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艳红:默默耕耘 福养灵岩

11.03.2015  12:11

灵岩圣水,哺育了勤劳朴实的农家女;佛光普照,涵养了为民务实的女村官。她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西安医学院,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回乡投身医疗,服务家乡父老,负责村卫生室工作。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之余主动为村、组干部分忧。2011年,她当选为灵岩寺村村主任。提到她,当地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一个“”字囊括了当地群众对她的至高赞誉。她就是扎根基层、勇挑重担、永不言弃的新时代女性——略阳县城关镇灵岩寺村村主任蒋艳红。

主动作为  定位角色入佳境  

笔者问她:“你当选村主任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她是这么说的:“当我听到自己被选为村主任时,当时都蒙了,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可能是我,一直以来村主任都是男性,而且其他的候选人都比我优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她被本村人民寄予厚望,一个沉甸甸的担子压在了她身上。

为尽快进入角色,她克服自身困难,积极开展村情民意走访,制定走访流程,设定每天走访人户数,走访的内容也都细化到某个人某件事上,不到2个月的时间,她走遍了全村216户。她的一本笔记本细心详实记录了与村民交流的问题和心得感悟,她认为,治理环境、改善交通的前提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除了靠本村老百姓发展产业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团结互信、扎实肯干的村委会班子做领头羊。于是,她利用开会或者学习的机会,教育班子成员要有担当意识,不要因为官小而不为,而且只要她有空就会主动到村委会委员、各村民小组组长家里进行沟通交流,既谋划工作又加油鼓劲。经过她不懈的努力,村委会班子成员的工作热情被点燃,奉献精神被唤醒,担当意识被激活。随后,班子成员讨论制定完善了村委会干部管理制度。通过“谈心+管理”,村委会工作步入了正规。 

科学谋划  不辞辛苦带富路  

统一班子思想后,她一头扎入了对全村经济发展的调研中,她重点走访村民代表、组长、党员骨干、种养大户、困难户家庭,利用业余时间,分片到村民家中召开民情恳谈会,直接倾听群众心声。夜深人静时,她埋头梳理汇总群众意见,有时一忙就是一个通宵,有几次丈夫看不下去,催促休息,可是她一句:“恩,快了!马上睡。”就打发了,可是当丈夫醒来后她还在弄资料,作为丈夫疼在心里,也只能无声的陪伴着。在她的运作和规划下,为经济发展提出了“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轴点,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的口号。在她的带领动员下,修通了庄科至岩寺山道路,改变了祖祖辈辈不通路的历史,硬化了村组道路和入户道路,对农户住房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达到了高标准文明生态示范村。她帮助村民调整经济结构,确定了以种植、养殖为优势的主导产业。全村村民栽植金银花250亩,柴胡700亩,板兰根、枣皮、天麻、猪苓等中药材1400余亩;岩寺山、闪家坪两组发展烤烟200亩,年收入400余万元;栽植优质核桃800余亩;发展袋料香菇8万筒。全村养殖黑河乌鸡2万多只,生猪5000多头,羊200多头,大鲵养殖户8户。全村初步形成种植、养殖产业规模化以后,她开始积极谋划、多方争取,成立了村扶贫互助协会,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发展产业的队伍中来,实现共同致富的梦想。 

真情奉献  一心为民在路上  

村民住房改善了,交通便捷了,生活稳定了,她又把村民致富能力摆在了工作首位,她认为:种植和养殖业,最担心的就是技术关。为了攻破这一瓶颈,她想方设法。首先利用现有资源让村民就近学,村图书室1500余册农业科技、法律书籍坚持免费向村民开放,并定期组织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取长补短。二是“引进来、送出去”交流学,坚持每年邀请县、镇农科专家和技术人员来村培训,定期组织种养殖大户和技术人员县域内其他镇、村进行实地培训,提高村民的致富本领。如今,村上培养出了专业的种养殖技术人人员7人,各项产业正在健康稳定发展。

把灵岩寺村建设成为“产业稳定、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蒋艳红同志十分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计划地对村民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国家、爱集体”的教育,提高了村民的政治思想素质,涌现出大批好人好事。在思想教育中,他还注意发挥党员的骨干、桥梁作用,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坚持每年评选“好家庭”、“好儿媳”“好女婿”,倡导新型、和睦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

如今,位于略阳县城南面、距县城6.5公里、7个村民小组216户921人的灵岩寺村,水、电、路、电视到户,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村级道路建设实施到位,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生活朝气蓬勃、蒸蒸日上。自蒋艳红担任村主任以来,灵岩寺村先后被评为城关镇扶贫工作先进村、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蒋艳红同志用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行动践行了新时期妇女干部的奉献精神,彰显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