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粉娥:四十载风雨行医路 近半生杏林不了情
忠于使命 立志服务农村卫生事业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初中毕业的郑粉娥回到村里,由群众推荐当上了赤脚医生。樊湾村周边方圆几十里,10个村民小组,1500多口人,尽管离县城不远,但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群众的生活仍然极其困苦。村里缺医少药,老百姓都是“小病拖着自己治,大病没钱不能治,得了重病来不及治”,自从有了这名唯一的女医生,大家就习惯了生病都去先找她,文化程度本来就不高的郑粉娥独自起挑全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担,她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和巨大的压力。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她主动要求到县卫校、地段医院、县医院自费学习。学习期间,她刻苦努力、废寝忘食,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学习医学知识,她还省吃俭用,购买医学书籍,订阅医学杂志如饥似渴地自学,逐渐的她成为技能全面、医术精湛的乡村医生。在那个年代乡医是没有工资和福利待遇的,然而郑粉娥从来都不计较,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的,她就给记账赊欠,陈旧的账本上到现在还记录着3万余元要不回来的欠账。在“顶梁柱”父亲去世、乡亲欠账较多、卫生室周转非常困难的时候,邻村的一名乡村医生约她去外地办诊所,挣大钱,面对家里的窘迫,郑粉娥动摇了,决定带着母亲外出。闻讯而来的人们纷纷找到了她:“娃啊,你不干了,我们可怎么办?”乡亲期盼的眼神和朴实的话语,动摇了她的决心,郑粉娥留下了,而这一留,就是一辈子。四十多年来,她在艰苦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下,风雨无阻地挎着一只药箱,在乡间村舍行医,在自家简陋的屋子里为村民治病,为一位位患者解除痛苦,为一家家百姓排忧解难,守护着乡亲们的生命和健康。
无私奉献 感动无数父老乡亲
走进郑粉娥医生的家,第一个感觉就是床多。在每一个房间,几乎都安放着2—3张木床,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些床,都是立过功的,尽管不象原先那样有用了,还是舍不得扔掉”。原来,早在七八十年代,当地的孕妇生孩子,还不习惯去医院,在家里请了年长的“接生婆”来接生,新生儿成活率低,产褥感染等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母婴健康水平。粉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用自己的技术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于是,她对村里的孕妇进行摸底登记,拿着听筒、血压计逐家上门做产检,给孕妇指导保健知识。对那些快到预产期的孕妇,更是上心,天天跑很远的路去访视,或者直接动员让住到自己家里来,亲自照顾到顺利分娩,还要免费给产妇煮红糖鸡蛋吃,再给家属提供吃的、住的,家里每天吃饭、住宿的人经常是二十多个。丈夫笑她:“你不知道是图啥?接多少生都挣不到那些人吃掉的,还天天忙得团团转”,她也笑了:“图的就是母子平安,图的就是用这一双手救人的命。”
就这样,她坚守自己的信念,心系群众的健康,在乡村医生岗位上一干就是40余年! 40余年来,郑粉娥医生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深得群众赞誉,而更令人敬佩和感动的是她那种不顾个人安危,呕心沥血为群众服务的忘我精神。提起她治病救人的感人事迹、感人场景,方圆百里的群众如数家珍,赞不绝口。1985年7月,家住刘湾村陈岭组的孕妇陈晓玲托人捎信说她忽然肚子疼,怕是要提前生了。郑粉娥立即反应到,晓玲怀孕7个月以后一直就脸色苍白,有轻度贫血,她生孩子如果没有医生在身边,该多危险。于是,她简单地安排了一下家里的事情,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邻居,立即准备好接生药具,骑上那辆加重自行车就出发了。到了产妇家里,她才发现情况比预计的还要糟糕,由于孕期贫血和高度紧张,产妇已经整整一天未进汤水,胎儿的心音较弱,极不规律。就在此时,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粉娥犯难了:尽快转送到县医院吧,雨天岭上的山路不好走,还怕时间来不及,不送走吧,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望着屋外如注的暴雨,她果断地作出决定,用自己的临床经验为产妇接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的心也紧紧地揪在一起,不停地听胎心,抚慰产妇,鼓励产妇进食……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一名女婴终于诞生,而产妇却大出血。郑粉娥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儿,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给产妇补液……,终于把产妇的命抢了回来,为了安全,她在晓玲家里陪了3天,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家人,也更不知道丈夫找她都快急疯了,竟然认为她已经被暴涨的麻坪河水给冲走了。这样的惊险和奉献,她一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连夜晚跑近十里路,一口气儿把难产的产妇背到县医院;守着别人家发烧的孩子打吊针,自己的女儿无人照看碰破了头,缝了好多针;带头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没生下儿子便躺在手术台上做绝育手术,因此错过了和母亲见最后一面的机会;给脱肛的孤寡老人一点一点抠粪便;忙着访视慢性病患者,让丈夫去侍候生孩子的女儿…… 就这样,她用无私的奉献,真诚的服务,关切的话语,加上一个又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医疗效果,感动了一个又一个病痛患者,乡亲们由衷地感激她,她却说“我做的都是应该的。”
坚持不懈 努力做好公共卫生工作
公共卫生是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贯方针。郑粉娥深知这一点,始终把预防保健工作挂在心头。可防病不像治病,农村人重治轻防的思想普遍存在,如何落实好防治并举,防重于治的方针,她为此绞尽脑汁。为了提高计划内疫苗的接种率,她主动联系,积极争取村支部和村委会的支持,时常拉上村组干部上门宣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次次列举身边生动的事例唤起人们对预防保健工作的关注、了解、重视。80年代中期,腮腺炎、甲肝流行,郑粉娥亲自上山采摘银花、连翘、茵陈,熬上几大锅,免费给周围的群众,学校师生提供。
2003年,“非典”肆虐全球,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打响,郑粉娥同志不计报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既要抓宣传教育、爱国卫生,又要对体温在37.5摄氏度以上的病人进行监测,特别是对外出返乡的人员,一天测量2次体温,毫不松懈。几个月的“非典”防治工作,家里的麦子被雨水泡得颗粒无收,她自己也消瘦了,累病了,但她无怨无悔。2009年以来,国家实施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郑粉娥的工作任务更繁重了。她说:“国家的政策就是好,原来只管妇女和小娃,现在管慢性病病人和老年人,而且还给我付报酬,我们村医坚决不能叫国家白花冤枉钱”。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樊湾村1350口人,她为每一个人建了一份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患者90人,糖尿病26人,严重精神病12人,儿童103人。为了加强老年人管理,她在约定的日子亲自带领全村老人去体检,免费为他们买早餐,而自己的女儿上大学时借的债,却一分都还没还上。在她的努力下,樊湾村的新农合、公共卫生等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而她自己,也变成了一个经常头昏眼花的老人。在北京工作的两个女儿和退休的老伴,三番五次地劝说她早点下岗,到北京去安度晚年。她却说:“这不是还没有接班人吗?我走了,那一摊子事情咋办?那些娃、那些老人、慢性病病人,谁管呢?”于是,老伴又陪着她留了下来。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好口碑”,郑粉娥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不胜枚举的荣誉,1977年被评为商洛地区先进女赤医;1978年被评为洛南县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1982年被省卫生厅评为模范接生员;1991年因计划免疫工作成绩显著,商洛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2013年被评为第四届商洛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面对成绩,郑粉娥很淡然,她的心愿是:活上一百岁,在乡村医生这个岗位上,至少干满50年。作为山村杏林里一朵平凡的小花,郑粉娥对那一身白大褂,有着多少难舍的不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