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走笔

05.11.2015  10:32

 

                                                              丹影   有幸成为采风团一员与各位师友来到了美丽的铜川,对铜川的自然、生态、人文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采风,深为铜川的自然景观、地域文化与人文环境所折服,让我不得不拿起手中的笔,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诉诸于笔端。               路遥的精神 怀着对路遥的无限崇敬,我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路遥文学纪念馆。 十分感谢省残联、省文学基金会、省残疾人作协和铜川市区残联组织的这次采风活动,它使我有了这次近距离感受路遥精神的机会,当大巴缓缓停在鸭口煤矿的大楼前,我的心便隐隐作痛起来,那是因为路遥在我的心中不仅是一个平民作家,更是一个用生命来写作的伟大作家。 从大巴车上下来,穿过办公楼前的院子进入办公大楼内,沿二楼的楼梯下到一楼左拐,一眼就看到了路遥文学纪念馆。步入纪念馆内,眏入眼帘的是一头牛的雕塑,我一时纳闷,怎么我心目中的文学大师是一头牛呢? 随着讲解员的现场讲解,我渐渐走进了路遥的内心世界。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他有四个弟弟,三个妹妹,作为长子,却不能为父母分忧,全家十口人的生活重担,只能由身高仅有1.5米的父亲来承担。为了生存,父亲不得不将七岁的他过继给他的伯父王玉德。 在父母家路遥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与屈辱。父亲性格软弱,活得窝囊,过的是被抛弃的生活。往往是别人家的孩子把他打了,他多么希望能得到家人的支持,而得到的却是父亲再打他一次。来到伯父家,路遥希望他的生活能够得到改观,但伯父也是农民,家里更穷,他时常为买不起几分钱的一支铅笔而发愁。无奈的路遥只能继续忍受着贫穷,他经常穿的是烂衣服,裤子破了不敢去人多的地方,有人就搞恶作剧,专门把他拉到人群里羞辱他,贫困而艰难的生活给路遥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 路遥在伯父家度过了他的学生时代。伯父和伯母本来是不想让他上学的,他们一心想在土地里培养他,让他成为种庄稼的把式。路遥却坚决不同意,为了证明自己,他参加了县上的考试,结果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可伯父无力再供他上学,就让他砍柴、放羊。他气愤地把绳子、锄头等农具扔进壕沟里,最后通过与伯父交涉,伯父才勉强答应每月给他25斤粮票。正是长身体的路遥,每月25斤粮票根本不够吃,他便利用课余时间,在野地里找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填饱肚子,这段饥饿和屈辱的经历对他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养母靠着乞讨勉强供养他上完了中学,他和家人都希望能够谋得一个公家人的身份,脱离农村进入城镇,进而出人头地、建功立业,赢得人们的尊重。但中国城乡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户籍管理、计划供应等制度,在城乡之间构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本应通过考学而跳出农门,却因“文革”的爆发,升学毫无指望,惟一的出路只能是回乡当农民。 路遥是在仕途被堵死的情况下才决心从事文学创作的。考学无望,仕途无门,路遥只能回到了乡下农村。先当了一段农民后,经他干爸一位村支书的帮忙,便当上了民办教师,这时的路遥,只能以写作来填充他内心的空虚。因他的一首诗作在曹谷溪主持的《山花》上发表,他便被借调到了延川县委通讯组工作,在这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凭借着扎实的文学功底,路遥站住了脚。一年里他创作了50余首诗歌,有六首在报刊上发表,他的这一突出表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别人的质疑声中,他被推荐进入了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从此,路遥的农民身份才彻底得到改变。 路遥真正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是在1976年8月。这一年他从延大毕业后,经过省作协的争取,被分配到《延河》编辑部做编辑。