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横山“借力”西洽会 品牌羊肉一枝独秀

24.05.2015  11:18

  中新网陕西新闻5月23日电 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省横山县,23日借助第十九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平台,举办以“横山羊肉甲天下”为主题推介会。

  横山羊肉是指在横山独特的自然地理、水土气候、饲草环境下饲养的陕北白绒山羊所生产的产品,具有肉质鲜嫩、肥瘦相间、营养丰富、味美无膻的特点和明显的保健功能,享有“肉中人参”之美誉。

  旧时,横山“皮张绒毛颇多,津晋商贾重价收买”,横山人“裛其皮、食其肉。”一般从农历六月开始宰杀,八九月最多,秋冬季节常作伙盘羊肉,举行篝火晚会,喝大碗烧酒、吃大块羊肉,男女老少划拳、跳舞、唱酒曲,唱信天游,不醉无归,常玩到天亮。每逢佳节,都以羊肉为主食。羊肉谚语至今流传:“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九月九、家家有,荞面饹饦羊腥汤……”;冬至时,家家要熬羊骨架,吃羊头,又叫“熬冬”;腊月腊八吃焖饭,也叫羊肉饤饤饭;每到春节,大摆羊宴,吃到元宵。

  毛主席在1947年转战陕北时,曾在横山县魏家楼乡肖崖村住过6天,房东梁锦兰给主席送了一碗炖羊肉和小米饭,主席吃后赞不绝口:“哦!横山羊肉真好吃啊!

  2001年以来,横山因为育成了绒肉兼用白绒山羊新品种,迎来了国内外养羊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吃了横山羊肉,无不异口同声称赞。

  21世纪以来,横山以著称于世的“伙盘羊肉”为基点,努力延续和发扬这些历史传统,并深化了羊肉饮食文化,从生产到餐桌无不添彩。

  “双城乡牌”、“香草牌”和“山地牌”等横山羊肉加工企业,推出了23个系列产品,有酒家更是隆重推出“横山全羊宴”。

  2010年9月,横山羊肉以其独特的品质、丰富的营养、享有的盛名、传承的文化,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并公布为“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着横山羊肉品牌正式形成。之后,横山羊肉迅速走红北京、南京、西安、榆林等大中城市,羊肉加工销售成为横山一大热门行业。到2014年底,全县注册相关商标6个,羊肉加工企业发展到12家,部分商家已开始网上销售横山羊肉。

  随着横山羊肉走红,横山羊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山羊板皮生产基地县”、“绒山羊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百县(市)优势特色陕北白绒山羊生产基地县”、“陕北白绒山羊育种基地县和主产区”。

  据横山县畜牧局局长张秉忠在会上介绍,近三年来,横山县委县政府把羊产业作为“一白”工程,提高到全县“四个一”工程的战略高度,确立了“大力发展以羊产业为主的现代畜牧业,做大做强以陕北白绒山羊为主的羊产业”的发展思路,打造做大做强做优羊产业的饲养数量扩张、羊子提质增效、良种繁育推广三大板块,并从抓好饲草饲料种植、良种选育推广、羊子数量质量、防疫检疫工作、系列产品加工、品牌宣传保护六大工作措施入手,引导全县群众养羊子、说羊话、念羊经、发羊财、享羊福。

  截至2014年底,横山县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羊子饲养量180.49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13.22亿元,其中羊产业产值10.59亿元;农民人均养羊收入3210元。