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助力西安成为创业创新之都

20.11.2015  12:36

  [导读] 具有崇高使命者,往往能创造历史。2015年,把古老西安打造成“一带一路”创业创新之都的重担,落到了西安高新区的肩上。

  具有崇高使命者,往往能创造历史。2015年,把古老西安打造成“一带一路”创业创新之都的重担,落到了西安高新区的肩上。于是,助力西安成为一带一路的创业创新之都,为西安这座伟大古城注入鲜活的创新DNA,就成了西安高新区的光荣使命。当然,这也是置身中国伟大的创业创新时代,西安高新区成长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伟大机遇。

   光荣的使命 伟大的机遇

  2015年9月国务院的一纸批复,激发了西安高新区助力西安成为“一带一路”创业创新之都的热情。

  当月初,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长株潭、天津滨海、成都高新区之后,全国第9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意味着西安高新区从此可以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

  批复要求,科技部和陕西省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西安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同意西安高新区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在科技成果转移与转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科技金融结合、军民融合、人才聚集、产城融合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把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同意将西安高新区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统筹指导,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事实上,在此之前,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的道路上,高新区始终没有停止探索。三星电子、中兴手机、新能源汽车和强生供应链基地等“旗舰”项目的先后落地投产,使得产业链条日趋完善,聚集优势不断增强,涵盖半导体、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的一批千亿元产业集群正在逐渐形成。始自2004年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国际化经营,终于在2013年结出硕果千亿产业硕果。软件服务业成为西安市收入过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集群。 2011年4月启动运营的“科技大市场”,已成为面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公共基础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交易市场化的强大平台。

  为全面助力西安市成为“一带一路”的创业创新之都,并将此使命转化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机遇,西安高新区围绕创新驱动确立的“先进制造业2025攀登计划”、“特殊人才跨越计划”、“出口倍增计划”和“软件信息服务业赶超计划”等四大宏伟计划,并在“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1235”发展战略,即围绕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明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创新中心和“一带一路”创新之都的战略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国际化提升和产城融合三大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主导产业跃升、高端人才跨越、国际化水平提升和环境承载能力改善五大工程,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实现在全国从跟踪、并行到领跑的跨越,推动西安高新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创新看西安 创业去西安

  2015年夏天,一场轰轰烈烈的创业创新大赛,引爆了古城西安。

  由西安市科技局、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办、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承办的2015西安市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众创空间与创业投资峰会,点燃了古城西安的创业创新激情。期间,有884个参赛项目、116家创投机构、12位创业导师,掀起了西安创新创业的新热潮。

  如今,创新看西安,创业去西安,已经成为西安高新区创业创新的一块金字招牌。

  “创途在XIAN”就是一个鲜活例证。

  “创途在XIAN”是西安高新区设立的专业服务小微创业项目的预孵化基地,基地刚一落地,即有47个科技创业项目入驻,其中6个项目共获得天使投资2250万元,累计举办各类活动253场,日均超过1场,参与创业者超过1.1万人次。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而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平台的支撑。近年来,西安高新区通过统筹科技资源,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圈。

  2015年7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西安市将通过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公共服务、激发人才活力等六大举措,释放创业创新主体活力,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潮流。计划到2017年,使创业群体不断壮大,实现全市小微企业总数翻番,新增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7万人;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形成100家能有效满足创业创新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新型创业孵化载体;创新成果更加明显,全市年技术合同成交额800亿元,企业拥有授权专利总数达3.8万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0家,小微企业年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

  西安高新区积极响应西安号召,制订了《“创业中国”西安高新区行动计划(2015-2020年)》,提出在未来五年中,将助力西安市打造“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之都,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古城西安打造城市产业的靓丽“新名片”!

  资源大整合 协同共飞跃

  为有效激活创新资源,构建开放式创新创业系统,西安高新区以10亿元专项资金和50亿元引导基金聚焦支持创新创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并积极与市科技部门携手,与西安交大和光机所进行全面合作,统筹产业链和创新链研发力量,加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逐步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源头性创新能力。

  西安科技大市场是西安高新区与西安市科技局共建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2014年实现技术成果交易350亿元,共享大型仪器设备7000多台套,累计为3万多家企业提供服务,已成为我国中西部最活跃的产学研交流中心。西安市和西安高新区每年出资5000余万元,对技术转移交易的供方、买方、中介方给予补贴,引导和推动西安市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010年的9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530亿元,每年递增100多亿元,有效推动了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

  2015年6月份,西安高新区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筹备共建创新创业生态平台,探索大学、企业、政府互动共进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而与西安光机所合作的光电协同示范基地,也成为科技创新的典范。

  在各方努力下,西安高新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日趋活跃。2015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企业实现专利申请8600件,专利授权4500件,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70亿元,吸纳大型仪器设备入库共享累计达到7500台(套),为企业提供加工、检测等共享服务累计近7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