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鼓楼的日与夜:或晨光绚丽 或流光溢彩

20.10.2014  09:44

  西安钟鼓楼的日与夜:或晨光绚丽 或流光溢彩

  位于市中心的钟楼和鼓楼,是西安的地标性建筑,这“哥儿俩”建于明洪武年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所谓的“晨钟暮鼓”,指的是清晨敲响钟楼上的钟,傍晚时击响鼓楼上的鼓向全城居民报时。晨来暮至,昼夜交替,钟鼓楼见证了西安城数百年的沧桑巨变。近日,西部网论坛网友“『地理』学家”用相机记录下钟鼓楼的日与夜,不论是晨光绚丽的清晨,还是流光溢彩的夜晚,钟鼓楼都是一样的美。

  西安钟鼓楼:

  西安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每边长35.5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西安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西安鼓楼始就在钟楼旁边,相距仅半里。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之一,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早。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洞。古时楼上悬挂一面大鼓,傍晚时击鼓向全城居民报时,故称鼓楼。鼓楼里还有中国鼓文化展,共展出国内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各种鼓13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