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守住城市灵魂 增进民生福祉

21.12.2015  10:01

  护城河水碧波荡漾,环城公园风光旖旎(资料图片) (记者 冯炜 摄)

  ■记者 张端

  站在气势恢宏的明代钟楼上向南望去,永宁门外那繁华的街道、流动的车辆,以及南门广场上悠闲散步的人群,瞬间变得很静很静。   这座古老的钟楼已经在这里巍巍屹立了1600多年,如同一位慈祥而又智慧的老人,沉静地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这座城市,就是西安。   融汇历史与现代文明的魅力之城   以前谈起西安,很多人会想到“兵马俑”“大雁塔”“古城墙”……一个个词汇浸透着千百年前那厚重的历史沧桑;而今漫步在西安,一边是历史文化的庄严与肃穆,一边是现代化大都市的繁华与便捷,历史与现代在这座千年古都完美融合。   习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安不缺历史,关键是怎样让历史文化资源走出来、活起来, 这考验着西安这座千年古都在新时代下进行城市规划、城市开发的勇气和智慧。   就拿赫赫有名的明城墙来说,这座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历史积淀最厚重的古城墙,一度曾面临文保体系不完整、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交通拥堵需治本、护城河雨污水混流等难题。   2012年10月,西安启动了城墙南门综合改造工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先后七次深入项目工地调研。他指出,实施城墙南门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提升改造,是一项重大历史文化保护工程、民生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和生态工程,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古都文化、改善保障民生、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要深挖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千年古都文脉,精雕细琢,不留缺憾,做到城市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人文景区。   一年后的初夏时节,焕然一新的南门与市民见面。闸楼、箭楼、城楼“三位一体”的景观重现;南门迎宾入城文化演出、箭楼博物馆和月城博物馆在历史辉映中将文物保护以现代方式展现给西安市民。开放性景区区域面积在过去的基础上扩大了约1倍,护城河水碧波荡漾、环城公园风光旖旎。傍晚时分,老人领着孙儿,一家人其乐融融,在南门广场共享天伦之乐。人们信步而行,可以直接“入城”穿越历史,也可通过地下通道在大型地下停车场、下穿隧道和地下过街通道间穿行无碍,进而融入现代城市交通或周边商圈。   南门综合改造创新性破解了文物保护、风貌展示和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城市交通、建设运营等系列难题, 面对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这座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正在走出一条在保护与利用中传承中华文明的涅槃之路。   2002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他在序中也写到:“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城市逐渐失去个性。在城市建设开发时,应注意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这有利于保持城市的个性。”   当众多新型城市正一天天成为钢铁森林时,西安依旧保留着古香古色的建筑风韵,并以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魄力与决策让古老的城垣,厚重的历史,历久弥新,古韵生香,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生态之城   漫步西安,你会发现,大大小小的公园和公共绿地遍布整个城市,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之中。大雁塔周边,青林重复,绿水弥漫。浐灞湿地公园湖中有岛,岛洲相连,灞柳低垂,草长莺飞。曲江池遗址公园水面碧波荡漾、湖泊潋滟。环绕明城墙一周的环城公园景观带则是居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西安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千年之后,八水由绕城到润城,仅一字之差,却蕴含着更深层的意义,“”包含了“润、进、惠”的内涵,不仅是引水进城,更是滋润城市、惠泽百姓。“八水润西安”将西安城区的水道与秦岭水系串联起来,使涓涓细流穿城而过。   2012年,西安水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的标志性工程 “八水润西安”启动实施,新建、改造、提升“5大引水源、7块湿地、10条河系、28个湖池”。目前,全市已累计新增湿地20957亩、生态水面9573亩,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倒映出蓝的天、绿的树,生态之城的景象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美好愿景。   2013年西安启动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累计投入104.09亿元,人工造林面积达到22.39万亩;城区新增绿地1780.09万平方米,新建及改造提升的绿地小广场222个,立体绿化358处,绿化城区道路270条。目前,以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为支撑,以城郊景观林、经济林、生态公益林为网络,以水网、路网为连接线,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城镇等点面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生态网络格局在西安已初步形成。   西安遵循着中华文明的山水自然格局,以“兴水、增绿、净气、治污”为重点,实施治污减霾、绿满西安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让市民望得到山,望得到水,望得到绿,构筑出“山水之城、和谐共生”的山水形态格局。   汇聚民心便民惠民的宜居之城   习总书记指出,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在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同时,必须注重防治各类“城市病”,给百姓创造一个宜居的空间。他给防治各类“城市病”开出了“药方”:治霾、交通、住房、医疗、环境、基础设施。   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实施惠民实事,解决交通、住房、教育、卫生、食品、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多个领域的实际问题,织密民生保障网。   实施“放心早餐”工程,早餐统一加工配送,保证十多万市民吃到卫生快捷的早餐。2010年,又推出“放心馒头”。2011年推出放心豆制品工程。针对“住房难”,每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4万套左右提供保障性房源3万多套,绝大多数低中收入人群住房问题得到保障和改善。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全面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解决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段入学问题。西安全面实施在职职工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做到了全覆盖,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建立起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积极推行医疗联合体和分级诊疗工作模式,普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地区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上医院”,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连续多年大力实施缓堵保畅,开通了两条地铁,丰富了公交网络,投放公共自行车四万多辆,提升了地面与轨道交通的“零换乘”水平,使市民群众享受到既便宜又便捷的公共交通,顺畅出行最后一公里。   城市,是市民的家。而城市管理,不仅关乎民生,更体现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勇气与担当,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大课题。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省委书记赵正永在西安调研时曾强调,要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夯实基层的权力和责任,引导各级把群众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来抓,从制度上解决好“管得到看不到、看得到管不到”问题。   2012年,西安市第一次制定了完整详细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方案,明确了20项重点任务。通过深化城市管理改革,推进城市管理创新,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科学化管理。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强调,要按照“规划设计好、建设施工精、日常管理细、职责任务实”的思路,努力打造城市时尚典雅、村镇文明整洁的美丽西安新形象。市长董军要求,改变传统粗放的城市管理模式,对城市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实施信息化指挥、网格化管理、精量化定责、精准化操作。   变化在市民的身边实实在在地发生着。“过去半小时的路,现在不到十分钟就能走完。”2014年4月,南门隧道、文昌门-和平门隧道、朱雀门-含光门隧道等3座下穿立交同时通车。车辆沿环城南路穿越6座城门,东西向走完环城南路节约了约2/3的时间。   “路宽了、天蓝了,以前街边乱停车、占道经营、发野广告的现象现在几乎找不到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三年来,治污减霾、缓堵保畅、网格化管理都初见成效,西安的老市民每天都在感慨着城市的新变化。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总书记就城市管理工作强调,城市要具有宜居性,要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一切城市工作的最终指向都是:以人为本。人是城市的灵魂。以人为本,汇聚民心,是城市发展的根本。让“生活在西安是一种幸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是一代又一代城市管理者的初心和奋斗目标。   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关爱民生的城市、中国城市民生成就典范大奖……荣誉的背后是八百万市民发自内心的满意与肯定,是一张张倍感自豪的璀璨笑脸。   文明,不会止步。这座拥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大都市现代气息的城市会走得越来越踏实、越来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