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推进基础教育“深水区改革” 促进教育均衡

21.08.2015  10:37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勇 许祖华 陈钢

  西安市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着力强化政策引导和制度约束,正在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变得“可触可感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走进西安市第23 中学(2014 年2 月28 日摄)

  组建“跨区县大学区”、推动城乡学校“强弱联合”,全面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并探索“县管校聘”,“以考促教”、实现综合素质培养“可触可感”。今年以来,西安市着力打破体制障碍和观念束缚,以深化“学区化办学”为重点,将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向深入,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均衡,提升了教育质量,获得群众认可。

  均衡教育资源突破“区县壁垒

  “作为一个农村学校,能与主城区的名牌学校‘亲密接触’,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现实。”蓝田县安村镇白村初中校长王炼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

  白村初中与西安市雁塔区高新第二学校组成“跨行政区域大学区”,并非简单的交流帮扶,而是基于“学区化办学”模式的深度融合。高新第二学校校长高杨杰说:“两校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教育科研、成果交流已全面展开。高新二校今年已为白村初中送教5次,白村初中师生共120人次到高新二校交流,高新二校独创的知行拓展课程已被白村初中借鉴推广。

  受益于教师“青蓝工程”,白村初中语文教师李莹拜高新二校省级教学能手党金红为师,她说:“党老师每学期至少听我两节课进行指导和点评,让我受益匪浅。

  一所优质学校担任学区长学校,就近吸纳三五所薄弱学校组成一个大学区,实施教学管理、设施、教师、课程资源、教学活动、备课、教师培训、质量监测、评价激励“九统一”,这是三年多来西安市实行“学区化办学”,推动“强校弱校组团发展”的主要举措,目前全市3083所中学、小学、幼儿园共组建成719个大学区,实现全覆盖。

  西安铁一中校长庆群、高新一中初中校区校长王凤进等教育界人士认为,与传统的校际帮扶相比,西安市通过组建大学区强化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促进了捆绑式发展;在管理上打破了各学校相对封闭的模式,促进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等资源共享;在机制上打破了原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二级管理模式,赋予学区长学校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近三年来,西安中考考生中,中上游分数段考生总数持续增加,今年600分以上的考生数量是2013年的2.5倍,而且分布学校越来越广泛,显示了“学区化办学”的积极效果,西安基础教育的正金字塔结构,正在向橄榄型结构转变。

  “及时有效地缓解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需要不断拓展学区化办学的内涵与外延。”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说,为此,西安市一方面打破区县壁垒,推动组建跨行政区域大学区,另一方面打破校际壁垒,推动组建“一个校长两个校区”的紧凑型大学区。

  去年以来,西安主城区优质学校与郊区县学校已组建51个跨行政区域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从“区县域”延伸到了“市域”。优质学校校长兼任薄弱学校校长的“紧凑型大学区”达到21个,通过强校品牌输出快速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雁塔区翠华路小学均开创了“一个校长两个校区”的紧凑型大学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通过输出优质品牌、管理模式、优秀师资,快速缓解了就学矛盾,为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利好。

  大学南路小学校长李茵说:“通过太白路小学与大学南路小学成立紧凑型大学区,扩大了优质教育规模,太白路小学学区内每年新入学的150多名孩子,到学区外择校的比例从两年前的50%左右降低到了现在的5%。”北池头社区居民李蓉晖的孩子正上二年级,她说:“北池头小学成为翠华路小学分校,让孩子不用择校就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教育。

  在新城区,通过组建后宰门、康乐路、大明宫、朝阳门4个区域教育共同体,打破了区域内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往“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建立校际间纵向、横向的联动渠道,通过“网格化”基础教育链条,不仅均衡了优质教育资源,有效缓解“择校热”,也实现了基础教育连续性,回归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

  新城区省级示范高中89中是后宰门区域的召集单位,校长吕高愿说,从横向来说,后宰门区域3所中学的教师互相交叉参加课题研究,使得实力较弱的40中和43中在招生上有了很大变化;从纵向来说,过去中小幼属于“隔离自办”,教师几乎没有交流。“现在我们到小学和幼儿园去座谈交流,共同开展活动,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而且注重吸纳各自教学上的优势,把优质资源和理念从幼儿园延续到了中学。

  西安市,学校,教育,教师,校长

  创新制度支撑资源配置“新生态

  大学南路小学派驻太白路小学的副校长王建,从今年开始可以领到每月180元交通生活补助,他说:“专项补贴让我感到了社会对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认可与鼓励。