这个看来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对路遥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他获得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条件,文学成为他今后的必走之路,但也注定了他寂寞而清贫生活的重新开始。 路遥一直都在追求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可他的文学创作之路并不平坦。他的第一个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问世后,遭遇了反复的退稿经历,最终因《当代》的慧眼识珠才得以发表,就是这篇以反映文革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在发表后不久,便获得了全国第一届中篇小说奖。 初次的成功,极大地鼓励了他,为了向更高的标准迈进,他没有放松自己,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构思与笔耕,1981年6月,32岁的路遥用了21个昼夜,创作出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 是金子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会发光。《人生》的问世,虽然命运和《惊心动魄的一幕》大相径庭,但在遭遇了退稿后不久,终于获得了成功,《人生》被《收获》发表后,各报刊纷纷转载,还被搬上了银幕拍成了电影,它不但是路遥创作上的里程碑,而且奠定了路遥在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学地位。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扛鼎之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之作,更是让路遥搭上年轻生命之作。《人生》获奖后,处于创作巅峰的路遥并不轻松,他无法忘记与文学教父柳青的一次谈话。柳青说,从黄帝陵到延安,再到李自成故里、成吉思汗墓,需要一天时间就够了,这么大的一块土地,没有陕北人自己写出两三部陕北体裁的伟大作品,就无法给历史交代,而他这辈子也许写不成陕北了,这个担子你应该挑起来。 路遥为此而感动,但要完成教父柳青的嘱托,就需要再来一次超越,而这一次超越的结局是什么,路遥的心里十分清楚,因为,在他创作《人生》的过程中,身体就频频给他亮起了红灯。但为了完成柳青的意愿,路遥不得不开始了向新的高峰攀登。 面对着新的挑战,他要用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做赌注,去完成自己的鸿篇巨著。 《平凡的世界》这座辉煌的艺术大厦,路遥建造的并不轻松,为了这座大厦,路遥放弃了妻子林达在常人看来不算苛刻的要求,仅仅是从文学创作的苦行僧里解脱出来,回归到平凡的生活中,她需要的是生活中的丈夫加伴侣,而不是整天沉浸在故事中的作家诗人。就这么简单的请求,对妻子林达来说,却是一种奢求。在路遥看来,那是在要他的命,因为,一旦选择了文学,就注定了你将终生与清贫和寂寞为伍,要他放弃手中的笔,他一天都活不下去。就这样,路遥硬是咬着牙根将《平凡世界》的第一部书稿完成了。他满怀期望地将书稿寄了出去,却没有达到他期望的那样,在辗转了几个编辑部后,最后《花城》愿意发表,但在北京举行的研讨会上,路遥却遭到了国内评论家少有的棒喝。 从北京归来,路遥的情绪十分低落,他一回到西安,就来到了位于长安的柳青墓前,跪地痛哭,这委屈的哭声里,又有谁能够理解他的悲苦呢? 哭归哭,但哭过了之后,路遥还是做好了向第二部冲刺的准备,因为,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这时的路遥,其生活完全颠倒了不算,生活还十分的简单,饥一顿饱一顿,有时一天吃不到一顿饭,到了半夜肚子饿得不行,就用馒头就大葱充饥。本来在第一部完成后,身体就没有得到恢复,加之他大量透支,身体缺乏营养与休息,在抄写书稿时,又开始了吐血。这时,他哭着对弟弟王天乐说,他这辈子没吃没喝,还打了半辈子光棍。弟弟劝他不要写了,可倔强的路遥却说,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即是累死也要完成《平凡世界》的第三部写作。 早在1985年路遥就去了陈家山煤矿,开始了《平凡世界》第一部的写作。1987年秋,当《平凡的世界》写到第三部,也就是大量涉及到煤矿章节时,路遥又来到鸭口煤矿采煤五区体验生活。一次他从井下的工作面升井后,把安全帽从头上拿下来,往地上一放,坐在井口就走不动了。他对矿上陪同的人说:凡是下过井的人,能生活在太阳底下就应该知足了。 