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版)《陕西日报》:监管为民第一线 保障安全做先锋

29.09.2014  18:28

这下好了,不用出镇,我的许可证就办好了”。镇巴县青水镇苗乡农家乐的老板黄连斌拿着刚从镇监管所领回的《餐饮服务许可证》高兴地说:“我们这离县城60多公里山路,以前为办证要往县城跑三四趟,这下可好了,自从镇上成立了监管所,平时来检查指导也多了,办事也不用往县城来回跑了。” 
    汉中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成立后,为方便群众办事,缩短服务群众的“距离”,汉中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简政放权,将食品流通行政许可、餐饮服务行政许可全部下放各县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县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亮出“权力清单”,进一步精减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并积极探索服务群众新举措,将行政许可的受理从各县区政府行政服务大厅,下放到各镇(街道办)监管所,并负责现场检查和指导规范。广大群众,尤其是偏远山区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 
    据汉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大鹏介绍,2013年底新一轮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以来,汉中市政府以提升基层群众饮食用药保障服务水平为目标,狠抓镇(街道办)食品药品监管所建设,全市市、县、镇三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围绕“抓基础、强基层、提能力、控风险、保安全、谋共治、促发展”的总目标,开展“业务大培训、能力大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基层能力建设活动,努力提升监管能力,将监管所建设成食品药品监管的主力军。 
    按照“一镇(街道办)一所”的原则,全市187个镇(街道办)均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所,落实人员编制1009名。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500万元,用于基层所办公设备、执法装备的配置和监管所启动资金,全市累计解决基层所办公室用房2.1万平方米。勉县政府还投入162万元,为全县19个基层所配置了全新执法车辆。
    汉中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市县镇(街道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对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的机构设置、队伍建设、职责任务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市食安委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财政局联合发文要求将基层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足额保障。市食安委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积极推进全市各县区基层所标准化建设,按照《陕西省镇(乡)食品药品监管所建设验收标准》,将基层所标准化建设列入2014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量化考核指标,要求各县区年底前80%的基层所达到建设验收标准。各县区按照“十个一”标准,全面推进基层监管所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市十一个县区的187个镇(街道办)监管所均已挂牌成立,人员到位582人,所长到位率61%,有5个县62个基层所已向省局申报验收。省局首批对南郑、勉县、洋县3个县39个基层所建设情况进行了验收。 
    各基层监管所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方法,建立了工作例会、划区包干、量化考核、风险排查等机制,并在日常监管中推行痕迹化监管,将辖区内每一个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单位的监管责任都落实到人,规定了每天、每周、每月、每季监管任务和工作重点。今年3月份以来,在全省统一部署开展的食品安全风险百日大排查中,基层监管所作用充分发挥,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排查食品生产经营户合计34082户,尤其是摸清了全市10049户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等“四小”单位,为下一步消除监管盲区,加强“四小”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奠定了基础。 
    基层监管所虽然组建成立还不到一年时间,但是,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风险排查、稽查办案、科普宣传和服务群众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南郑县新集镇许营村一村民对记者说起在自办家宴时,差点将野生“毒蘑菇”做成菜时,仍心有余悸。“幸亏镇食药所的同志发现及时,要不然后果真不敢想。”今年7月,该村民家里办喜事,在采购原料时,牛肝菌中混入了外观极相似的剧毒蘑菇网孢牛肝菌。接到村上报来的自办家宴备案登记后,镇监管所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了食材中的有毒蘑菇,避免了一起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镇(街道办)监管所组建以来,各监管所在日常监管中,将学校食堂、高风险品种生产经营企业作为重点单位,重大节假日、炎热季节作为重点时段,将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中易发生问题的环节作为主要风险点,加大督导检查、风险排查力度,及时消除隐患,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食品药品监管所是日常监管第一线、稽查执法第一线、科普宣传第一线、服务群众第一线,下一步,汉中市将继续加大基层监管所建设力度,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将基层监管所真正锻造成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生力军。

 

做群众的 舌尖卫士

——记汉中市汉台区北关街道办食品药品监管所

 

做群众的“舌尖卫士”,是汉中市汉台区北关街道办食品药品监管所的职责,监管所成立以来,北关街道办先后投入资金6万余元大力推进完善食药监所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并组建成立了北关街道办事处食品安全委员会和由辖区15个村(居)专兼职人员组成的食药安全协管员队伍,在辖区内编织了一张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食药监管大网”,确保监管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汉台区北关街道办地处汉中市中心城区北大门,总人口约12万人。在全省统一部署开展的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活动中,辖区共排查登记各类食品监管对象单位1460家。今年以来,北关街道办食药监管所联合区食药监局稽查部门和公安部门及时查处了一批食品、药品、保健品违法案件,有力地震慑了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违法行为。 
    针对家庭宴席已成为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里严格实行村(居)家宴申报备案制度,凡举办3桌以上宴席或就餐人数达到30人以上的,由所在村(居)委会协管员提前48小时向办事处食药监管所申报,监管所派人深入宴席开办场所开展检查指导,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有效地预防了群众家宴集体用餐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记镇巴县泾洋镇食品药品监管所