  一个好校长带出一个好学校,一个好教师带出一片新天地。据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赵春平介绍,以学区化办学为载体,目前西安基础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每年短期业务交流达4.5万人次,“一次性一学年”的实质性交流达到6010人,占应交流教师总数的12.6%。

  作为制度保障,西安市教育部门除了将交流轮岗作为教师职称晋级评定的必要条件,还在岗位聘用、评优树模、待遇保障等方面加大正向激励。从2015年开始,西安市财政每年列支1034万元专项资金,对交流轮岗教师给予交通生活补助,大学区内交流每人每月补助180元、跨区县交流每人每月补助360元。

  铁一中校长庆群、大学南路小学校长李茵、翠华路小学校长杨俊锋等优质学校负责人表示,教师理念已从“学校人”向“学区人”转变,加上相应的待遇保障,目前每年安排教师交流轮岗已是“顺其自然”。

  西安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副处长王更生介绍说,为了彻底打破教师交流轮岗体制障碍,高陵区作为全国首批“县管校聘”改革试点,计划成立中小学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对教职工的公开招聘、绩效工资、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人事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将“学校人”真正变为“系统人”,从而均衡配置教师资源。

  正如教师交流轮岗专项补助一样,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给予投入支持,为西安市深化教育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从“高峰”向“高原”裂变奠定了更好基础。

  李颖科告诉本刊记者,近三年来,西安市财政列支大学区专项资金总计超过2亿元。为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线上教研和教学,实现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同上一堂课”,西安市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正在加紧建设,将于今年9月上线,西安市财政为此预算投入约3600万元。根据今年上半年公布的规划,未来四年内,西安市规划投入26.95亿元,改善1192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综合素质培养“可触可感

  以“亲近动物”为主题,到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感受自然魅力;以“团结一心”为主题,到西安雅森体验实践基地进行素质拓展;以“陶之美”为主题,到富平县陶艺村体验泥塑制作。今年以来,西安大学南路小学的“研学旅行”活动,为孩子们提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开辟了“社会大课堂”。

  融社会调查、亲身体验、集体生活等为一体的“研学旅行”,正在成为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西安市教育局基教一处处长田征告诉记者,作为教育部确定的首批4个综合素质教育试点城市之一,西安结合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关中地区的民俗民风,确定了“亲近野生动物、走近司马迁、看民居瑰宝”等18个教育活动主题,包括丝绸之路、秦岭文化、古城风貌等,形成了100多个供中小学选用的活动方案,努力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升质量、塑造品牌、精密组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开展,已使500多所学校、35万中小学生受益,计划2016年覆盖所有中小学。

  “许多试点学校数次带领整年级、整班学生集体外出,使中小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现场观摩、实地考察和集体宿营等方式融入了生动形象的社会大课堂。”田征说。

  李颖科认为,素质教育在我国提出已有十多年。因为应试教育的惯性以及招生考试的制度设计,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学校、家长和学生不能像对待考试科目一样重视素质教育。对此,西安市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着力强化政策引导和制度约束,正在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变得“可触可感”。

  作为“以考促教”的改革探索,西安市在全国率先将“综合素质考试”纳入中考科目已持续三年,2013年综合素质考试科目满分100分,以50%计入中考总分,2014年以60%计入总分,2015年以70%计入总分,计划2017年达到与语、数、外同样分值。

  西安市教育局基教二处处长张瑞介绍说,西安中考综合素质科目,根据教育部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6个维度要求,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水平和人文素养。“该科目考试没有复习资料,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考试费用由教育部门承担,力求突出政策导向作用,将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固化到试卷上,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落实到更为家长和学生看重的‘分数’上,‘倒逼’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年来,从质疑、接受,再到自觉,西安中考综合素质考试正在成为家长和学生重视素质培养的指挥棒。”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贾玲说,从第一年考了如何炒菜、第二年考了如何洗衣服、第三年考如何美化校园,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考题设计没有“为难”学生,不图“拉开差距,而是凸显了对学生习惯养成、生活实践、动手能力的导向作用,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的认可。

  今年参加中考的西安98中学生于海萍说:“综合素质考试的题目,有国歌识谱、畅想互联网+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等内容,不靠死记硬背,而靠平时积累,题目很生活化。”

编辑:秦一乔

陕西省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陕西新闻
黄河保护法通过 保护“母亲河”有法可依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李京泽 梁晓陕西新闻
今年我省成功应对17轮强降雨实现安全度汛
  记者10月27日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今年汛期,陕西新闻
“监管+”为食品生产企业纾困解难
  10月24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