在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日子里,他的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他写作起来非常拼命,而且是一根接着一根的吸烟,没有了烟,就等于停止了写作。   那时矿山的生活过分简单,早晨不吃饭,中午只有馒头米汤就咸菜,晚上有时吃点面条,有时和中午一模一样,写作紧张时,他常常会忘记吃饭,一天有一顿就凑合了。 路遥一天通常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样的伙食无法弥补体力的消耗,这种超强度的写作,让路遥的身体难以吃得消,所以,在书稿完成后,路遥的身体便彻底地累垮了,当他拖着病重的身体被接回西安时,他是多么地希望有亲人能够陪伴着他,让他在亲情的温暖中走完自己的人生。他的期望没有得到实现,就连自己的妻子林达,也在他病重期间,硬是将他从病床上促起来,在离婚协议上签下了路遥两个字,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写自己的名字。         公元1992年11月17日早8时20分,路遥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医治无效,像一头正在耕作的牛撒手西去,年仅42岁。直到这时,我才皤然醒悟到,路遥不就是一头牛吗,他将自己苦难的一生,诠释成了他像牛一样劳作,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人生真谛。 听完了讲解,我再次来到那头牛前百感交集,面对着那头倔强的牛,它的眼中虽然隐藏着几丝哀怨,但头却是抗争着的姿势,表达的是只争朝夕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他让我深深地感悟道,路遥是农民的儿子,他深爱着这片土地,深爱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他所奉献给人们的精神食粮,激励着人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意志和决心。所以说路遥的精神,便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尤其是对我们这些体格不健全的人启迪更为深刻。 大巴徐徐驶出了鸭口煤矿,向着下一站陈炉而去,可我的思绪还沉浸在对路遥的追忆中不能自拔。车里出奇的静,没有言语没有笑声,唯有窗外那密织的雨珠,啪哒啪哒地砸在车顶,仿佛砸在人们的心房上,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陈炉之美 从鸭口煤矿出来,大巴在雨雾中沿着蜿蜒的山路向陈炉穿行。约一个小时后,导游小姐以她那质地的磁性声音说,陈炉古镇到了!这时,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窗外,只见陈炉古镇仿佛睡佛般寂静而安详。 大巴停在古镇的广场上,我们一行来到广场围栏前沿,这时的雨丝密织了起来,透过雨帘向四周观望,只见陈炉古镇四面环山,东面南北山体相连,西面和北面山体之间有一条被雨水冲刷而成的深沟,就像开了一道门户。 处于好奇,我们仔细观察这里的山型地貌,只见整个陈炉呈马蹄状,站在不同的方向观察,又有不同的感觉。在西面举目向东眺望,陈炉就像是一个偌大的长环形烧陶的窑炉,东南北是窑炉的堂壁,西边开放的口子是窑炉的大门,见天的地方是窑炉的天窗,周围的四个堡子便是窑炉的四个烟筒。所以,当地艺人的先祖们受这一地形的影响,他们所建的烧陶窑炉大多都是马蹄形窑炉。 当我们把目光由远及近,近距离地观察后却发现,当地的民居多以沿盆帮依山自上而下修建,一层挨着一层。上层人家的窑底则是下层人家的窑顶,下面一家的窑背,则是上面一家的院落。在这些层层叠叠的窑屋当中,为了减轻下层院墙的压力,人们利用废弃的陶罐来垒墙,这种罐罐墙远远望去,似层层叠叠排列有序的蜂房,让人叹为观止。远眺那一道道用罐罐垒起的院落,在阳光照耀下,简直就是一幅壮美的油画,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沿广场边的台阶而下,当你踏上那条用瓷片铺就的小道时,会感到自己的双脚不那么踏实起来,原来是川源梁峁间布满的古陶瓷碎片提醒你,那上面的每一个花纹,都记载着一段文化,见证并印刻着我们这个民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 顺着一道道弥漫着花草香的罐罐墙下行,把人们引到了陶瓷制品的奇葩---王家瓷坊。走进王家瓷坊仿佛走进了陶瓷艺术的宝库,在这里烧造陶瓷的炉火近千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听坊主介绍,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陈炉窑烧造陶瓷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金代,经元代发展,兴盛于明、清。