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历史 共铸复兴之梦

10.07.2015  11:38

  本报记者 齐小英 实习生 陈卓珂

  70个春秋过去,但历史的风雨抹不去我们心中卢沟桥连绵烽火的记忆,和平的歌声更不能隐去战争呼啸的枪声。在抗日战争这段腥风血雨的历史中,黄土高坡上的陕西人曾以自己的奋斗和牺牲,为八年抗战写下了绚丽篇章。

  7月7日,在省档案馆开展的《黄河在咆哮——抗战中的陕西》主题图片展,通过450余幅真实的黑白史实画面,再现了中华民族以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团结精神、自强精神,让每一个参观者内心涌动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记忆从抗战时的陕西地图开启。一副人们看似熟悉的版图、熟悉的地名却隐含着不同意义。档案记载,抗战时的陕西辖1个市92个县,人口937万,有国民陕西省政府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两个区域。日本全面侵华,华北、华东、华中迅速落入敌手,陕西成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和华中、中原抗日军民的后方基地,又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在地。保卫陕西、抗击日军、支援前线,就成为陕西国共两党和广大民众的重要任务。

  “这张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中写《论持久战》的照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张是冼星海在指挥《黄河大合唱》。”跟随着讲解员清脆悦耳的声音,不少参观者都高高举起手机、相机拍摄留影,记录下经典画面中伟人、名人历史中的精彩时刻。

  许多照片因为留存太久而发黄发暗,画面模糊不清,只能看出大概的样子。透过展览馆墙壁上一束束暖光灯的照射,参观者们不时俯身向前贴近护挡照片的玻璃,仔细分辨,认真阅读照片说明。

  1938年7月至1940年10月,由四万多名“陕西愣娃”组成的第四集团军主力立马中条山,与日军殊死战斗。集团军司令孙蔚如率领官兵坚守三年,先后粉碎日军11次扫荡,毙伤日军2万余人,一举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占领中国的神话,陕西子弟兵有2.1万人牺牲在中条山下、黄河岸边。“这就是我父亲当年率领17路军抗日出征前,士绅代表在长安县草堂镇饯行送别他时的合影。”一大早,61岁的原省档案局干部孙存朝专程赶到展览馆,看着一幅幅发白模糊的照片,她还是能一眼认出父亲孙蔚如的样子。

  “因为父亲,我对抗战特别是陕西的抗战历史非常关注。”讲到每一个事件、每一次战役,孙存朝都清晰记得。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华儿女地不分南北、民不分老幼,更不分民族党派,汇成了全民族抗战的洪流。除陕北府谷沦陷数小时外,日军未能越雷池一步,陕西寸土未失,成为抗战期间全国未被日军占领的6个省份之一。杨虎城、孙蔚如、张宗逊、李达、张季鸾、李鼎铭、杜聿明、关麟征、胡琏……众多三秦儿女,为民族解放勇赴国难,视死如归,树起了陕西人的精神脊梁。

  置身于陕西人民抗战的史迹中,我们更加认识了抗战中的陕人、陕军、陕西、陕甘宁边区。走进展览馆影音室,参观者正通过屏幕感同身受着三秦子弟在民族危亡之际奋起抗日的难忘岁月。省档案局主要负责筹划此次展览的社会教育编研处处长王展志说,陕西当时对抗日主要有三大贡献,一是大后方,在经济、文化方面,陕西是战时战略物资重要供应来源。二是大联合,国共合作的新局面率先在陕西兴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红军被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新编第四军。三是大进军,三秦军民在黄河两岸吹响了保卫黄河、保卫陕西、保卫全中国的战斗号角,国共联手守卫千里黄河防线,历经上百次战役,确保大西北安然无恙。在陕甘宁边区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国人民永远都不会也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年代。”省直机关工委干部陈鹏时而驻足沉思,时而拍照做笔记,他说,许多照片让人看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但是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面向未来,我们铭记历史就是要从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现实力量,齐心协力共同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