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好人”9月榜发布15人上榜

22.09.2014  17:38

9月份,我省各地共产生15位“陕西好人”。他们中,有农民、教师、军嫂、个体创业者,也有基层的办事人员、党政干部……生活在各行各业,他们也许相貌普通,也许年龄不大,怎么看都只是历史轨迹中极为普通的一分子。

  

  但是,综观他们每个人的故事,有的长年累月践行诚实守信,有的无怨无悔的洒扫奉献,有的深记他恩时刻不忘回报社会,一言一行中却都有着市民不得不学的精彩。

  

  赵银凤 收旧衣服送贫困人群

  

  咸阳人赵银凤退休前是咸阳二纺机职工,今年54岁。

  

  2006年8月,她成立了“银凤感恩普济协会”,唯一的基金就是她的爱心和每月800余元的退休金。

  

  此后8年,她寒来暑往奔走在工厂、社区、街巷之间,挨家挨户收旧衣服,然后将衣服一件件清洗、消毒、分类、打包送给孤寡老人、残疾人等贫困人群。

  

  聂国松 跳水救人腰椎受伤

  

  2012年3月15日下午,聂国松和同事正在西营镇蔓营村开展“三问三解”工作,突然听到有人大喊有小孩落水。飞奔过去一看,一个孩子正在河水里拼命挣扎。他跳下3米多高的断桥,孩子救起了,他的腰椎受了伤,始终不能根治,但他却说从不后悔。

  

  廖泽松 组建中学科技活动室

  

  廖泽松是安康市宁陕县宁陕中学一名教师、科技辅导员。从“白手起家”组建宁陕中学科技活动室到现在。几年时间里,他辅导学生组队参加机器人竞赛,先后夺得十一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陕西赛区选拔赛冠军、全国科技辅导员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王宽忍 18年义务清扫道路

  

  王宽忍是渭南市潼关县桐峪镇沟西村村民,1938年生。

  

  1996年开始,王宽忍自费购置了扫帚、铁锨等工具,坚持对杂物、矿渣进行义务打扫,同时,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交通安全、创卫知识宣传牌提示过路车辆及行人。18年不计回报的坚持,他被人们称赞为“创卫卫士”、“沟西交警”。

  

  盛金兰 开店解决30多人就业

  

  盛金兰1997年随军来到西安,是雁塔区西影路“军嫂饺子店”的创办人。

  

  原本随军而来的她可以享受国家困难生活补助,但她不仅主动放弃补助,还利用创业,帮助30多人就业。开店十几年来,“军嫂饺子馆”因诚实经营,友善待客,多次被评为“光彩文明单位”。

  

  李碧荣 照顾患病公婆无怨言

  

  李碧荣1974年生,生活在宝鸡市千阳县城关镇东城社区。

  

  因为公婆身患老年滑膜炎等疾病,双腿无法独立行走,李碧荣主动扛起了照顾公婆的重担。每遇天气不错时,为了让公婆能出门透透气,散散心,她坚持背公婆下楼用轮椅推着散步。

  

  赵平 200万资助贫困大学生

  

  赵平是延安子长人,早年靠着自己打拼,成为一个白手起家的普通个体老板。

  

  从2009年起,他先后资助了36名优秀贫困大学生直至毕业,累计资助89.9万余元。

  

  今年他再次资助14名优秀贫困大学生直至毕业,预计投入将达200余万元。

  

  魏晓芳 安置下岗失地妇女554人

  

  魏晓芳出生在农村家庭,结婚后,看到独居老人无人照料和下岗失地妇女家庭生活的艰辛,她成立了家政服务公司,三年来,培训下岗失地妇女1657人次,帮助36名学员申请贷款438万元,指导98名学员创办企业,安置下岗失地妇女554人。

  

  金和清 日夜照顾摔伤的继父

  

  金和清1957年生,是陕棉八厂劳动服务公司退休职工。

  

  因为1966年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她在婚后一直和母亲、继父生活在一起,一住就是30多年。

  

  2006年,老人两次意外摔倒导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金和清每天端水端饭、擦屎接尿,坚持到现在,已经度过了2000个日日夜夜。

  

  李军 回馈爱心献血91次

  

  李军1970年生,是西安铁路局宝鸡机车检修厂设备车间一名管道工。7岁时,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亲朋好友和单位同事的无私援手,帮助母亲将他们兄弟仨人拉扯成人。

  

  2000年7月一则献血救人报道带给李军巨大触动,他决心以献血的形式奉献爱心,14年中,他累计献血91次,献血总量达35000多毫升。

  

  谢海琴 银行多给钱主动送回

  

  谢海琴开了一家制衣公司。一次去银行提款,在仔细核对后,她发现银行多付了8000元,就主动把钱送了回去。

  

  2008年底,她与一企业签订了一批服装加工合同,没想到年后原材料大幅度上涨,如果按合同履行要亏赔两万多元。对方得知这一情况后提出适当提价,却被她婉言拒绝。

  

  刘佩林 服侍90岁岳父细致入微

  

  刘佩林1940年生,是中航工业华燕公司一名退休干部。

  

  2008年9月,近90岁的岳父张强突然中风,生活难以自理。已经70岁的女婿刘佩林主动承担照顾老人的重任,每天为老人做饭、洗身、喂药,经过半年调养治疗,老人的病情有了好转。

  

  崔延安 帮助民警擒流窜犯

  

  崔延安1982年生,是延安市延长县县政府机关党委副书记。

  

  2013年4月的一个下午,他接到妻子电话,说有可疑人员在撬邻居的防盗门。一边报警一边迅速往家赶,刚进小区,崔延安顾不上危险,用身体堵住大门,任由窃贼撕拉扯打,身上多处被打伤抓破,为民警赶到争取了时间。

  

  刘亚玲 放弃高薪回乡办医院

  

  刘亚玲1963年生,现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丰京医院院长。

  

  2005年,在西京医院工作了数十年的刘亚玲放弃高薪辞职回乡,办起了乡村医院。

  

  6年时间,从医院健康走出的群众数不胜数,乡邻和刘亚玲的感情也似同兄弟姐妹。

  

  耿正秀 照顾失明婆婆19年不弃

  

  耿正秀1951年生,是安康市白河县小双镇红椿村村民。

  

  19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双目失明、体弱多病的婆婆,不离不弃,无怨无悔。

  

  1995年,婆婆陈回秀因病双目失明,常常发脾气、耍性子,她不仅没有嫌弃婆婆,还日夜陪伴在婆婆身边。2013年9月,她被评为第三届白河县孝老爱亲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