这里除烧制瓷器外,还烧制了大量建材,位于西安的小雁塔、明秦王府等建筑的孔雀蓝琉璃瓦就是出自陈炉窑。近千年来,陈炉窑火灼灼不息,积淀了深厚的陶瓷文化,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制瓷窑场,陈炉被誉为“东方古陶瓷生产的活化石”。 陈炉还是耀州窑一脉单传的窑场。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瓷窑之一,它以铜川黄堡镇为中心,宋时属于耀州,人们便将这一窑系称为耀州窑。耀州瓷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其造型“巧如范金”、瓷釉“精比琢玉”、“温温如也”而著称于世。至北宋的中、末期,这里的青瓷烧造已达巅峰,形成了“南龙泉”与“北耀州”的对势,与景德镇官窑相呼应,耀州窑虽属于民窑,但由于质地及纹饰的精美,耀州瓷曾一度成为朝廷的贡器。 宋元以后,陈炉成为耀州瓷的主要生产地,产品以青瓷碗、盘为主,多呈姜黄色,装饰以印花为主,刻花次之。明代是陈炉窑的蓬勃发展期。塬上塬下,“郁郁千家烟火迷”,形成“炉山不夜”的奇观。产品以缸、盆、碗、罐为主,多为黑白釉色,绘画、拨花、堆贴、题字等装饰手法并用。至清代,青花和铁锈花成为陈炉窑陈设瓷装饰的主流。 明清时代,陈炉陶瓷生产达到鼎盛时期,镇民800户,俱业陶。据相关资料记载:“瓷场自麓至巅,东西三里,南北绵延五里,炉火昼夜不熄,弥夜皆明,山外远眺,莹莹然一鳌山灯也。”炉山不夜奇观被列为同官八景之一。古人赋诗赞曰:“山外遥看长不夜,星流月奔互参差”。这是当时陈炉瓷业繁盛的真实写照。 陈炉窑青瓷图案古朴浑厚,民间气息浓郁,是世代陈炉人生活感受的真实表达。这里的窑户从挖泥、淘洗、成型到彩绘、烧成,所有工序都能自己完成,所以,这里的制作工艺是纯粹的手工制作,亦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手工工艺。 听了有关陈炉陶瓷制品的介绍,我来到一间制陶作坊里,这里虽然场面不大,但人却显得大气,可以随处拍照,也可与匠人交谈,看得出他们十分地悠闲。无论是年轻的后生还是中年村妇,一个个脸上都写满了快乐与幸福。 走进位于后面的两面大窑,一个用来做坯,一个用来绘画,各有工匠三四人,以大瓷碗为主,还有瓷瓶,花纹色泽均为青花,也有雕琢精细的工艺品,如弥勒佛老寿星像等。观看着那一坨坨乌黑的泥,经过匠人之手,而变成了一件陶瓷工艺品,这其中蕴藏着制陶艺人的聪明与智慧,也反映了我国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让人在观赏匠人的娴熟制陶技艺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文化享受。 最后我们来到前面的陈列室观赏瓷器,其品种繁多,让人目不暇接。茶具,酒具,花瓶,香炉,大尊等。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两件特别的瓷器让人大开眼界。一件是倒装壶,也称良心壶。壶身圆鼓,虚设盖。壶的顶部雕饰双层柿蒂,壶的腹部剔刻缠枝牡丹,下腹饰仰开莲瓣,飞凤型提梁,哺乳狮壶嘴,造型生动逼真。底心雕有梅花孔。使用时,将壶倒置,水由底部梅花孔注入壶腹,故名“倒装壶”。注满水,放正壶,注孔处滴水不漏。设计极为巧妙,集中了捏塑、剔刻、模印等多种装饰手法。纹饰丰富,寓意吉祥,是中国青瓷的代表作;  另一件是公道杯,一种盛酒的容器。杯中直立一龙首,外底部有一漏孔。入注水浅,则滴水不漏,满则水流殆尽。故称:“公道杯”。相传,公道杯是唐王朝的传家宝。寿王与杨玉环婚喜之日,唐明皇赠此杯并问杨玉环可知其用意?杨说:“父皇赐此杯,是教导我们凡事要有适度,不可过贪,否则将一无所得。”皇上含笑点首。公道杯奇巧的造型,配以耀瓷青雅的釉色,洒脱的纹饰,相得益彰,弥足珍贵。 走出王家瓷坊,又来到了镇上的耀州窑陈炉陶瓷展览馆,耀州瓷的历代陶瓷精品眏入我的眼帘。无论是明代时期盛装米面用的瓷罐,还是清代的青花瓷瓶,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瓷罐其器形古朴浑厚,姜黄釉,上面绘着小镇的市井生活,配有诗词题字,散发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让人美不胜收。那瓷瓶器形虽小却舒展大方,上面的花鸟,运笔简练粗放。一眼看去,那清新质朴的模样,就像一村姑,清新悦目而又不失亲切。 在陈炉,除了自然与古朴之美外,还有舌尖上的美味。在体味了自然与陶瓷文化的熏陶后,还没尽兴,加之我们的胃早就不安分了,开始咕咕叫着提意见,一回到广场,我们就走进了广场边上的农家乐接待站,在这里不要说特色美味,仅主人的热情与好客就让人醉了。