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西安人又爱又恨的城中村 以后可能真见不到了

13.12.2016  17:24

  资料图:位于西安高新区的沙井村

  地下室、隔断间可能是大多数“北漂”最为深刻的一段记忆,而对于选择到西安打拼的人来说,城中村一定会是“西漂”们对于这座城市的最初体验。

  往前推几年,西安市区内的城中村数量可谓在全国都“独树一帜”。随着城市改造的年年推进,沙井村、杨家村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城中村正在走向历史,让我们再一次窥探这个熟悉而又神秘的城市角落。

   全国都有城中村 为啥西安这么多?

  城中村,顾名思义就是位于城市里的农村。从西安城改办对城中村的描述中,在城区范围内,人均耕地低于0.3亩的行政村,就可被列为城中村的范围内。

  城中村是如何形成的?简单说就是因为地处城区的农村耕地被征收之后,剩下农村宅基地部分,慢慢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城中村。因此,并不是所有位于城市里的农村都可以被称为城中村,人均耕地面积是衡量城中村的重要标准之一。

  2007年,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启动前,西安城六区加上长安、临潼、阎良三个区,共有城中村326个,涉及人口约46万人,各类土地21.6万亩。当时仅二环内的行政村就有72个,涉及农业人口8.98万人,集体土地2.3万亩左右。

  西安曾和广州一同被网友评选为全国城中村最多的城市,是什么原因让西安的城中村数量如此之多呢?

  西安市城改办将其归为是历史和现实两个原因,城中村的形成“焦点在土地,原因在规划管理,症结在体制”,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城中村归根到底还是行政村,具有农村属性。因此,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中的规定,城中村的土地实际上是由村集体所有,而城市土地则归属国有,土地问题就成为了焦点。

  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西安的城市建设中各区县的自主权非常大,缺乏全局性的统一筹划管理。在那个时期,各区县都在“东一块、西一块”搞建设,存在一定程度“各自为战”的问题。

  虽然西安后来加强了城建方面的统一筹划,但土地成本也已上升,城区内的农村耕地逐渐被征收,而同样地处城区的农村宅基地则因土地成本问题少有问津。被剩下的农村宅基地,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城中村”。

  想要解决西安的城中村问题,只能从体制改革方面入手。经过全面准备,2007年西安市决定全面启动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针对西安城中村顽疾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