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我国研发人员达到世界第二 企业占比77%

27.10.2014  10:52

2014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5日-26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4浦江创新论坛10月25日在上海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

  下为报告全文:

  万钢: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能够再一次走上浦江创新论坛的舞台,浦江创新论坛已经走过了辉煌的6年,大家看到浦江创新论坛的与时俱进,视野越来越广泛,研讨者越来越热烈,影响越来越大,论坛已经成为政府、智库、学术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园区创业投资,越来越高的创新创业者的思想交流和合作交流,本次论坛以协同创新、共享机遇为主题,来自于世界各国的创新者共同研讨抓住创新的机遇,共享创新的成果,将对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衷心感谢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为浦江创新论坛发来的贺信,我们欢迎俄罗斯作为主宾国参加此次论坛,欢迎黑龙江省作为本届论坛的主宾省。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主席最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要求敏锐地把握住世界各地创新发展的趋势,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在最近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做出了部署,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进行了部署,主持召开各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强化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十一届四中全会中央为深化改革作出了部署,8次召开中央领导小组会议,部署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我想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报告一下中国的科技改革创新和进展。与时俱进的中国科技与创新2006年颁布了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绿色创新性国家的战略目标,确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全面启动实施了国际科技重大专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对规划纲要科技重大专项进行了重大评估,对国内外科学技术进步进行了内容分析和预测,有8000多名专家参与了评估和预测,其中包括30多位外国专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深入科技体制的改革,加强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开展了十三五规划研究,我们国家的一系列重大专项和进展,我们看到2008年神州飞天,并且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正在进一步逐步的走向中国的空间站。

  我们前一些日子看到了嫦娥五号嫦娥探月工程的绕、坐、围有条不紊一步步一个脚印的扎实推进,用于北斗高分的卫星系统在国家经济发展各个领域起到作用,北斗系统已经占领了我国市场的产值的10%左右,高分在国土资源环境和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去年东北抗洪救灾中高分一号卫星高效完成了红色烟幕剂评估工作,吻合率达到90%以上,我们看到了载人深浅下层并且实现了航天员和深浅员的空中对话,在此之后我们进行了4500米海水海马号进行了实验,拓哉式光缆调查和小型深海中开发工作,核电中专项工作在引进消化基础上建设世界首套世界核电站基础上再次创新,完成了4100即将开幕,中国自主创新的第四代核电取得新进展,高温反革命商业化电站进展顺利,成功并网发电。在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方面我们从1986年起步,经过10万亿次,2006年以后我们相继完成了3470万次实验,同时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济南等地区建设了开放共享服务于社会的超级计算中心,也就是我们研制的超级计算机已经进入的全社会应用,按照超级部署、稳定支持、动态调整、研用结合的原则,2013年世界上首台5亿次超级计算机天合2号连续三次获得了名列世界第一,重要的是天合2号创新具有高性能、高能效、技术可控的技术特点,既能够用于科学计算,也有技术的显著优势,与此同时我们第四代TDITE成为世界的两大标准之一,并且开始了全国的布局,我们的研发工程设备以及光电设备都进入了前线。我们看到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5年当中,作为信息技术快速升级,它的核心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带动着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智慧城市、网络购物、远程医疗、文化创意等一系列变革创新。

  这是科技创新链在2010年的相关产业的预测,当时他们预测网络零售在2015年可以达到3万亿的产值,今年网络零售可能超过26000亿,这个预测今天看起来科技发展超越了我们设想,生命科学重要领域引发了一系列生物技术,包括基因设计,分子生物的技术,广泛的应用在生物中和生物医药、生物环保、生物能源,在转基因专项当中,转基因大服务推广达到95%以上,在绿色诊断等方面取得了成就,在生物方面生活技术,在太湖、辽河、松花江等领域进行了设计,农业是中国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我们的超级水稻第三代,特别是在滨海地区专门用于开发的四合一新品种应用了生物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农业科技达到42%,主要农作物达到45%以上,耕作达到57%,为沈阳实验室论证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实施粮食工程大面积推广粮食播种,研制出优质高产的水稻、玉米、小米、大豆、油菜等等,我们在渤海粮仓进行示范,取得了单产很高的成绩。我们加大了投入,2013年高达了550亿,2009年以后中国稳居世界第二位,每年上升一位,今年达到第四,我们国家是一个大国,在各个地区都需要有科学的生物,在重大学科领域当中,我们看到1994年以来都有快速的进步,一直到今年达到世界第四,科技投入的结构效益显著,2013年全社会官方公布的结算数字全社会的研发支出达到11846亿,占GDP比重达到2.08,其中说明的是企业和社会的投入占了76%以上,中央财政基金投入达到2700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