品着香茗的间隙,热情的主人为我们端来了一碗碗筋道而富有弹性的饸饹面、窝窝面和咸汤面,就这样一碗碗吃一碗碗品,不知不觉间竟吃得站不起来了,好在那些都是些粗纤维食品,不但营养成分多还容易消化,才没有为自己的馋相而窘迫,否则的话就把人丢大了。 观赏了陈炉的制陶工艺,品尝了陈炉的风味小吃,领略了陈炉的陶瓷文化,我们心满意足的结束了陈炉之行。 再见了,陈炉!当我将头伸出窗外,再次打量陈炉古镇时,雨早已住了,天也高了起来,睡佛似的陈炉古镇已经清醒,正在笑迎着天下每一位来此朝拜的客人……。 在返回的车里,陈炉的所见所闻仍在我的脑海里回味,在千年的瓷业发展历史过程中,陈炉古镇积淀了浓厚的陶瓷文化。古窑场遗迹遍布镇区,罐罐垒墙、瓷片铺路以及层层叠叠状如蜂房的民居,构成了陈炉古镇独特的富有油画效果的古镇风貌,民食民膳和民俗风情也是自成体系,二十世纪陶瓷工业遗产与故窑场遗迹古今交织,瓷坊陶吧星罗棋布,古老耀瓷制作技艺仍在眼前展现。这里一切的一切,都将启迪我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眼界将更开阔、底蕴将更深厚。 照金记忆 照金是我们这次采风的最后一站,也是整个采风活动的重要一站。 大巴从新区出来,沿着宽阔的水泥公路向照金驰骋,走着走着,只见公路两旁的墙体上,一把把火炬一面面旗帜似燃烧的火焰,不难想象照金到了。 大巴稳稳地停在车场,还没从车上下来,我们就被这里的红色所感染,顺着笔直的大道前行,道两边是飘扬的旗帜,耳边荡漾着的是红色的旋律。 来到纪念馆前广场,眏入眼帘的是高大而肃穆的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碑,碑高19.33米,寓意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33年,碑身通体采用花岗岩结构。南面刻有“五星圣火”标识,北面刻有照金革命根据地历史沿革,东西两面为深红色浮雕,以照金革命根据地时期场景为题材,碑顶站立的是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三位革命家雄姿英发的巨幅塑像。沿纪念馆台阶拾阶而上,便进入到展览大厅,讲解员的讲解和声光影像一下子把人们带到了长夜难明的峥嵘岁月。 1927年7月,已叛变投敌的汪精卫发动了反革命武装政变,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国民党新军阀在陕西的地主买办阶级的反动统治中心形成,开始大肆缉捕和残杀共产党员及进步人士,许多革命团体被解体,一时间陕西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革命形势一时处于低潮。但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陕西人民,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所吓倒,在中国共产党和陕西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继续高举革命大旗,在陕西和陕甘边地区,燃起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这些辽源的烈火,不但对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也让我们党清醒的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根据地成为革命武装斗争的迫切需要。 照金位于铜川耀县境内,这里山岳连绵,沟壑密布,地形崎岖,山大林深,交通闭塞,虽然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却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地方。于是,谢子长、刘志丹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于1932年2月来到了这里开始革命活动。 根据革命斗争的形势,同年年4月,党中央作出《关于陕甘边游击的工作及创造陕甘边新苏区的决议》,让照金的革命形势迅速高涨起来。这一年5月,经历两当起义失利后的习仲勋辗转来到照金,受刘志丹指导和帮助,已经意识到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积极深入到照金的农村开展革命活动。他白天乔装打零工,晚上秘密传播革命真理,使党的土地革命政策日益深入人心,逐渐建立起牢固的群众基础。也使他进一步熟悉了照金的环境与社情,为日后根据地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2年秋,陕甘游击队为避敌反扑南下太白地区活动,习仲勋受命坚守照金地区继续开展群众工作,为建立照金根据地做好先期准备。