,种草莓主要在于管理, 育苗期最重要,灌溉、施肥、除草、防虫都要跟上,否则草莓“全军覆没”的可能性都有。跟着专家学、看书研究、自己摸索……如今, 侯正修在种草莓方面很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经验,苗壮、叶绿、花大、果甜,大棚草莓亩产能达到5千余斤。

   那可是俺们园子里的劳动模范。”离侯正修手指不远处, 李金花拿着粗长的木棍子正在“戳棚”放风,趁着好天气,打开二膜让草莓“透透气”。棚内温度高,塑料膜上凝聚了很多的露水,每揭一块膜,水珠都会噼里啪啦地掉下来,因为李金花手上有皲裂的口子,水珠砸在手上她还是觉得很“蜇疼”。

   真的“”下来可能还不自在了

  10点戳棚揭膜,下午4点再放膜绑好,李金花说只要一进入大棚似乎就没有闲的时间,一亩地六千多草莓苗,从栽种到结果,都是她们一手管理。每天不是举竿子,就是弯着腰在不停地干活,同样是种了4年的草莓,李金花觉得每天的工作辛苦,但是已经习惯了,真的哪天“”下来,她倒是浑身的不自在。

  从地梁越过的时候,怕“碰伤”草莓,腿都抬得高高的,大棚中虽然只是穿了件薄薄的外套,干了一会儿李金花已经满额头是汗了,她还要和朱秀梅一起摘草莓。毕竟66岁了,朱秀梅手底下还是没有李金花麻利,弯着腰摘草莓的时候,顺手就把老叶子和不要的芽子摘掉了。

  最忙的时候,朱秀梅每天要在草莓棚里呆10余个小时。“每天晚上,腿都难受的很,就想把腿担在很高的地方。”膝盖疼和腿疼,是她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最真实的感受。

  别说年纪大的人觉得辛苦,大棚里,26岁的孙涛,满身是土,脚上都是泥,跑来跑去帮忙干活,一天下来,他说,晚上8点多回到家,倒在床上直接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