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正酝酿“大城管”模式 解决渣土车多头管理现状

25.10.2014  08:42
西安正酝酿“大城管”模式 解决渣土车多头管理现状 - 华商网
来源: img.myhsw.cn

  10月上旬至今,因随意抛撒,渣土车成为西安最热门话题之一,10月11日开始,华商报推出多篇关于渣土车乱象及治理的重磅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为给治理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思路,昨日上午,华商报邀请了与渣土车相关的部分城市管理部门负责人、无资质渣土清运从业人员、关心渣土车治理的社会学者等,共同探讨目前存在的“顽疾”、治理建议、管理方式等问题。
  研讨会上,相关部门透露,西安市渣土车将在3-5年内逐步更新换代,而渣土车管理也将从目前的“多头管理”变成“一头管理”。
   研讨会参会嘉宾
  西安市城管执法局督查二处处长 王翔
  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建筑垃圾管理处处长 王俊峰
  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建筑垃圾管理处 李增强
  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法处宣传科科长 杨波
  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处秩序管理科科长 吴冯
  知名学者、西安市文联副主席 商子雍
  社会学者 原朝阳
  律师 张麦昌
  车主代表4名
   焦点1
  所谓“黑车”实指无资质 大部分车其他手续合法
  研讨会一开始,大家就先讨论了什么是“黑渣土车”。
  吴冯介绍,所谓的“黑车”大部分其他手续都合法,只是没取得渣土清运资质。而有从业资质的清运人员再买一辆车套用有资质车辆牌照清运渣土,没手续车辆偷偷上路清运渣土,都属于违法行为。
  研讨会上,一位无资质社会清运车辆从业人员坦言,“如果我能挂上牌,也不会顶着随时会被罚款的风险跑黑渣土车。而且没挂牌就不能进入工地,也没有资格进消纳场倾倒。”他说,因为不能取得资质,他们就不敢在线路上跑,担心遇到交警、城管等执法人员检查,一旦车辆被扣,就面临罚款,甚至面临拘留的风险,“没有资质清运渣土,利润不敌罚款,而且还担惊受怕。我已经打算把车卖掉。
   焦点2
  车主询问能否“黑变白” 回应称这等于默许违法
  既然有这么多辆无资质清运车辆,是否意味着存在即合理?能否将“黑车变白”?一位参会人员提出这一问题。
  “这个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将黑车变白,就等于默许违法行为,不仅会‘抢了’合法车辆的饭碗,还有可能会让更多无资质的人效仿,先将车买来再伺机‘洗白’,这将加剧治理难度。”吴冯说,但未来可以探讨建立良性循环方式,疏堵结合从体制机制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原朝阳建议,在治理无资质社会清运车辆时,将它们和正规车都置于同一公平平台,如果“黑车”没有违法、有良好行驶记录,需要增加有资质车辆时,可优先考虑这些车。
  “法律具有严肃性,政府出台法律法规不可能朝令夕改。”张麦昌分析,所以若让“黑车”变白,就是将违法变成合法,就是践踏守法者的合法权益。
  “2011年底,将大部分社会上的渣土车纳入公司化运营。今年年初,由于社会需求激增,我们又批复了900辆符合资质渣土车上市,但根据条例,2014年1月7日以后购买的车辆无法拥有资质。”王俊峰说,“在政府出台限购令之后还购买车辆,肯定无法获得资质。
  王俊峰还说,23家有资质车队只要违反规定也会受到处理,未来将违法车清除出去,保护并增加守法车辆是主要方向。
   焦点3
  偷倒乱倒的最重要根源 土方量太多 消纳场有限
  “你们自己对偷倒乱倒的根源最清楚了。”研讨会上,面对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位无资质清运从业者说。
  对此,王俊峰回应,这与近几年西安每年产生的土方量仅次于北京和天津分不开。王俊峰说,据2013年初统计,西安每年的渣土清运量为4610万吨,但消纳场却有限,消化能力也捉襟见肘。而且这个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随着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这一矛盾也就越来越突出,一些工地和车辆就借此乱倾倒。“所以,目前我们倾向于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将垃圾作为资源,就地消解一部分。
  王翔说,除了消纳场所的问题,无资质渣土车无法进入消纳场也是乱倾倒的症结之一,这些车辆只能寻找偏僻处倾倒;还有从业人员为追逐利益,多拉快跑,也会偷倒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