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扎实有力

21.01.2015  12:59

  铜川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扎实有力。

  2014年,铜川市城乡低保工作规范运行。设立了市、区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中心,配备工作人员19名,开展了两次信息核对,对城乡低保家庭中8类人群分别按20%-70%的比例增发保障金,月发放分类施保金213.46万元;建立了“1123”低保对象长期末端公示检查制度;在全市干部职工中开展了配偶父母子女“吃低保”专项报告活动,450个部门(单位)29331名干部职工参加了报告。至年底,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83496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2.15亿元。

  医疗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将6个市级、8个区县医院和32个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一站式”定点医疗救助范围,将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65%,累计实施医疗救助8158人次,发放救助金3325.89万元。

  农村五保工作扎实到位。开展了农村五保对象年检工作,切实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管理工作,宜君县中心敬老院被省民政厅评为二星级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田军荣同志被评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保障农村五保对象1517人,累计下拨五保供养金691.64万元。

  临时救助突显“救急难”。修订完善了临时救助制度,成立了市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了《铜川市“救急难”工作实施方案》,铜川市被列为全省唯一一个开展“救急难”工作的试点市;累计实施临时救助4604人次,发放救助金379.47万元。

  社会救助政策广泛宣传。围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颁布和实施,会同市教育局等8个单位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回答群众政策咨询300余人次,提高了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全年组织低保工作人员参加各级业务培训8次,培训16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