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陕西日报》: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的责任——来自我省食品药品监管一线的报道

27.01.2015  12:07



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50127/html/page_09_content_000.htm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全省新的监管体制全面运行的开局之年。陕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持续保持走在全国前列的态势,不断推进依法监管、从严监管、科学监管和规范监管。建基层所,消除了监管盲区;倒逼生产经营户重视食药安全;大排查,摸清底数,为食药监管夯实了基础;能力建设,锤炼队伍,为严格执法铺平了道路;讲诚信,唤起企业的责任意识,为食品药品安全净化出一片天空;政务公开,简政放权……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以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以责任和担当捍卫群众的期盼,全省没有发生一起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监管改革增活力  打通“最后一公里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年味也一天天浓了起来,而作为与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打交道的基层监管人员,更是忙的不可开交。不久前,笔者来到了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该所位于镇上一个宽敞的院子里,执法处理室、执法档案室、罚没物品库、快检室等一应俱全,还有执法车辆、传真复印机等,甚至还有厨房、洗浴室、休息室、卫生间等各种设施设备都一应俱全。 
        “现在办个家宴麻烦着哩,我们自己采购要把关,镇监管所也把一道关。他们到事主家检查我们采购的米面油、鸡鱼虾、熟食什么的,还在人家大门外贴张公告。这公告比打开的报纸还大,上面还有监督员的电话。要是公告上标注不合格,我们和事主脸上都挂不住啊。”志强干菜店的老板李志强在刚为村里张家办喜事采购完干菜后向笔者说道。 
        据了解,黑池镇监管所是建设的较为标准的监管所,早在2014年7月份,就已经通过了省食安办组织的第一批基层监管所建设验收标准考核,概括地说就是“十个一”:有一处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一台执法车辆、一套快检设备、一部投诉电话、一台传真复印机、一台打印机、一台摄像机、一部照相机,每人一台电脑和一套办公桌椅。办公场所、库房、检验室、会议室等总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考核中还要求建立应急处置、廉洁自律等各项工作制度,并要与当地公安派出所建立执法办案的联动机制。在我省,像黑池镇这样通过考核验收的基层所有373家。 
        陕西有107个县1400多个乡镇,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镇(乡、街道办)新设立了1369个副科级的食品药品监管所,明确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派出机构。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出台的《食品药品监管所建设验收标准》明确规定,对验收达标的基层监管所,省财政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每所补助50万元,大大提升了地方政府建设基层监管所的积极性,也有力推动了基层监管所的规范化、标准化。 
        注重品种监管模式探索,加强制度建设,是食药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审批事项由39项精简合并为25项,下放12项,取消2项,精简比例达到了35.9%。各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以市政府或食安委名义,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监管制度和管理办法。 
        主动作为摸家底  排查隐患促监管  
        我省食品药品监管在体制改革和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成效显著。机构改革后,我省将工商、质监、食药监、卫生等多部门的食品监管职能统一了起来,变分段管理为分段和品种管理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新体制下,全链条监管的对象底数急需摸清。食品药品行业中,陕西到底有多少厂家?生产经营状况如何?有无许可证?有无安全隐患和风险?有无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心系百姓饮食用药安全的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强力推进食品安全百日风险大排查活动,主动摸清家底。 
        根据排查,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生产经营户约30.79万户,已为28.91万户监管对象建立了电子档案。排查期间,全省共整顿规范食品企业、经营户43947户,处罚4393户,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3起,取缔黑工厂、黑作坊、黑摊贩285个,查处总案值365.9万元,处罚总金额1290.3万元,查获伪劣食品、不安全食品总金额160.7万元…… 
        这是全省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专项行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一组数据,在历时200多天的大排查期间,省市县乡四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精心部署,稳步推进,从城市到农村、从监管环节到监管品种、从有证企业到无证摊贩,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细分为14大类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了安全风险大清查。同时,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领导组成6个小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食品专家、行风监督员等全员参与,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工作方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第一手的真实资料。各级监管部门全覆盖排查,将专项整治、基层监管所建设、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有机结合,开创了监管新里程。 
        摸清家底,让食药监管有的放矢,从而向着规范化监管的道路大步迈进。 
        提升能力强素质  优化作风树形象  
        不久前,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的阶梯教室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副局长张志登上讲台,讲授《如何应对投诉举报》的专题讲座。一个又一个案例与招数,让来自基层监管所的110名所长们听得心潮澎湃。尽管每期培训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时间,但依然让前来听课的基层食药监管所负责人们感慨万千。宝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千河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卢钧说:“我是从乡镇政府划拨到基层监管所的,最头痛的就是这个系统专业性太强了。我们第一次接触监管工作,想管却不知道怎么管。曾经把查处的大量过期食品直接拉走,也没有登记,后来才知道不能这么做。希望这样的培训班多开几期。”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胡小平告诉笔者:“重组后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成员组成多样,包括工商、质监、复转军人以及其他部门调配的人员,对食药监管不熟悉、不适应。我们加强队伍建设,就是着眼建立一支‘信念坚定、监管为民、严格执法、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监管队伍。” 
        为了搞好培训工作,省局编写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简明实用手册》,依托高校分期对686名基层监管所长进行了业务轮训,为各市县培训了60名业务师资。全省各级监管部门通过以会代训、业务交流和集中培训等方式,对所属工作人员全部进行了一次培训,基层监管人员“不懂不会”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能力建设使全省监管水平稳步提升。严格了市场准入,注重从源头把好产品质量关,完成省级食品许可现场核查760家,实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市场准入合格率100%。圆满完成全省“两会”、“清明黄陵公祭大典”、“西洽会”、“第二十七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和“杨凌农高会”等81起保障任务。全省餐饮企业量化分级评定率占到许可企业总数的95%。全省有18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通过提升改造取得了新的生产许可证,144家医保定点药店开展了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试点工作。我省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保健食品和保健品许可、清理换证。完成国家食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2665批次,合格率在92.8%以上,保健食品监督抽验和风险监测合格率较去年提升了24.8个百分点,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加强对GMP、GSP检查员培训,对通过认证企业开展跟踪检查,强化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动态监管。 
