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多举措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帮农户走上脱贫道路

18.11.2014  18:54
            按照陕西省委组织部、省扶贫领导小组对陕西省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西北政法大学负责包扶渭南市临渭区三张镇铁王村。该校围绕深入调研制定帮扶规划、完善扶贫工作机制、集中力量推进见效快的项目实施等方面开展扶贫工作,取得较好成绩,赢得了帮扶村镇干部群众的高度好评。


西北政法大学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在帮扶村镇调研

多次到村调查研究 制定三年帮扶规划
              西北政法大学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以该校总会计师刘鹏伟同志为组长,校党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李平安、机关党委书记刘育龙为副组长,成员由党政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处、后勤保障处、财务处国资处的负责人组成,按要求组建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并开展驻村扶贫工作。             该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到帮扶村调查研究,积极参加扶贫团召开的会议。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区、镇政府领导和村干部沟通协调,结合学校实际和帮扶村村情,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             同时,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西北政法大学确定校领导、校长助理10人和有关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一起,一对一包联帮扶工作队所筛选的10户贫困户,每一户由一名学校党政领导、一个部门结对扶贫。
扶贫工作扎实推进 农户走上脱贫道路
              一是 公共设施建设。该校帮助帮扶村镇建成了10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活动中心和300平方米的小广场、铁王村养老院、文化小舞台。在校内调配、购置了一批会议桌椅、图书架、阅览桌等设备供帮扶村镇使用。争取到政府资金,打了一眼近300米的深井;拓宽村道500米,安装了路灯。 二是 发挥学校优势和资源,积极开展文化法律扶贫。捐赠了一批法律书籍,建成了农村法务室,方便农民学习法律知识;协调临渭区三张镇司法所落实了驻村工作人员,使矛盾不出村、平安有保障;每年暑期还组织大学生送法下乡,在农民中开展普法宣传。 三是 访贫问寒送温暖。连续两年在春节来临期间,走村入户给贫困户拜年,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百姓手中。 四是 开展献爱心活动。为包扶镇中心小学捐赠信息网络中心实验室的100台计算机。 六是 帮助困难群众开发市场,走上脱贫道路。经过近半年的摸底排查,确认全村符合上级有关贫困户标准的家庭117户、298人,其人均年纯收入不足3000元,仅仅约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百分之六十左右。西北政法大学筛选包联帮扶的10户贫困户(共47人)中,大部分在该校帮扶团队的指导下找准市场需求,栽种了猕猴桃、核桃等经济作物,即将取得较好销售收入,达到脱贫标准。该校届时将更换其他贫困户另行包联帮扶。

渭南市临渭区三张镇村镇干部认真听讲
            另悉,11月14日,该校安排行政法学院彭涛副教授为驻村扶贫包联帮扶的铁王村所在地渭南市临渭区三张镇村、镇干部100余人,宣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三张镇人民政府三楼可容纳120余人的大会议室里,挤坐满了镇党委、镇政府干部和从各村匆匆忙忙赶来的镇人大代表、党代会代表、政协委员。彭涛解读宣讲中,充分结合了村镇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主题,就村镇干部工作实践里涉及的问题,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解析。在场的乡村干部反映,彭涛的宣讲通俗易懂、既表现出学者特有的严谨缜密又富有农村基层实践扎实体验,让大家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对以后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基层工作大有裨益。西北政法大学还向参加学习交流的三张镇村、镇干部赠送了80本《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汇编》,帮助农村基层干部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文图/刘雷)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