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林:西咸新区三年强基础 创新城市发展方式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江泽林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陕西西咸新区,作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国务院赋予西咸新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我国向西开放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的重大战略任务,标志着西咸新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西咸新区管委会自2011年6月正式组建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在西安、咸阳两市和省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守规划,开拓创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目前城市骨架基本拉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现代田园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实现了新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一、厘清了新区定位和发展理念,明确了新区发展形态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主导西咸新区发展战略研究。赵乐际同志指出“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利益”,确立了西咸新区不是一般的开发区,而是新城市的定位。赵正永同志提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城市要有明确的边界”,建设“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现代田园城市,确立了西咸新区规划建设的核心概念。娄勤俭同志强调西咸新区发展要整体规划,集约、集群、集成发展产业,并对交通、水系建设都作出明确指示。全国政协、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家发改委参与西咸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形成了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思路和重点。我们在深入学习省委、省政府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咸新区“大开大合”的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理念,将城市现代化公共服务与优美田园风光合二为一,同时实现人口承载和集约用地两个目标,强调要坚守现代城市规划、现代产业体系、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等重要理念。
在城市发展形态上,遵循自然山水格局、遵循历史文脉、遵循现代规划理念,建设现代田园城市,提出构建特大城市、中等组团城市、小城镇和自然村落组成的点状布局市镇体系。明确将境内145平方公里的大遗址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渭河、泾河、沣河建成生态景观廊道,组团间楔形绿地分隔。市镇各有明确的边界,市镇周边是法定的永久农田,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同时也是城市的生态功能区,从而形成“开敞田园、紧凑城市”的“大开大合”空间布局,使城市核心区与周边现代农业、河流、绿地相得益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目前现代田园城市的格局已具雏形,太平优美小镇、崇文重点镇等形象初显,西咸新区成为全国首批55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之一。
二、基本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为统领的规划体系
在《西咸新区总体规划》的统领下,先后编制了田园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田园生态景观、城乡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市政设施等13项专项规划。制定了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标准和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控制性详规编制技术管理规定等,完成了重点片区的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开展了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市镇体系、优美小镇、轨道交通、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总体规划方案等专题研究。守住规划,规范分区规划的调整程序,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建立西咸新区规划专题会议制度,对新区内重大城乡规划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决策。渭河以南的沣东、沣西新城,处于西安、咸阳主城区边缘,在规划控制上强调通过河流、遗址、道路绿化、生态廊道强化城市边界;渭河以北的空港、秦汉、泾河新城,主要是新开发区域,严格执行“核心板块、快捷干道、优美小镇、都市农业”的现代田园城市规划要求,构建大开大合的城市格局。
三、建立了加快新区开发建设的基本政策体系
为加快新区建设,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1年,新区管委会成立之初,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政府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若干政策》(陕政发〔2011〕46号)、《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西咸新区规划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陕政办发明电〔2011〕41号)。2014年1月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省委常委组织集体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出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陕发〔2014〕10号),进一步明确了国家赋予新区的战略定位和重要任务,理顺了新区的体制机制,为新区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陕西西咸新区条例》的立法工作,建立西咸新区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等正在积极推进。
新区管委会研究制定了《西咸新区投资优惠政策》(2011年10月21日)“33条”,以及《陕西省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投资优惠政策(试行)》(陕西咸发[2014]85号)、《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贸中心园区优惠政策》(陕西咸发〔2014〕35号)等专业园区的差异化支持政策和土地、金融、财税、城乡统筹等专项政策。为规范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完善招商引资风险防控机制,制定了《西咸新区招商引资项目退出机制(试行)》、《西咸新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考评办法(试行)》。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出台了《关于支持陕西西咸新区发展的意见》,是国开行总行第一次对我省专项出台的信贷支持政策。
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社会事业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同步推进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对接西安、咸阳的“五路四桥”全面开工,截至2014年底全区已有351公里的道路建成通车(其中,秦汉大道一期、沣泾大道泾河新城段建成通车,正阳大道泾河段基本完成,红光大道、富裕路沣东新城段主车道贯通,富裕路跨沣河桥主体工程完工;自贸大道、三桥新街、石化大道、白马河路等一批组团路网建成通车)。各新城核心区域骨干路网框架基本成形。加快建设空港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国家航空城实验区。二是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空港新城西部飞机维修基地、新加坡普洛斯航港基地、圆通西北转运中心、新地物流园等项目加快推进,西咸空港保税物流中心项目即将运营。沣东新城大力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三桥商圈、六村堡工业园、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等重点板块建设,瑞典宜家家居、华润万象城、保利城市综合体、新加坡普洛斯、菜鸟网络西北核心节点项目等项目加快推进。秦汉新城引进第四军医大学医教研综合园区、惠普数字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等项目,大力发展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产业。沣西新城致力于打造新一代、升级版的科技园区,在国内首个举起“大数据”旗帜,引进电信、联通、移动、广电“四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全国人口数据备份(西安)中心和国家林业局、测绘局等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国家政务资源后台处理与备份中心、国家级大数据处理中心,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微软创新中心等5大项目投入运营。泾河新城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引进了华晨集团特种车生产基地、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秦龙现代生态智能创意农业园一期部分建成,乐华欢乐世界项目即将开园。三是社会事业同步配套。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军委批准第四军医大学基本部署调整至西咸新区,四医大新校区项目开工。西咸国际文教园区香港耀华国际中学奠基。北京之外的第一个清华大学附中—秦汉清华附中建成开学。位于秦汉新城的咸阳博物院已完成投资1.8亿元。西咸新区累计建成保障房2.8万套,完成投资88.2亿元。四是生态环境明显提升。投资20多亿元治理渭河、沣河、泾河,18公里渭河综合治理秦汉段完工,渭河北岸湿地公园和沣河湿地公园建成开放。结合西汉帝陵大遗址保护,在五陵塬形成林地5000亩,成为大西安重要的生态补偿区。空港唐顺陵遗址生态园林、萧何曹参遗址园林开园。作为“引汉济渭”节点工程和“八水润长安”的重点项目,规划10.4平方公里的斗门水库项目已于今年2月28日启动建设。沣西新城秦皇大道、绿廊和秦汉新城渭河生态景观带入选“全国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
从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底,3年间西咸新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95亿元,招商引资内资到位资金393亿元,发展态势好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