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积极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城市

20.12.2014  11:12

   西安网讯 作为国务院食安办确定的全国4个试点省会城市之一,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探索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大力推进国家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近年来全市基本食品抽检合格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

  加强组织领导 夯实食品安全领导责任

  西安市把食品安全重点任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监管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食安委主任,每年定期召开食品安全专题工作会议,分析研究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与区县政府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通过量化管理、指标考核,进一步夯实了各级政府食品安全领导责任。结合西安市实际,从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入手,围绕生产经营许可、日常监管、检验检测、投诉举报、案件查办、应急处置、诚信建设、考核评价八大体系建设,把创建指标分解为5大项34个分项174个小项。日前,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投资2000万用于国家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同时明确要求所以基层监管所缺额人员必须于3个月内配足到位,切实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加强监管工作。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为依法监管食品安全制度保障

  西安市结合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实践和地域特点,先后研究制定了《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制度》、《农资销售台账制度》、《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小饭桌管理实施意见》、《保健食品经营备案登记暂行办法》等10多项监管规范和办法,为依法监管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目前,市政府正在组织相关部门,对“鲜奶吧”、“散装奶”等法律法规尚未涵盖的业态,以及国家尚无统一标准的“豆芽菜”管理等问题开展调研,筹划制定管理办法,弥补监管工作中的法规制度空白。

  强化体制机制建设 “四级监管网络”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市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各区县均单独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管局,全市镇街共建立183个食品药品监管所,每个行政村或社区选聘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四级监管网络”初步形成。在市及各区县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机构,涉农乡镇建立了159个区域农产品质量监管站,选配2904名村级监管员,加强初级农产品源头监管。同时,组建了定点屠宰监管执法队伍,有效遏制了私屠滥宰行为的发生。在市公安局成立了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专门负责配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办理食品药品犯罪案件,从严从重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改善技术保障条件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我市积极推进市区县检验检测机构建设。除城6区等可依托原有市级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保障外,其他6个远郊区县将分别设立独立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同时,筹划新建一所占地30亩的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已经启动;规划建设的各区县农产品检测中心,已有4个区县建成。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已完成追溯系统软件开发,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筛选确定首批纳入追溯系统管理的15家企业和合作社名单,启动了监控网络系统改造工程。加强大型食用农产品和水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市政府专门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编配了96名临聘人员,在全市大型食用农产品和水产品批发市场开展检验检测工作。

  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有效预防品安全事故发生

  针对食品安全区域性、习俗性和季节性较强的特点,市政府每年都分时段、有计划地在全市组织开展农药残留、肉制品、畜禽屠宰、水产养殖、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以及保健食品等多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5112起,立刑事案件161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6人,涉案金额达4100多万元,有效预防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西安破获的卢氏家族制售假冒保健食品案件,被总局评为全国经典案件。今年,市政府还把“小餐饮改造提升”活动列为“十项惠民实事”之一,组织开展对小餐饮市场的专项整治,截至10月底,全市已改造提升12532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04.46%。

  努力探索综合治理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建立了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督促企业诚信经营。聘请21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食品安全专家,组成西安食品安全专家组,为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献计献策。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市民委分别在社会各界聘请了特邀监督员,对食品监管工作进行监督。市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设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资金,对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线索的人员进行奖励。大力推进“放心馒头”、“放心早餐”、“放心蔬菜”和“放心豆制品”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全市现有9个区县开展了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区县”活动,户县已通过省级验收,长安区、阎良区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高陵县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市开展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区)”、“食盐安全村”和“放心粮油全覆盖工程”创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努力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在食品安全宣传过程中,市食品药监局通过组织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五进”等大型宣传活动,向市民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充分利用媒体作用,通过报纸、电视宣传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和小餐饮改造提升等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通过广播电台听众热线,解答消费者提出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政务网站开辟专栏,公布抽检结果,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通过“政务微博”与群众互动;通过手机短信开展节假日安全消费提示,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聘请5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和媒体记者,作为全市食品安全特邀监督员,监督、指导监管工作,增强社会共治意识。同时,加强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和研判。积极应对,妥善处理,根据违法线索快速出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形成社会共同治理食品安全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