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梨滞留土窖为哪般?关注乾县数百万斤酥梨滞销

12.03.2015  11:48

  乾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以北,苹果、酥梨、桃等是当地的优势产业。酥梨的售价会在农历新年前后达到一年中的最高水平,高峰时“一梨难求”,曾让这里的许多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然而,去冬至今乾县阳洪镇数百万斤酥梨滞销,给当地农民收入造成损失。

  数百万斤酥梨难寻买主

  记者前往乾县阳洪镇上陆陌村采访。不少梨农反映,去冬以来,酥梨出现了滞销,上陆陌村一家,就有数百万斤酥梨在“苦等”买主。

  在梨农梁战明自建的土质储梨窖里,记者看到,装满了酥梨的竹筐基本上将土窖装填得严严实实,由于少有买主问津,梁战明很少去梨窖走动。他说,阳洪镇一带是酥梨的优生区,个大、水多、渣少是酥梨的特征,往年春节前后是酥梨的销售旺季,不少农户农历腊月前就能把酥梨售完,而今年的销售形势有些“反常”。

  梁战明说,2013年自家18亩梨园收获了8万多斤酥梨,来自广东、广西等地的客商在年前就将这些酥梨以每斤2.2-2.4元的价格买走,家里去年卖梨的毛收入达17万元左右。“2014年由于梨花遭受冻害、春夏之交旱情严重,收获酥梨5万多斤,由于客商少有问津,这些梨存在梨窖里,基本没有卖出去。而年前,酥梨的价格降到了每斤1.28-1.33元之间,比2013年降了不少。

  梁战明说,2013年,很多客商在酥梨“下树”前就在梨园订购。2014年自家加大了对梨园的投入,花在农药、化肥、套袋等上面的先期投入就达7万多元。“现在这些酥梨还可以在梨窖里暂时存着,天气变暖,如果酥梨还没有销售出去的话,今年的经济损失就大了。

  阳洪镇副镇长乔斌说,阳洪镇的酥梨种植面积在5500亩左右,2014年的酥梨产量达1500多万斤,经过前期销售,现在仍有400万斤酥梨在梨窖里等待“买主”。

  农村电商发展滞后

  记者在上陆陌村采访发现,造成今年酥梨滞销的原因,一是农民近年对梨价有着过高预期,二是农村电商在当地发展滞后。

  乔斌说,2014年10月左右,酥梨的价格每斤1.6元左右,按照往年的价格走势,在农历新年前后会达到梨价的高峰,2013年每斤2元多的地头收购价让农民对酥梨价格有了较高预期,很多农民有待价而沽的心理,农民的销售意识与市场脱节是今年上陆陌村酥梨滞销的直接原因。

  另外,记者在上陆陌村采访发现,这个村的绝大多数梨农在“等客上门”,没有主动出击推销酥梨,也没有“电商”观念。由于没有从电商途径获取酥梨价格的信息,许多农民错误估计了酥梨的销售形势和销售价格。

  乾县果业局局长黄志德说,除去劳动力投入,一斤酥梨的生产成本在0.6元左右,1.2元左右的地头销售价可以让农民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2013年每斤2元以上的销售价格,让农民对梨价有了过高的预期,加上当前乾县农产品销售的电商平台尚未建立、农民的电商销售意识有限,农民对梨价有了不合理的预期。

  黄志德认为,加快建设县级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避免农民经济受损,是迫切要做的事。

  推进农村现代商业发展

  接受记者采访的基层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农村电商在其中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措施,帮助农村电商适应形势需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共青团陕西省委农村青年工作部部长魏延安坦言,农村电商自2009年以来呈爆发式增长趋势,到2013年,仅在淘宝和天猫平台上,从县域发出的包裹就达14亿件,淘宝网和天猫上注册地在农村的网店超过200万家。“阿里研究院与淘宝商学院联合发布的《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指出,未来两年县域网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量超过200万,其中最为缺乏的是运营推广、美工设计和数据分析三类人才。相关调查表明,20%的人认为缺少开店知识,14%的人反映不会设计网店,31%的人认为当前最大的困难是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目前农村青年群体返乡创业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可考虑将农民培训教育与电商发展结合,运用职业农民培训、大学生创业培训等方式,加快培养农村电商人才。

  魏延安说,在农村电商发展上,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包括通信、物流、包装加工等在内的产业链建设,“大的企业要引进,小的创业网店要扶持。通过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扶持县域电商发展平台等举措,促进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电子商务系教授李琪指出,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对农产品滞销问题的协调解决,现在是良好契机。

  他们认为,目前,我国一些农产品的包装、规格比较简陋,而通过电商途径销售的“网货”,需要精细的包装和加工,从农产品到加工产品再到网货,是农产品价格提升的关键环节,相关部门需在这方面对农民进行培训。另外,为了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商务、农业等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电商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落实,从而达到真正的以工补农、以城补农。

  在农村物流平台的搭建方面,李琪认为,受条件所限,农村的物流成本往往较高,农产品及相关工业制成品“出不来、进不去”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农村相当突出,而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邮件递送网络,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将邮政作为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物流平台,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和引领,推动农村电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