红军主力撤离后,照金地区的工作面临巨大困难,刘志丹留下了精干的特务队交由习仲勋领导,但枪支弹药紧缺,在革命斗争异常复杂的情况下,特务队在主力离开不久,即发生陈克敏叛变事件,严重影响了特务队作为当时照金地区最为重要的武装力量。这时,习仲勋果断将特务队拉回渭北大本营,改编为渭北游击队第二支队,整顿和保存了这支武装。特务队在他的领导下,在照金一带打土豪、分粮食、发展党员、组织农会,开展游击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耕者有其田,反压迫、反剥削的革命思想,将苦大仇深的贫苦农民组织起来,秘密建立革命组织。习仲勋还与周冬至一道在冯家岭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武装斗争,开展游击活动,为创建照金根据地准备了条件。 1933年3月,习仲勋奉命调回红二十六军二团,参加由二十六军担负的创建照金苏区的任务,随即被任命为陕甘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政委,统帅全陕甘边区所有的游击队武装。尽管由于受伤原因,担任政委仅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但在此期间,他严格治理队伍,充分发挥党在革命队伍中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了革命队伍。 在照金开展工作时,习仲勋严格按照刘志丹创建照金革命根据地的指示,以照金苏区良好的群众关系为基础,大力发展群众运动,开展群众武装工作。他一村一村地做调查,一家一户走访群众,力图充分掌握当地民情和做好革命宣传工作,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分粮斗争。由于当地群众饱受旱灾造成的粮食欠收之苦,分粮斗争很快得以扩大,收到很好的效果,带动了游击运动的发展。相继组织起了各个乡村农会、贫农会、游击队,组建了农民赤卫队和少年先锋队。这些组织在维护革命秩序、保卫斗争成果、配合红军开展游击战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3年春,由于斗争发展的需要,根据地党政机关迁驻薛家寨,利用薛家寨的险要地势,先后设立了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方医院、兵工厂(修械所)、被服厂、仓库等,使以薛家寨为中心的照金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随着照金革命斗争的不断深入,党的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1933年3月8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在照金兔儿梁正式成立,习仲勋任特委军委书记,领导照金人民深入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进一步发动群众支援红军的游击战争。 1933年8月14日,陕甘边特委和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在照金陈家坡举行了联席会议。会议由边特委书记秦武山和游击队政委习仲勋担任执行主席。会议确定了各种武装力量联合起来、一致行动的决定。对加强红军和游击队的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红军游击战争的一次次胜利,让国民党反动派恼羞成怒,1933年10月15日,国民党陕西警三旅五一一团孙友仁部纠结各县民团,向我根据地大本营----薛家寨发起围攻。以刘文伯为首的大批敌人,兵分几路向薛家寨逼近,企图占领薛家寨,消灭红军。在这危急关头,留寨的红军战士、游击队员、工人和妇女挺身而出,奋勇抗击,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在战斗持续到第六天时,由于叛徒的出卖,红军战斗失利,薛家寨陷落,游击队总指挥李妙斋在这次保卫战中不幸壮烈牺牲。习仲勋和游击队不得不暂时撤出了照金革命根据地。直到1934年秋,红军和游击队主力返回照金,全面恢复并巩固了照金革命根据地,直到新中国诞生。 听完了讲解,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了进一步了解那段历史,缅怀英烈,我又来到了纪念馆的二楼,观看画作展览,怀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意,在一幅幅图片中留恋,深为那些英年早逝的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所感动。 