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安纪录片制作人生存状态为拍片卖房卖车

22.11.2016  16:07

  在西安影视圈有一群执着的追求者,他们出于对纪录片这个独特的影视艺术的挚爱,深入到陕北高原、关中乡村、陕南水乡,拍摄记录三秦大地所发生的社会变化、风俗民情、原生态的生存状态,以专题纪录片、人物纪录片、新闻纪录片等形式,用电视和网络平台,向全国乃至世界推介宣传。

  为了拍摄纪录片艺术精品,他们按照程序和规定报选题、拍片花、选景拍摄、后期制作,精益求精。为了解决经费的不足,他们中有人卖房卖车,不惜代价。而在他们的拍摄过程中,为了拍好一个镜头、选好一个场景,更是不厌其烦。夏天,他们忍受蚊虫叮咬;冬天,大雪封山,他们推车前行;吃的是农家饭,喝的是山泉水,拍摄用的车辆成了他们的临时住房……

  由于纪录片受众所限,缺乏拍摄资金,他们只能拍商业广告片获得利润,用于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尽管他们所拍摄的纪录片多次在中国纪录片网、地方电视台、教育电视台以及中央电视台播放,并获得国际纪录片节的奖项,但仍然难以走出缺乏资金、难拉赞助的发展瓶颈,他们中有人被迫改行,有人选择放弃,有人仍然在默默地坚守。

  纪录片《老谢》获奖引起关注

  2016年11月11日,由陕西全景纪录影视公司耗费2年时间,精心打造拍摄的人物纪录片《老谢》获得第22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好作品奖,并入围2016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决赛。11月20日晚,纪录片《老谢》拍摄对象谢万清走进了央视10套科教频道《讲述》栏目,讲述他从一个农民摄影爱好者到农民摄影家的47年坚守、历练和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举办个人影展的人生梦想。

  纪录片《老谢》的获奖,无意中把西安纪录片拍摄制片人这个独特的群体,从幕后推到了前台。该片的导演兼制片人宋满朝,今年40岁,是西安人,高级摄影师,曾做过记者,广告公司经理,从2011年开始从事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先后策划拍摄了《就恋这方水土》《老谢》,短片纪录片《木的琴》入选国家新闻广电总局“百人百部中国梦短纪录片扶持计划”,全国有32部入选,西部地区(包括《木的琴》)在内仅有两部入选。

  “拍摄制作纪录片,曾经是我童年的梦想。我从一个拍商业广告、给企业拍专题片的广告人,在公司发展收益最佳时段,突然转身从事纪录片的拍摄,朋友同事包括我的家人都不太理解。”作为一个70后,宋满朝小的时候看电影,在放映故事片之前,往往加放科学普及、新闻播报、国家建设等内容的纪录片,从那时起他就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拍摄几部纪录片,名扬天下。后来在电视台当记者、自己开办广告传媒公司,一步步接近了目标……

  2012年,宋满朝率领自己注册的传媒公司在给一家金融单位拍广告时,意外获知国家新闻广电总局发起首届《美丽中国》微纪录片征集活动,恰好他遇见了在延安宝塔区农村基层当了30多年的信贷员刘文平和张立强,他们工作的勤奋、执着,以及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经过拍小样、片花,写人物故事梗概,递交申报材料,获得举办方的认同,经过2年时间的导演拍摄,完成了纪录片《就恋这方水土》的拍摄计划。该片经央视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纪录片网播放后,获得专家好评、观众的点赞,2015年纪录片《就恋这方水土》进入前七名获奖提案,获奖金10万元。此后,宋满朝将广告公司改名为陕西全景纪录影视公司,主要精力放在了纪录片的筹划制作中。

  2014年,在筹拍大型纪录片《胶片里的中国》拍摄过程中,宋满朝和他的团队以农民摄影家谢万清为拍摄对象,经过2年多时间的跟踪拍摄,完成了纪录片《老谢》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获得第22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好作品奖,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据宋满朝介绍,目前在西安民间从事纪录片拍摄的,大约有20家影视公司,从业人员200人左右,人员构成,有新闻记者、文娱记者、诗人作家、文化学者、摄影摄像师;由于受市场的冲击,其中有人难耐寂寞,改弦更张,拍广告片;有人从拍纪录片入手,改拍故事片、娱乐片;但还有一部分人至今仍在默默坚守着。

  为拍纪录片卖房卖车

  说起拍纪录片的艰辛,受访者吴先生告诉记者,除了拍摄过程跋山涉水,不辞劳苦,拍摄制作需要的资金是最大的短板,为拍摄一部反映关中民俗的纪录片,吴先生把自己的爱车低价卖出,才使片子的拍摄得以完成,三年后才收回成本。