 

走进镇巴县泾洋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清晰明了的政务公开栏、醒目统一的制度牌、整齐规范的监管档案、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无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是一支刚刚组建的年轻队伍,虽然人少,事多,责任大,却又无比坚定,8个月来,他们以饱满的激情,为4万余名群众饮食用药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从成立之日起,一个“政府主导、站所负责、村组联动”的三级责任体制就建立了起来,20个村(社区)全部聘请协管员,实现监管对象、区域全覆盖。所里注重日常食药安全宣传,创建了“镇巴FDA”微信公众平台,定时更新食品安全小常识,提高群众辨伪识假能力;发挥村(社区)协管员的作用,让宣传工作进村入户;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设立固定标语、专栏等共68处,实现宣传工作无死角。 
    该所始终保持对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高度警惕,推动全镇建立联防、联治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特别关注互联网络食品药品舆论导向,注重在网上收集信息,防患于未然。 
    前行中的泾洋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正从稚嫩执著地走向成熟,他们以勤恳的态度、扎实的作风,认真履行神圣职责,让镇巴“FDA”在泾洋河畔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狠抓监管保健康

——记宁强县高寨子镇食品药品监管所

    高寨子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自2013年11月成立以来,就以打造规范化、标准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为目标,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所里选聘了12名优秀村干部兼任村级协管员,延伸监管范围;同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办事指南,着力提高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所里认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25次,充分发挥品种监管与环节监管有机结合的优势,对获证单位实行“一户一档”,对“四小”分门别类规范建档,实现了监管全覆盖、辖区底子清、问题挂号整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 
    在日常工作中高寨子镇监管所始终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教育工作,在充分利用电视、网站、宣传栏等媒介以及政府召开各种会议、专项检查等平台的基础上,还结合乡镇特点在农村赶集、节会或家宴等场合,积极宣传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的有关法律法规。 
    该所将全镇12个村划分为2个监管片区,每个片区明确1名监管责任人,专职负责片区内“四品一械”日常监管工作;针对人少事多的实际,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学习掌握执法办案技能,逐步实现“一岗多能”,做到人人能监管,人人能执法,有力提升了镇监管所工作效能。

 

浓浓乡情监管路

——记佛坪县大河坝镇食品药品监管所

 

大河坝镇是佛坪县人口最密集的镇,处于三县地交界处,客流量大,食品生产经营户异常的多,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异常艰难。但是自从大河坝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成立以来,市场秩序逐渐好转,为辖区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半年来,这个新生的机构抓管理、强素质、促服务、树形象,认真履行食品药品监督与管理的神圣职责,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素养。刚开始的那几个月,为了做好市场调查摸底,工作人员一个村一个村的搞调研。 
    为了解决地处三县交界处送货渠道多而杂的问题,大河坝镇监管所创建了食品流通批发货车备案登记制度。对在其辖区内批发、零售的食品流通车辆进行统一登记、整改,并实施备案制度,实现了规范化管理。为改善佛坪县特色小吃——麻糖的加工生产环境,他们走访了多家制糖小作坊,并多次和大河坝镇政府、县教育局沟通,利用水田坪村学校废弃场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加工,以一个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把麻糖产品推入市场,确保产品生产规模化、规范化、安全化。 
    监管所树立了“民生至上”的服务理念,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用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去捍卫老乡们的饮食用药安全。

 

民要吃得安 监管得过关

——记勉县新街子镇食品药品监管所

 

民要吃得安,监管得过关。”这是勉县新街子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工作人员的口头禅。为提高干部的监管能力,该所推行所内例会制度,加强全员业务知识学习,提升业务水平。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送干部80人次参加市、县局组织的业务培训。邀请县局专业人员来所开展了3次讲座与实践相结合的业务水平提升活动,助推干部提能增效。 
    所里注重通过执法实践活动锤炼监管能力。结合食品安全风险百日大排查活动,开展专项检查30余个,出动执法力量600人次,建立监管档案178户。 
    新街子镇有学校、幼儿园共13所,校园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所创新设计了《校园食堂自查表》、《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巡查表》和《学校蛋奶工程安全自查表》制度,每月定期对校园食品安全情况严格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到位。推行以来,校园食品安全防线日益牢固。 
    该镇聘任了20名村级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并采取举办讲座、交流讨论、工作实践等活动对协管员进行了专题培训。目前,农村自办家宴、集体聚餐登记备案率达100%,村级医疗机构得到有序监管,营造了放心、舒心的饮食用药环境。

 

渭南市开展疫苗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规范疫苗流通环节秩序,食品药品监管局
延安市黄龙县扎实开展夜市专项检查
为深入推进全市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飓风行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局肉制品处 农产品处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活动
   根据省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安排,近日,食品药品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