走出了纪念馆,我再次伫立在纪念牌前感慨万千,不禁使我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用我们的微薄力量,积极投身于改革之中,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富裕更富强,才是对先烈们的最好纪念。 接着,我们又冒雨来到了薛家寨下的丹霞地质公园参观,本应是要登山上寨观看当年曾经战斗的地方,却由于下着雨,上山的路被雨雾笼罩着,为安全起见从公园上山的路已被封闭,这样,薛家寨便成了念想,寨上的军械所、医院、被服厂、仓库等模样,只能靠自己来想象了。 返回的路上,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仍在我的眼前浮现,冲锋的号角仍在我的耳边回荡。这一切,是那样的近,又是那样的远……。   雨润铜川   好雨知时节。 盛夏的一场绵绵细雨,无疑给美丽的铜川蒙上了层神秘的面纱,也给我们的采风活动凭添了几分凉意。 也许是天公早就酝酿好了的。一进入6月中旬,天便一天天地懊热了起来,大约持续了一星期后,就下起了雨,酣畅淋漓的中雨下了一天一夜戛然而止,接下来便一直是云来云去的,直到月末的26日这天清早,天气预报还在预报说是多云,可我从商洛来到西安,一进入铜川,细而秘的雨丝就扯了起来,在车窗外织成了透明的雨帘。班车停在道边,我随乘客一块走下车来,行走在人行道的林荫树下,却第一次感受到铜川的雨与别处的雨有点不同,那洒落在行道树上的雨发出的沙沙声,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的迎客曲,让初来乍到的外乡人的心熨熨贴贴,有了如家的感觉。 在盛夏的铜川品雨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铜川的雨是天底下最富有灵性的雨。该啥时候下该啥时候住、该啥时候大该啥时候小,似乎是早已被安排好了的顺人心意。 如果说先一天的雨是迎客的喜雨的话,那么第二天的雨便是天公悲伤的眼泪。按照采风活动的安排,采风的第一站是前往鸭口煤矿,参观路遥文学纪念馆。所以,第一天除了启动仪式外,再没有别的什么活动,这样,雨就任性地大了起来,由开始时的飘飘渺渺到后来的淅淅沥沥,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雨声,在窗外弥漫着,进而成了催眠曲。我一向返铺的毛病在那晚得到了矫正,那一夜我睡得好香好甜。 第二天清早,我从睡梦中睁开惺忪的眼睛,似乎雨不知在什么时候早已住了,从窗户极目远眺,清晨的铜川新区,似乎刚从睡梦中苏醒过来,清静而安详。 吃过早餐后准备启程,濛濛细雨不约而至,密集的雨珠织成的雨帘,让山野一片灰暗,大巴行驶在泥泞的山道上,使人的神情有了荒荒糊糊的感觉。等到了鸭口煤矿,雨便大了起来,那分明是天公为路遥的英年早逝而洒下的泪水。 铜川的雨又是温馨而浪漫的雨。雨在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温暖的同时,也在为那些有情人,传递着爱的情愫。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各旅游景点,飘飘洒洒的雨总是那么不急不缓,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看则漫不经心,实则是有情有意,那一张张笑倩如花的脸,那一双双情意绵绵的眼眸,都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而与雨相得益彰的是哪一双双温暖的手,无时无刻都在温暖着你的心,从陈炉古镇,到药王山公园,从照金薛家寨丹霞地质公园,到王益育才社区,从市图书馆视障阅览室,到市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这种温暖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这种温暖,似无声的细雨,浸润的不仅仅是大地,更是每个残疾人的心田。 在铜川期间,我曾无数次的思考着,铜川的雨为啥与别的地方的雨不同,直到采风活动结束,我才得到了答案。原来,铜川的雨是人文与自然结合的结果,他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注重生态安全与生态保护,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跻身到了全国卫生先进行列,把一个资源掠夺型的旧铜川,变成了一个生态友好型的新铜川。 三天的采风很快就结束了,当我要乘车离开铜川的时候,濛濛细雨又飘然而至,望着窗外那朦朦胧胧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词汇便脱口而出----雨润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