  对此,陕西西诺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青年作家、陕南文化学者陈非也深有感触。2013年春天,陈非正走在陕南民歌采风的路上,挖掘整理陕南的歌谣、戏曲、民间传说,随后结集出版了《我有南山君未识》和《在陕南发现中国》两本文集。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他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考察与调研后,查阅了大量影视节目,注意到从2003年至2011年,几乎没有一部反映“南水北调”的纪录片。为了填补此项空白,他下决心拍摄一部以陕南山水为线索,以陕南生态环境为主题,深度解读陕南南水北调的纪录片《汉水清流》。

  初步策划方案弄好后,陈非上北京联系电视台寻求帮助,到汉江上游实地考察,而拍纪录片《汉水清流》首要问题是资金来源,在他的说服下,一位煤老板赞助资金1000万元,他兴奋的一夜都没有合眼,可当他准备开机时,那位最初答应提供赞助的煤老板却中途变卦,不愿伸出援手。

  眼看就要到年底了,陈非不愿耽误时间,到西安一家银行申请贷款,但银行方面表示,贷款需要担保或者质押,他找不到人担保,只能狠心卖掉自己的房子作为首笔风险资金,一时间他没了住处,只能搬到办公室住宿。就这样,他怀揣70万元卖房款,以导演兼制片人的身份,从公司20位工作人员中抽出7人,组成拍摄小组,奔赴陕南山区、汉江源头实地取景拍摄。为了赶拍摄季节,冒雨进山。2014年2月9日西安下着小雨,翻过秦岭却是大雪纷飞,采访车在雪地里无法前行,最后只好推着。

  《汉水清流》摄制组夜里3点起床工作,晚上10点收工已经是常态,而一遍遍重新拍摄的事情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两年里他们70次的转场,30多次往返于西汉高速,一次在西汉高速上行进中他们的汽车被一辆宁D牌照的大货车从后面直撞过来,摄制车被毁。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大货车司机竟然没有办保险,造成的损失大多只能自己买单。陈非说,幸亏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否则,这部凝结他多年心血的文献纪录片《汉水清流》,将面临夭折的命运。经过2年多时间的拍摄制作,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国家地理栏目组和陕西省委宣传部、西安市委宣传部的鼎立支持下,纪录片《汉水清流》终于圆满收官。2015年10月12日—16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连续五天播出,获得巨大反响,一时间好评如潮。

  纪录片《汉水清流》播出后,制片人陈非又开始筹资投拍反映陕南女大学生村官热爱家乡奉献家乡,在经济和环保这个两难的问题上如何守住环保红线求发展的电影《定军山情歌》,并担任该片的导演,影片大获成功。作家陈非完成了纪录片制作人向故事片导演的跨界转换,但他表示,一旦有好的题材,他还会继续走拍摄纪录片之路。

  纪录片拍摄需与市场经营相结合

  所谓纪录片,就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又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两种。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早的纪录片就是《定军山》。

  要进行纪录片的拍摄,首先,要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购买专业摄影机、电脑、摄影专用车辆,成立工作室或传媒公司,拍摄职员包括导演、摄影、配音、剪辑、制片等,为了节省开支,提高效率,一般导演和制片人由一人担当。

  据西安纪录片制作人宋满朝介绍说,选题策划的成功与否,是决定片子拍成后,能否被市场所接受的关键所在。在有些国家,纪录片提案大会既是最市场化的方式,也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提案一旦通过,就有成熟的项目监理规范拍摄过程中的质量、成本,从而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如今,中国纪录片的拍摄也采取这种模式。但扶持资金的提供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对参与提案的拍摄团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记者采访中,大多数纪录片从业者认为,困扰行业发展的最大难题仍然是资金问题。其次,入行门槛太低,没有任何限制,投入拍摄的纪录片具有一定数量,但质量无法保证,所拍的纪录片得不到认同和播放,造成资源浪费。

  对于以上情况,西北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系主任、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张阿利表示,西安纪录片拍摄制作人怀揣梦想,为了拍摄纪录片,采取“以商养文”的方式,弥补拍摄经费的不足,同时在拍摄的过程中,深入基层,深入社会。题材选择从小角度切入,抓拍感人的细节,小作品表现大题材,为了艺术,孜孜追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点赞。但是,仅有热情还是不够的,纪录片的拍摄,不能只顾艺术,不顾市场。其实,好的文艺片、纪录片也有营销市场,也有其交易平台,如果把业余拍摄制作和专业相结合,把纪录片拍得更成熟,这一点,致力于发现和传播优质纪录片的民间组织“瓢虫映像”做得非常好,他们一方面抓纪录片的生产质量,另一方面与市场接轨,抓宣传营销,两条腿走路,只有这样,纪录片的未来才有出路,才能长期生存发展。(记者 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