        凝聚合力抓落实  共铸诚信大格局  
        针对公平诚信的食品药品市场秩序还没有建立的现实,不摆困难、不讲条件,在2014年年初召开的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胡小平明确指出,建立食品药品企业诚信制度,按诚信等级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奖优惩劣。为此,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建立了食品药品企业诚信档案。计划在2年内,逐步建立起覆盖食品药品安全全过程的信用体系。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建食品药品企业信用档案,实现“一户一档”,按照守信、基本守信、失信、严重失信四个等级,对企业量化分级;建企业“黑名单”制度。推进监管诚信建设。建督查档案,实行“阳光审批”;建行政问责和追究制度,受理企业、群众的质疑和投诉。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筹集资金430万元,建设12331投诉热线,在全省各地市已全部开通,与网站、政务微博、局长信箱和来信来访等共同构建了便捷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为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我省每年拿出1000万元重奖举报人。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曾经是2014年全省群众十大愿望之首。群众的期盼就是全省食品药品监管者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答复铿锵有力:“如果连群众最基本的要求都得不到有效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诚信体系建设的初衷就在于此。推进企业诚信,定位于把混杂在这一体系内假冒伪劣的“南郭先生”清除出去;强化监管诚信,定位于加强自身建设,不作“东郭先生”,提升政府公信力。
        诚信体系建设得到积极响应,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技术检测机构和100家食品药品企业做出诚信承诺宣誓。宝鸡市建立了“食品企业红黑榜制度”;西安市碑林区按照药品零售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对全区290家药品零售企业进行2014年度信用等级评定。 
        重典治乱,严打违法违规行为。白水县法院根据县食药监管局和公安局等部门的调查取证,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别对生产销售毒豆芽的皎某、王某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江苏省淮安楚洲区82岁的胡炳华老人给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写的一封投诉举报信,使得他在网上购买假药的事情得到了解决,正规药品生产厂家还特地免费给他提供了10盒药品。 
        秉公亮剑,规范监管者行为。西安市某医药连锁公司下属一家店涉嫌无证经营保健食品,该店所在的食药监管部门个别执法人员碍于情面,违规制作相关执法文书,并篡改了行政处罚时间,帮助企业逃避省局的处罚。省局将此案移交当地纪委,分别给予4名当事人撤销党内职务、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等处分,并在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进行通报,引起全系统震动。 
        以监管部门自身诚信带动和推动食品药品行业诚信,使监管效能和公信力不断提升,食品药品企业质量诚信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一个健康有序的食品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全省正在形成。 
        示范引领铸品牌  深化创建保安全  
        为发挥食品安全示范引领的作用,我省陆续出台了《推进全省食品安全放心县(区)创建的指导意见》、《放心县(区)创建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全省有46个县(区)开展创建工作,太白县、户县、镇巴县、山阳县已通过达标验收。通过开展放心企业、放心产品、放心乡镇、餐饮安全示范街等创建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县域食品安全水平。这一做法受到国务院食安办的肯定。2014年8月份,国务院食安办提出开展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并将我省与河北、山东、湖北4省作为试点省份。 
        在2014年11月召开的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启动会上,副省长祝列克强调,要以创建食品安全城市为引领,全面提升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为切实做好创建试点工作,我省选取西安、宝鸡、韩城和杨凌示范区作为首批创建城市,制定下发了《陕西省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要求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要有专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公安机构、监管部门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立案查办,查办率100%;重大违法案件移送率、结案率达100%;行政区100%的生产企业和90%的经营企业要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及时发布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黑名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和食品生产企业召回制度,应召回食品召回率达到100%;行政区域内参加量化分级管理的餐饮服务单位不低于持证单位数的90%,参加量化分级评定单位的公示率达l00%。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率达100%。 
        重拳出击“零容忍”  强化监管提效能  
        食药安全始终是百姓大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2014年以来,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抓好食品药品规范入手,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重拳出击,对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 
        2014年我省在食品领域,强化节日期间和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监管。先后组织开展了食用明胶、水产品、食品标签标识、白酒和桶装水、肉及其制品、辣椒及其制品、农村食品“四打击四规范”、校园周边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在药械领域,先后集中开展了药品委托生产、处方药、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销售、医疗器械“五整治”和违法广告专项整治等。 
        加大相邻省区之间食品药品稽查机构工作协作力度,我省牵头建立了西北五省区稽查合作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配合,有效推动全省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落实,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式联动打假机制和合作备忘录,按照“属地联动、快速出击、密切配合、依法办案”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出台了食品药品违法案件处理审批规定和会议制度。 
        据统计,全省立案查处案件14498件,涉案金额2159.91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23件,配合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72人,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10个,21家医疗器械企业责令停产停业。先后查处了汉中李某夫妇生产邮售假药案、周某及胡氏家族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等一系列大案要案。发布9期公告,对严重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广告予以曝光,违法广告同比下降20%,有效净化和规范了我省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加大违法违规案件曝光力度,对典型食品案例在媒体予以曝光。真正形成违法者难以生存,犯罪者必受制裁的格局。( 张伟峰  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